美國環保署提出降低電廠有毒污染物排入水道標準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04.23~2012.04.29

發布單位:環保署

美國環保署提出降低電廠有毒污染物排入水道標準

美國環保署(EPA)將提出一系列有助減少電廠將危險污染物排入水道的選項,包括汞、砷、鉛、硒等污染物,經由煤灰、空污控制廢棄物、和來自蒸汽發電廠的其他廢棄物進入水道。EPA將參考各界對這些選項的意見來制定最終標準。該提案更新了自1982年以來一直實施的標準,依清淨水法(Clean Water Act)要求,納入過去30年蒸汽電力工業的科技改良成果。此提議的國家標準是參考自產業蒐集的資料,並藉由逐步實施和使用一些電廠已安裝的科技,來提供實施彈性,根據此方式,對現有發電廠的新要求將在2017年和2022年間逐步實施,並可視需要彈性利用。提案的4個優先選項差別在於其涵蓋廢棄物流數目(如飛灰處理系統、空污控制廢棄物及底灰處理)、控制單元之大小、及執行處理管控之迫切性。EPA亦宣布有意將此清淨水法法規與2010年在「資源保護與回收法」下所提與煤灰相關的法規調為一致,此二法規將適用於許多相同設施並可一起用於減少與煤灰或相關廢棄物有關的污染。

 

聯合國報告指應重新思考金屬回收方式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資源小組的2份新報告,全球未來對金屬的需求可能比現在多出近10倍,有必要重新思考現行的回收做法,以因應可能造成的環境負面衝擊。為提升傳統偏低的回收率,全球正努力從以「物料為中心」的回收方式,轉至以「產品為中心」;新的回收方式瞄準產品特定成分,並考量產品生命週期結束後的複雜性,以便設計出分離及回收這些成分的方法。此「產品為中心」觀念在全球的主流化,將是朝高效率回收系統、資源效率、綠色經濟所跨出的重要步伐。報告建議包括:以重量為回收目標的做法會妨礙許多複雜產品關鍵元素的回收,因此必須為不同金屬訂定不同之優先回收順序;回收政策目標必須考量物理、技術與熱力方面的限制,以及混合過程的金屬損耗,且不應只為回收某一種或兩種金屬而不經意地犧牲其他金屬等。

 

科學家敦促聯合國對內分泌干擾物採取行動

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 在內的一群有影響力的科學家最新報告,認為生殖系統疾病、癌症、肥胖、和第2型糖尿病全球發病率增加,與消費品和殺蟲劑中種類繁多的人工合成化學物有關,呼籲聯合國系統急需採取全球行動來解決荷爾蒙或內分泌干擾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的風險。該聲明是國際越來越多投入在確認及控制EDCs努力的一部分,有100多個正參與訂定全球性化學品安全管理計畫的國家支持此項努力。EDCs常見於食品和食品容器、塑膠製品、家具、玩具、地毯、建材、和化妝品中,會自產品釋出並經由灰塵或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類和野生動物體內。在科學家致UNEPWHO等多個國際組織的信中,推薦一些當今科研支持的關鍵原則,如明確定義EDCs、生物體易受影響、低劑量EDCs即有效應、EDCs能夠影響後代及何時曝露是關鍵(最敏感時為發展時期,如胎兒期、產後期等)、曝露於EDCs混合物可能與接觸單一物質不同、和預防原則是關鍵等,以指引此一領域即將進行的工作。

 

聯合國森林論壇支持改善永續森林管理措施

聯合國森林論壇於伊斯坦堡第10次會議,同意一系列改善森林永續管理的措施。鑑於森林對生命與生活的重要性,197個會員國要求各國政府採取行動改善永續森林管理,包括確實資料蒐集到研究去森林化與森林劣化的原因。同時,論壇雖認同並無單一解決方法可滿足森林財務需求,但同意來自政府與民間的國家級、地區級與國際級多方財務來源是需要的,並考慮設立自願性全球森林基金。此論壇是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於2000年成立,為唯一針對所有森林及樹木相關議題的國際組織,各國將於2015年的會議,決定論壇的功能如何於國際間維持及是否有需要發展一全球性森林協定。

 

南韓國家環境研究院發布最新手機輻射研究

南韓國家環境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NIER)發布1項最新手機電磁輻射研究,發現手機電磁波在待機時強度約0.030.14V/m,撥號時約0.110.27V/m,通話時約0.080.24V/m,即撥號時電磁波強度顯著增加。因此,專家建議使用手機通話時在對方接起電話後,再把手機放到耳邊,以避免電磁波的負面影響。此外,手機在移動中電磁波強度(0.10-1.06V/m)比靜止時(0.05-0.16V/m)高出5倍,而在如電梯等密閉空間的電磁波強度(0.15~5.01V/m),平均比在開放空間(0.08~0.86V/m)高出7倍。NIER表示,手機發射出的電磁波雖然很小,但長期曝露可能有害人體健康。NIER將與韓國環保部合作,20137月預計發布「減少日常生活電磁輻射曝露指導綱要」。

 

