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Archive for the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Category

氣候與清淨空氣聯盟發表降低短壽命氣候污染物進程

二月 7th, 2014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資料來源: 環保署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09. 03~2013.09.09)

氣候與清淨空氣聯盟發表降低短壽命氣候污染物進程

「氣候與清淨空氣聯盟」(Climate and Clean Air Coalition, CCAC)會員國與成員的環保部長、企業執行長、資深政府官員與非營利機構代表,在該聯盟高階大會後,共同發表1項公報以慶祝過去18個月的進展,同時為未來減少短壽命氣候污染物(Short-lived Climate Pollutants, SLCPs)的努力,訂下雄心進程。代表CCAC 72個成員的高階官員,呼籲迅速擴大CCAC現行提案的規模以減少SLCPs,包括減少來自石油業、天然瓦斯業與城市固態廢棄物與掩埋場的甲烷與黑碳排放。各夥伴成員同意遵循蒙特婁議定書,逐漸減少氫氟碳化物的生產與消費,同時宣布支持CCAC消除來自燃燒柴油重型車輛與引擎之懸浮微粒與黑碳排放的長期目標,並歡迎聯盟協助各國進行國家級減少SLCP的行動計畫。此公報也鼓勵提升防止空氣污染相關疾病迫切性的全球意識,因為此類疾病每年導致全球6百多萬人死亡。透過此公報,CCAC夥伴成員鼓勵各國衛生部長與環保部長攜手合作,共同提升全球意識,也鼓勵強化現金流,以催化全球針對降低SLCP的投資。

英國專家警告過多焚化廠將威脅廢棄物回收

二月 7th, 2014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資料來源: 環保署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08. 20~2013.08.26)

英國專家警告過多焚化廠將威脅廢棄物回收

英國數據顯示,回收率30年來首次下滑,專家警告該國面臨興建過多焚化能量的危機,亦有人擔心「焚化爐成長潮」將成為抑制地方議會回收廢棄物的反誘因。英國過去使用掩埋做為其廢棄物處置的優先辦法,比其他歐盟國家較慢採用焚化。然而,為符合歐盟指令,英國近年來被迫尋找替代處置方式,刺激了國內外焚化產業的成長,大部分的英國廢棄物被送去德國或荷蘭焚化,提供家庭熱能。專家表示,使用焚化爐對回收產生不利後果,因為地方當局將被迫分流廢棄物供應焚化廠。英國目前有39座興建中或規劃階段的焚化廠,因此有容量過剩之虞。專家認為,如果大量規劃中的焚化設施開始運作,便有可能發生如北歐數國的情形─過度投資於焚化處理設施,必須進口廢棄物焚化。英國環境食品鄉村事務部指出,送廢棄物至掩埋場或焚化廠應是最後選項,並已明確告知地方當局焚化不應與回收或垃圾減量競爭。

美國政府提高碳社會成本引發反彈

為加速對抗氣候變遷,美國政府提高對未來碳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預估。在首次審查後,來自11個政府機關的技術專家小組提高了所謂的碳社會成本(social cost of carbon, SCC),2010年起此數值被許多政府部門用來估算新法規的財政利益,新的2020年預估SCC為1噸43美元,比2010年預估值高58%。此項改變引起激烈檢視,反對者認為計算SCC的方法並不透明,甚至溫室氣體法規或實施碳稅的支持者也認為SCC修改過程的不透明與所使用的經濟模型是有問題的。當歐巴馬準備進行「氣候行動計畫」下一步─大力依靠行政命令來對抗電廠污染(美國最大碳排來源)之際,針對SCC的攻擊恐愈演愈烈。美國環保署將於9月20日公布新建電廠碳排放新標準,而適用於現存電廠的新標準也須在2014年6月前出爐。修改過的SCC亦可能影響重大化石燃料倡議,如「加美基石輸油管計畫(Canada-to-U.S. Keystone XL pipeline)」,新計算方式將使此計畫的社會成本超過其利益。

研究顯示減排煤灰與甲烷降溫效果不如預期

二月 7th, 2014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資料來源:環保署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08.12~2013.08.19)

研究顯示減排煤灰與甲烷降溫效果不如預期

美國研究顯示對付短期氣候污染物的努力無法如預期顯著降溫。2012年研究指出減少煤灰(又稱黑炭)與甲烷排放,可在2050年前降低升高的溫度0.5℃,也將帶來與減少空污相關的巨大健康利益,但美國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區國家實驗室(PNNL)新研究質疑這項策略是否真能顯著減少暖化。研究運用氣候模擬工具探究逾1,400種情境,總結即使2035年前大量減少煤灰與甲烷排放,也只能在2050年前減少均溫0.16℃。當檢視使用各種氣膠假設的個別情境,能達到的降溫只有自最少的0.04度至最高的0.35度。報告作者表示要對抗全球暖化,應有更全面對付二氧化碳以及短壽命污染物的因應措施。欲穩定氣候系統,須針對二氧化碳、一氧化氮與甲烷等溫室氣體,僅著重煤灰與甲烷並非捷徑。

歐盟多數空污排放在國際限值以下

八月 16th,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06.25~2012.07.01

發布單位:環保署 

歐盟多數空污排放在國際限值以下

歐洲環境署報告表示,除了氮氧化物(NOx),多數空污排放都在國際協議限值以下。氨(NH3)、非甲烷揮發性有機化合物(NMVOC)與細懸浮微粒(PM2.5)3種污染物,2011年排放值已接近2020年國際法規下的減排承諾,顯示歐盟可朝更有野心的目標努力。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長距離跨境空污公約(Long-range Transboundary Air Pollution, LRTAP)是為限制會造成酸雨和優養化的空氣污染物而定,受影響的地方通常因氣流會遠距離及跨境挾帶污染物而致遠離污染源。此公約的哥登堡議定書包含自2010年起必須達成的NOxNMVOCsSOx(硫氧化物)NH3減排承諾,除各國外,也詳述歐盟減排承諾。而NOx是唯一2011年排放值超過歐盟減排承諾的污染物。此議定書已於近期更新,納入2020年五項目標,其中包含PM2.5目標。

 

歐盟對2020年汽車碳排量標準達成協議

歐盟執委會、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達成協議,將確保2020年所產新車二氧化碳排放不超過95 g/km。此尚須會員國核准的新計畫,將考量每家車商現存車隊與先前提升效率努力,以為個別車商訂定減碳目標。由於擔心部分車商已開始依現存測試程序調整車輛效能,協議也要求業者儘快轉用較符合實際狀況的新燃料效率測試。但部分綠色團體警告,新協議太過寬待德國豪華車商,因其認為減碳太昂貴而一直遊說延遲實施新目標。在「超級積點(supercredit)」制度下,車商可以生產各種車輛來符合目標,創新科技如電動車可在計算平均車隊排放時以雙倍的點數計算,部分評論擔心將使車商減少致力於傳統汽車的減碳,使2020年實際平均車隊碳排放量變為97.5g/km,導致95g/km的目標要到2023年才能達成。

 

美國針對氣候變遷發布行政指令

美國總統歐巴馬日前提出三個面向的計畫以對抗氣候變遷:降低碳排、讓美國備妥抵禦氣候變遷衝擊,以及帶領全球共同進行抵禦。這項計畫主要將透過總統可自行頒布的行政指令,毋需取得國會批准,歐巴馬將發出總統備忘錄,要求美國環保署儘速完成新建與現有發電廠的碳排標準,及將2020年前再生能源發電量目標,再向上提升1倍。此計畫要求加速核准清淨能源、擴大並加速供電網的現代化,刺激先進化石能源計畫的投資,以及每4年進行一次聯邦能源審查,他認為聯邦政府必須以身作則,因此設定聯邦政府2020年前2成的用電必須來自再生能源,遠高於現行7.5%目標。為強化推廣能源效率,政府將與民間企業合作開發定型化合約,以利聯邦能源效率投資案更易取得資金。歐巴馬也指示聯邦機構找出並廢除有礙提升氣候復原力的投資障礙及會增加脆弱性的負向政策,並鼓勵與支持更聰明、更具復原力的投資計畫,包括透過機關捐贈、技術協助與其他方案,涵蓋部門從交通運輸及水利管理到節能與災難救助。歐巴馬同時呼籲在2014會計年度預算中廢除美國政府對化石燃料的稅賦補貼。

 