世界最大旅遊網站推出計畫突顯環境友善飯店

世上最大旅遊網站TripAdvisor宣布推出TripAdvisor Greenleaders(下稱「綠色領袖」)計畫,突顯施行環保措施之美國旅館,以幫助其社群中的2億多名旅客籌劃更環保的旅行。該計畫是與美國環保署的能源之星計畫、美國綠建築協會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以夥伴關係方式推出,將根據已採取的綠色作為,授予符合條件的飯店或民宿「綠色領袖」頭銜。此計畫考量旅館綠色作為的全觀方式,將其分為銅、銀、金、白金等4個參與等級,並顯示於網站的旅館列表中。旅館綠色作為越多,等級越高。該計畫進行多項環保措施評估,從床單和毛巾的再使用、回收和堆肥,到太陽能板、電動車充電站和綠化屋頂。若旅館不符合「綠色領袖」要求,但實施7個最基本的環保措施,將被授予「TripAdvisor GreenPartner」地位。根據TripAdvisor的膳宿與遊客調查,79%的旅客重視有實施生態友善作為的旅館,而85%的美國旅館業者表示已施行綠色措施。此計畫目前先於美國推出,今年稍晚並將計劃擴展至其它國家。

 

報告指全球生物多樣性意識持續增長

「生物交易倫理聯盟(Union for Ethical BioTrade, UEBT)」最新發表的「2013年生物多樣性晴雨表(Biodiversity Barometer)」報告發現,75%全球消費受訪者知道生物多樣性,48%可給生物多樣性一詞正確定義,且巴西、中國和法國的消費者對生物多樣性的意識特別高。「生物多樣性公約」執行秘書指出,生物多樣性晴雨表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意識趨勢資訊的重要來源,其結果不僅展示持續增長的意識,還顯示尊重生物多樣性為世界各地企業提供巨大機會。在2013年,87%消費者希望更了解企業如何採購其天然成分,且絕大多數消費者表示,他們將抵制在採購及製造過程中不兼顧環境或交易倫理常規的品牌。針對有興趣就生物多樣性開發消費者的品牌,2013年生物多樣性晴雨表提供一些啟示:年輕人往往有最高的生物多樣性意識(80),較富裕和受過良好教育者亦然,傳統媒體大致上仍為此意識的主要來源。UEBT晴雨表亦能顯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策略計畫目標之執行進度。

 

StEP報告透露電子廢棄物國際規管環境新訊息

聯合國大學的「解決電子廢棄物問題倡議」(Solving the E-waste Problem, StEP)日前提出3份有關國際電子廢棄物流的報告,並特別聚焦在中國與非洲法規變動。「解決電子廢棄物問題綠皮書:廢棄電機電子設備越境移動」報告提供關鍵之國際、區域與各國相關法令規範總覽,並點出使電子廢棄物進入灰色市場交易的法規漏洞,以及提出如何關閉這些漏洞的建議。「電子廢棄物在中國」報告指稱,中國正面對兩大挑戰:國內接近生命終期的電子產品數量快速增加、電子廢棄物進口仍然猖獗。為因應上述挑戰,報告點出中國五大立法與法規發展:一、生命終期電子產品進口禁令;二、國內電子廢棄物處理商最佳實務原則;三、對新產品製造使用有害物質之限制;四、處理廠的正式許可;五、全國收集系統的建立。「電子廢棄物國家調查-伊索比亞」報告意外發現,與其他非洲國家相比,電子廢棄物目前在伊索比亞並非重大的污染來源,不過由於愈來愈多的電子商品進口東非,未來相關問題可能愈發嚴重。

 

研究顯示廢水中奈米銀會轉成硫化銀

1項研究顯示奈米銀在前往污水處理廠途中,會快速轉變成問題比較少的物質。此外,奈米銀大多數都會存留在污水污泥中,只有少部分會到達水體。據估計,全球每年約使用超過300公噸的奈米銀,其中一部分透過污水系統進入水循環。研究團隊首次仔細研究奈米銀離開排水管進入污水處理廠之前的變化,以及最後會以何種形式進入環境中。他們發現奈米銀不會維持金屬形態很久;它會轉變成硫化銀鹽。這是好消息,因為這些鹽結晶的問題比較小,且較不易溶於水。研究人員也首度發現不管奈米銀外表鍍上何種材質,都會很快地變成硫化銀。不過,奈米銀鹽化的速度與粒子的大小有密切關係:小奈米銀粒子(10奈米)會很快產生變化,但粒子較大者可能永遠不會硫化,會持續將銀離子釋入環境中。研究也顯示95%的奈米粒子最後都會留在污水污泥中,只有5%的銀殘留在處理過的污水中。

 

聯合國補助中國大陸淘汰氟氯烴

中國大陸將獲聯合國補助3.8億美元,於2030年前杜絕破壞臭氧的氟氯烴(HCFCs)工業生產,依執行蒙特婁公約多邊基金協議,身為全球HCFCs最大製造者與消費者的中國,須停止現有HCFC生產及未使用的剩餘產能。中國政府表示2030年前HCFCs消除總量將高達430萬公噸,可減少30萬噸臭氧破壞力與相當於80億噸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排放。中國HCFC產量占發展中國家的92%,淘汰其生產可確保所有發展中國家遵守蒙特婁公約。依規劃中國將關閉卸除蒙特婁公約管制用途HCFCs的生產,同意所有接受補助的HCFC工廠不會轉向生產HCFC做為工業原料,此用途未受蒙特婁公約規範。未來4年的第一階段中國將獲9,500萬美元補助,可望依蒙特婁公約時間表於2013年凍結HCFC生產,2015年前減少10%。其進度將在下次補助前接受多邊基金審核。

 

Posted on 星期三, 六月 5th, 2013 at 10:59:20 and is filed under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You can leave a response, or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