歐盟將服飾中化學物質列為極高度關注物質

REACH候選名單目前有144項極高度關注物質,德國聯邦環保署提議納入7項化學品,其中之一為全氟辛酸(PFOA)。歐盟會員國已確認德國與挪威主管機關的聯合提議,將PFOA及其衍生物全氟辛酸銨(APFO)納入REACH候選名單。這些物質常見於戶外外套、地毯或家具罩等防水、防塵或防油材質,會在食物鏈中累積,並常於人體血液中被發現,同時穩定存在環境中,包括深海和極地及生活在當地的動物如北極熊、海豹和海鳥等。另外,用於樹脂或油漆的壬基酚聚乙氧基醇、有毒重金屬鎘及氧化鎘、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戊酯等,也通過被列入名單中。PFOA加入REACH候選名單後,廠商須(依顧客請求)公開產品是否含0.1%以上的PFOA或其他極高度關注物質,此資訊可透過德國聯邦環保署網站查尋。此外,挪威與德國聯邦環保署提議限制PFOA在歐盟生產及應用,將影響進口產品。

 

美國環保署強化冰箱與冷凍庫能源之星要求

根據美國環保署新標準,取得能源之星認證的冰箱與冷凍庫,與達成2014年聯邦最低能源效率標準之型號產品相比,至少可節省10%以上的用電量。倘若所有在美國販售的冰箱與冷凍庫都能達成新標準,每年可減少大約超過相當於100萬輛車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此外,回收舊冰箱並以符合新能源之星標準的冰箱取代,消費者可在產品生命期間節省150美元至1,100美元的電費。某些能源之星冰箱與冷凍庫有連線功能,可以提供消費者新的便利性與節能機會:這些產品可以讓消費者看到即時的能源使用情況、接收能源相關訊息,如冰箱的門是否關好,或遠端遙控管理各種設定。此外也可以對應智慧電網,意謂只要消費者同意,便可對來自電力公司的訊號作出回應,包括在電力較貴的供電尖峰時期減少運作等。

 

澳洲推出互動式天氣資訊系統

澳洲環境部日前推出一項最先進的互動式天氣新資源,協助民眾獲得及時且便於使用的天氣資訊。環境部長表示,MetEye是「下一代預報及預警系統」的一部分,由澳洲政府資助3000萬美元升級氣象局天氣服務,完整推出後,將顯示澳洲任何地點的預報、衛星和雷達影像及其他觀察,使用者得以結合溫度、降雨、雲量和風速等天氣資訊。MetEye也將有益於緊急事件服務社群,協助針對惡劣天候事件的規劃和應對,包括及時河流觀測,每69分鐘更新一次,顯示河流正在上漲或處於小、中或大型淹水水平。使用者可重疊衛星和雷達影像,再加上預報,將有助提供決策參考。MetEye也可顯示整個澳洲或特定地點的7天天氣預測,包括暴風雨、雪、雨、霧、霜的發生機率等,並包含文字詳細資訊,以確保包括低速網路連結者在內的每個人都能使用。

 

研究指出含可生物降解塑膠的堆肥阻礙植物生長

歐盟執委會表示,研究發現含可生物降解塑膠的堆肥會阻礙植物生長,此結果可能影響歐盟廢棄物管理做法。波蘭研究人員在歐盟資助下,調查包含生物聚合物堆肥對種子發芽和植物根部成長的影響。研究人員測試5個包含3種生物聚合物不同組合的堆肥樣品:聚乙烯C,熱塑性玉米澱粉和相容劑(3者之澱粉含量和密度各異)。該堆肥含有92%植物原料(小麥稈、油菜稈、豌豆廢料),及8%生物聚合物。歐盟執委會表示其結果表明,當施加含生物聚合物的堆肥時,花園水芹、白芥和高粱類種子萌芽的抑制程度超過2倍,對萌芽的最大負面效應出現在由聚乙烯構成65%生物聚合物含量的混合堆肥。根部成長也被發現有2倍機會更易受抑制。此外,含生物聚合物堆肥強烈抑制Heterocypris incongruens生長,這是一種常在科學測試用來指示堆肥和污水污泥毒性的有機體。歐盟執委會據此結果指出,所有含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物質的堆肥在風險評估系統下,可被歸類為第3(具強烈危險)

 

研究發現頁岩氣井套管滲漏污染地下水

美國杜克大學研究團隊在賓州東北部的研究發現,低含量甲烷和其他污染物與頁岩氣開採有關,而越靠近氣井污染程度越高。研究人員強調,該污染可能起因於氣井的不良建構,而非水力壓裂本身,但此結果是該產業應改善鑽井作業的另一警訊,也是頁岩天然氣開採會造成環境影響的最新證據。研究團隊在141個受測試的淺層飲水井中發現有115個受到甲烷污染,並以碳同位素追溯其來源。但該團隊並未找到證據顯示,用於水力壓裂的化學品從深處污染了含水層。研究人員指出,這些甲烷可能來自氣井套管本身的滲漏,造成直接污染,而此結果並不一定表示所有鑽井作業都會有問題,因為該團隊在阿肯色州的研究並未發現頁岩污染的證據。

 

歐盟研究提出新工具協助改善能源與物質流

研究提出新工具協助規劃者選擇正面影響城市能源、碳、水與污染物流的都市設計,在規劃過程融入科學知識,協助城市達成永續目標。在EU BRIDGE計畫下,此研究考量歐洲5城市的「代謝」,發展評估一「決策支援系統」(DSS)工具,評估永續城市發展規劃選項。案例研究的5座城市各有特色:芬蘭赫爾辛基熱能支出大,希臘雅典冷氣支出大,英國倫敦是大城市範例,義大利佛羅倫斯代表歷史城市,波蘭格力維采是歷經近期快速社、經、政變動的城市。每座城市的當地規劃者和都市發展者擬定各自永續目標,如改善空品或減少熱島效應。藉由新工具可評估為達成不同環境因素目標所設計的不同規劃選項的影響,如能源、水、碳、污染物與投資成本、住房與就業等社經因素間的關係。5項案例研究都發現綠地空間透過冷卻、封存二氧化碳、緩衝水流失與改善空氣品質,對達成永續目標有正面影響,而增加建築與道路則有負面影響。

 

研究顯示塞車費比行車限制更有效

瑞典哥登堡市民即將用選票決定是否繼續維持現行之塞車費,據哥登堡大學最新研究,收取塞車費為減少交通量與提升空氣品質的較佳方法。該大學的博士論文顯示,哥倫比亞波哥大市強烈的行車限制辦法效果不彰,反觀斯德哥爾摩市採用的塞車費除可減少交通量外,還可能達成歐洲空氣品質目標。研究評估波哥大市為改善交通阻塞與空氣污染所實施的行車限制,包括利用車牌號碼限制部分車輛只能在特定時間上路,這種方式已成為開發中國家常用的政策,其技術門檻低且較不昂貴,但研究發現此類交管雖在特定時段初步可以改善空氣品質,但長期來說空污與車輛使用並未下降。事實上,有證據顯示在最嚴格的管制期間一氧化碳濃度不降反升,原因是低收入族群為了規避尖鋒時段的交管,都會提早起床上路。相較之下,波哥大市在調漲汽油燃料稅後,汽油的消耗量隨即減少,顯示市場機制可能比行車限制更有效。研究建議若塞車費可隨大自然的污染自清能力機動調整價格,不但能減緩地球暖化,也能降低都會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都市樹木可去除細懸浮微粒與拯救生命

八月 16th,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06.18~2012.06.24

發布單位:環保署

都市樹木可去除細懸浮微粒與拯救生命

美國一項首次估算城市森林去除PM2.5懸浮微粒之整體效果的調查顯示,每個城市的樹或森林每年平均可以拯救一條人命,紐約市的樹每年平均拯救8條人命。研究人員評估全美10座城市的樹木去除懸浮微粒之數量、樹對PM2.5濃度的影響、以及對人類健康的相關價值與影響。據統計,超過8成的美國人生活在擁有超過1億英畝之樹木與森林的都會環境中,專家表示研究清楚顯示美國城市的森林是極為重要的資本投資,可以讓空氣與水更乾淨,降低能源成本,同時讓城市更宜居住。整體來說,樹木降低PM2.5對人體健康影響效果最大的地方在紐約,因紐約人口眾多、樹木相對具較高的PM2.5去除效率及對污染濃度造成的減量。而樹木去除整體PM2.5最多的城市為亞特蘭大市,因該市樹木種植面積比例較高,且PM2.5濃度也比較高。雖然城市樹木對PM2.5的去除功能比對PM10低很多,其對健康的影響及價值卻高很多。

 

研究發現三手菸會損害人體細胞基因

科學家首度發現三手菸─乃二手煙煙消雲散多時後仍黏附在幾乎所有表面之有毒殘留物─會造成人類細胞的基因損害。人類可以透過呼吸、食入或皮膚接觸等曝露於三手菸。由美國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所進行的研究,同時發現長期曝露在三手菸環境下比短期密集曝露危害更大。科學家發現存在長期曝露於三手菸環境樣本中的化學物,濃度比短期密集曝露的樣本更高,對DNA的損害也更大。此外三手菸可造成DNA鏈斷裂或DNA氧化損害,導致基因突變,其之所以特別有害是因為非常難以去除,研究發現抽菸者即便已經搬走超過2個月,公寓的表面與灰塵仍可偵測到三手菸。一般的清除方法包括吸塵器、擦拭與通風,但都無法有效降低尼古丁污染。

 

UNEP發表企業全球環境展望報告

私部門的未來將越來越取決於企業如何適應瞬息萬變的環境,和開發可降低氣候變遷、水資源短缺、有害化學物排放和其他環境問題等影響的商品及服務的能力。從極端天氣事件到有限自然資源壓力不斷加大等,全球性環境變遷將更加影響從金融和旅遊到醫療保健和運輸等產業的營運成本、產品市場、原物料取得、及企業聲譽,以上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UNEP)「企業全球環境展望5(企業GEO-5):環境變遷對企業部門的影響」報告的主要結論。該報告是以UNEP對全球環境狀況全面性評估的「全球環境展望5(GEO-5)」報告為基礎,並認為人類對全球環境的壓力使全球正接近或已超過幾個關鍵環境門檻值,超過這些數值後,地球的生命支持功能可能發生變化。企業GEO-5透過對建築、化工、採礦、食品、和其他產業的詳細分析,列出各部門的特定風險和企業該如何調整以建立長期競爭優勢。

 

世界銀行警告開發中經濟將受氣候威脅

在八大工業國(G8)領袖對解決氣候變遷的緩慢進度表示嚴重憂慮後,世界銀行發表重大報告,警告未來數十年許多全球最窮的國家將面臨驚人的氣候風險,威脅經濟發展。去(2012)年世界銀行報告警告全球若不緊急採取減排行動,將在世紀末增溫4°C。延續此報告,「降溫:氣候極端、區域影響與支持復原力的理由」的報告模擬升溫對漠南非洲、南亞與東南亞的可能影響,並警告開發中經濟體將易受糧食短缺、旱災、土壤惡化及珊瑚礁惡化造成魚獲減少等影響。世界銀行報告並警告未緩和的氣候影響將削弱經濟發展努力,讓國家更難突破貧窮困境,同時也會造成更多城鄉遷徙,使都市建設壓力更大。世界銀行主席堅稱開發中經濟體可採取行動加強氣候復原力,在對抗貧窮的同時亦減少氣候風險。

 

美國環保署報告指出發展如何影響公眾健康和環境

美國環保署「人造和自然環境:對土地使用、運輸和環境品質間相互作用的技術性檢討」報告指出,某些種類的土地利用和運輸策略可減少發展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影響。該報告概述土地利用、建物、移動行為、人口增長、及已開發土地擴張的趨勢,然後討論這些趨勢帶來的環境後果,如棲地喪失、水資源和空氣品質惡化、城市熱島、溫室氣體排放和全球氣候變遷,以及其他健康和安全影響。該報告在結論中描述減少這些環境影響的方法,策略包括保護敏感區域、於已建設完成區域及現有轉運站周邊集中發展、混合用途發展、設計對步行者及自行車騎士在內所有使用者安全的街道、以及採用綠色建築技術。

 

加拿大安大略省將引進新廢棄物減量法

加拿大安大略省將引進新法及「廢棄物減量策略」,希冀創造就業,為後代打造更強與更環保的經濟。新法將取代現行2002廢棄物轉化法(Waste Diversion Act),伴隨法案的「廢棄物減量策略」為該省提高廢棄物轉化的藍圖,亦將公布供大眾審議。安大略省每年製造1,200萬噸廢棄物,但目前只從掩埋場轉換25%,多數轉換來自居家,約有46%。該省60%廢棄物由產業製造,但僅13%回收。安大略省政府表示每多回收1,000噸垃圾將增加7個工作。新提議的廢棄物減量法將包括建立個人生產者對壽命終了產品轉為指定廢棄物的責任要求、要求法案下指定廢棄物全部定價以保護消費者、要求生產者補償市政府指定廢棄物收集與處理費用、將其「廢棄物轉化組織」轉為新的「廢棄物減量機關」,負責監督新的個人生產者責任制的遵守與執行等。

 

永續保險原則促成聯合國保險業合作倡議

為支持聯合國永續發展會議的目標,永續保險原則(Principles for Sustainable Insurance, PSI)1年前在里約熱內盧推出後,已促成聯合國與保險業間旨在推動環保、社會與經濟的永續發展最大規模合作倡議。近60家主要的保險業者、保險市場組織與國際機構,均表態採納具有指標意義的PSI,數目是2012年發起時的2倍。PSI係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財政倡議(UNEP Finance Initiative)6年的全球程序開發完成,目的在強化保險業的復原力及其對營造永續社區與經濟的貢獻。PSI已催生出一個應對與保險業者及永續發展有關的環境、社會與治理議題之先鋒倡議,包括關鍵議題如氣候變遷、極端天氣事故、環境惡化、保險的取得與可負擔性、人口老化、優良治理與良心企業做法等。UNEP執行長指出,PSI倡議已為保險業在永續發展中的角色鋪好全球路徑圖,它是一個全球性產業如何將永續發展的各面向置於其產業核心的耀眼典範。該倡議目前正在發展1項全面性的全球策略及工作計畫,將於11月在北京舉辦的第2屆年度大會上完成。

 

研究發現殺蟲劑減少水生環境生物多樣性

研究指出,許多目前用於歐洲與澳洲的殺蟲劑,造成河中無脊動物地區多樣性減少。研究發現歐洲和澳洲水生昆蟲與其他淡水無脊動物的地區生物多樣性嚴重流失,歐洲未受污染與嚴重污染地區的生物多樣性相差42%,澳洲則相差27%。研究亦發現生物多樣性整體減少主因是易受殺蟲劑影響的幾類物種消失所致,如石蠅、蜉蝣、石蛾、蜻蜓等對魚類和鳥類頗為重要的食物鏈成員。水生環境的生物多樣性有賴這些動物維持,因牠們確保表面與地下水正常交換,因此可做為水質指標。該研究令人擔憂的結果是,殺蟲劑在目前歐洲法規的防護濃度下,對這些微小生物已有災難性影響。作者指出殺蟲劑使用是生物多樣性流失的重要驅力,且法定允許的最大濃度不足以保護流水中無脊動物的生物多樣性,急需結合生態學與生態毒理學的新概念。

 

研究比較綠色屋頂與涼爽塗料成本效益

綠色屋頂夏日可冷卻建物,冬日可防止熱能流失,但新研究指出在南歐溫暖氣候下,其須灑水的額外支出使「涼爽屋頂塗料」更具成本效益。研究模擬一單層平屋頂且絕緣性佳的辦公建物,搭配不同種植被綠色屋頂的能源需求,並和傳統屋頂(具隔熱效果與路面塗料)及高反射塗料(涼爽屋頂)的同型建物做比較,評估歐洲南北城市不同天氣狀況下的能源效率與成本。結果發現綠色屋頂比傳統屋頂更能減少能源需求,尤其是夏季。與涼爽屋頂塗料相比,綠色屋頂於寒冷天氣較能有效節能,但在溫暖氣候下,一般而言涼爽屋頂塗層表現較佳。不同屋頂的相關成本上,冷天氣下綠色屋頂比涼爽塗層或傳統屋頂較具成本效益,但溫暖氣候下其灑水成本多於節能所獲利益。此外研究人員估計裝置綠色屋頂的成本,並比較每年所省能源費用,指出所有氣候的回本期都很長,總結綠色屋頂雖可大幅節能,但也許並非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

 

研究探討觸發WHO水體藍綠藻警報之磷濃度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針對休閒性使用受污染水體時產生負面健康效應的低、中、高可能性,發表一系列藍綠藻(cyanobacteria)濃度指引值。研究人員針對淡水中不同磷含量可能產生的藍綠藻最大濃度進行估算,再將其與會觸發WHO休閒健康警報的可能性作連結。研究人員使用來自歐洲各地1,500多座湖泊藍綠藻濃度和總磷水準的資料計算,結果顯示,在5%的中等和高鹼度湖泊中,低濃度總磷(小於35µg/L)即會造成藻華充分生長,超過WHO的低和中等風險臨界值。但研究人員指出,約有50%受調查湖泊超過100µg/L的總磷濃度且並未使藍綠藻濃度觸發WHO低度健康警報,這表示還有其他因素影響藻華發展,如低氮濃度可能會抑制生長。此研究結果可幫助水管理者制定水體的總磷值,例如,研究人員建議20µg/L的總磷目標值應可確保只有很小(低於10%)的機率會觸發WHO休閒水體低度健康警報。

 

 

 

新研究呼籲須加強控管車輛非排氣污染

八月 16th,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06.04~2012.06.10

發布單位:環保署

新研究呼籲須加強控管車輛非排氣污染

新研究指出車輛排氣僅占交通污染1/3,近半數道路交通空污來自非排氣來源如煞車磨損、路面磨損、與路過車輛揚起的路面微粒。主持此研究的英國赫特福德大學教授Sokhi呼籲對非排氣污染加強控管。研究團隊由英國赫特福德郡A1公路上的哈特菲爾德隧道中取得空氣樣本,主要針對與長期健康問題如心臟病有關的PM10空污微粒。有別於其他在露天地點調查PM10非排氣成分的研究,此研究採更受控制的環境,大幅減少天氣影響。根據分析,汽車排氣管排出的汽油與柴油排氣占微粒子33%,路上車輛移動占27%,而煞車與路面毀壞占11%2010年倫敦交通局開始在路面上噴灑方解石膠,希望將懸浮粒子黏著於路面,但近期研究質疑其成效。Sokhi表示,須知控制非排氣污染較為困難,或許需採數種方法,應調查可行新技術與其他污染防治選項,如新式輪胎和煞車材料與興建路面的不同方法。

 

報告顯示中國大陸正處於綠色科技發展十字路口

中國綠色科技倡議(China Greentech Initiative, CGTI)發表報告指出,中國大陸正處於綠色科技發展的十字路口。儘管綠色科技投資與日俱增,許多綠色新科技也等待佈署,但中國大陸由於快速經濟成長,仍受愈來愈嚴重之環保問題所困。為了面對這些問題,中國大陸必須降低供應導向型目標的比重,並採取較整合的與實際效果連結的方法,以達成真實的環保績效。這項報告主要發現包括:1月份超高的PM2.5懸浮微粒事件已經促使政府作出有意義的回應:要求74座城市必須公布與建立有效監督與降低過高之PM2.5懸浮微粒的架構;中國大陸政府企圖仰賴建物與工業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來降低GDP能源密集度;43%的中國大陸能源由3大產業所消耗(鐵礦、化學產品、非金屬類礦物產品),而且效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報告也凸顯中國大陸5個綠色科技生態系中目標達成的願景與路線圖,這5個領域分別為:改善建築物品質、電動車輛、低碳生態城市、下世代能源價值鏈、及永續性。

 

聯合國發表減少食物損失與浪費報告

研究指出全球農業系統所生產的卡路里有1/4被損失或浪費掉,嚴重挑戰地球減少飢餓與滿足全球快速擴張人口糧食需求的能力。新工作報告「減少食物損失與浪費」於世界環境日發表,指出逾半數歐、美、加、澳食物損失和浪費發生在消費階段,開發中國家則有2/3食物損失和浪費發生在糧食採收與儲存之後的階段。此項由世界資源研究所(WRI)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共同發表的研究展示減少食物損失與浪費的簡單且低成本解決方法,從澳洲的社區食物銀行到阿富汗的農民金屬糧倉,皆已在全球社區產生顯著環境與經濟利益。複製與擴展這些倡議可大幅減少每年全球13億噸食物損失丟棄,並在全球資源效率上產生重大進展。報告建議發展全球共通標準,測量與呈報政府與民間部門食物損失與浪費;設定全球、國家與企業減少食物損失與浪費目標約50%;加倍投資於開發中國家後採收階段損失的減少;於已開發國家設立減少食物浪費的機構及組織。

 

歐盟資助中小企業綠色創新計畫成效可觀

最新報告顯示,投資於專注於環保創新科技的中小企業,不但投資效應顯著,且能製造就業機會,同時減緩環境衝擊。歐盟透過綠色創新基金對中小企業的投資數據顯示,投資報酬率高達20倍,也就是每投資1歐元,可為受益者創造出20歐元的價值。此外,每項此類投資計畫平均會產生8個永久性的全職工作。歐盟的綠色創新基金聚焦在5大主要產業:物料回收、水資源、永續建築產品、綠色企業、食品與飲品。受益於此一基金的240多項各類計畫,已經陸續展開,他們是由具創新概念但亟需前期資金以實現成長潛力的中小企業所發展出,包括由海藻提煉生產的omega 3脂肪酸到無污染皮革生產的各種產業與產品。針對這些計畫的分析顯示,連帶產生的綠色好處相當可觀:總計節省相當於135萬人口之歐洲城市的年用水量、減少的溫室氣體碳排放則相當於170萬個歐盟家庭每年用電量所產生的碳排放;此外,減少的廢棄物則相當於12.5萬人口的歐盟城市的每年垃圾量。

 

歐洲環境署公布城市固體廢棄物管理情形

歐洲環境署公布的報告檢視20012010年歐盟27國與冰島、挪威、瑞士、土耳其和克羅埃西亞的城市固體廢棄物(MSW)管理。數據指出少有證據顯示廢棄物有減少跡象,32國有212010年每人生產廢棄物多於2001年。但MSW送至掩埋場的數量有樂觀趨勢,掩埋率75%以上的國家數從2001年的17國至2010年降為11國。生物廢棄物如食物的回收率仍低,僅7國上升5個百分點以上。報告亦評估掩埋稅或回收經濟獎勵等政策工具如何影響歐洲回收率。禁止有機廢棄物(如食物)掩埋及增加掩埋稅逾50%或每噸課稅30歐元以上的國家都有好成效。其他成功措施包括廢棄物強制分類。作者表示執行數種不同工具的國家回收率較高,最後報告檢視達到廢棄物架構指令目標的可能,即2020年前50%家庭廢棄物須被準備用來重複使用或回收。雖有11國達成或看似可能達成目標,但報告總結多數國家須作「極大努力」。

 

全球旅館共同制定碳足跡計算方法

近來許多企業會把其在旅館舉辦的活動造成的碳足跡當作選擇旅館的考量因素之一,但由於旅館都以不同方式計算碳足跡,比較各旅館碳足跡仍是挑戰。因此全球23家旅館公司擱置其業務競爭,制定了一個計算的標準方法-「旅館碳計算倡議」,同時也制定了報導碳排放的共同語言。至今全球超過15,000家旅館已採用該方法,它不僅健全-足以符合全球碳報告標準,也相當實用-從大型賭場到小型民宿皆可實施。約50家旅館測試結果顯示,從像是能源帳單和供應商等容易取得的資料著手,約需兩小時就可完成計算。在輸入電腦計算表格後,該旅館可分析客房和會議室在某個特定年份每晚每個客人的碳足跡。世界觀光旅遊委員會執行長表示,此倡議是世界最大旅館放下競爭差異共同為全產業利益努力的典範,希望有更多旅館簽署使用此將迅速成為產業新標準的倡議。

 

英國推出企業氣候變遷調適指南

英國環境署(Environment Agency)和環境管理與評估研究所(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Assessment, IEMA)聯手推出1份旨在幫助永續發展高階主管制定有效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的最佳實踐指南。此名為「氣候變遷調適:強化企業實踐論點」的新指南,是政府贊助「氣候預備」倡議的一部分。該指南主推一系列案例研究和最佳實踐建議,詳細介紹如何擴大企業對氣候變遷調適措施的支持、進行有效氣候風險評估,並為欲提昇營運及供應鏈韌性的企業辨識出「先趨優勢」機會。來自IEMA的作者指出,氣候變遷調適已開始成為多項商業程序的重點,從風險登記冊和組織管理系統、供應鏈及採購,一直到銷售、服務提供,甚至是產品設計。環境署專家則表示,近年來極端氣候的衝擊已突顯應對氣候風險是確保韌性和長期競爭力的關鍵議題,經由強有力的企業實踐論點來匯集組織對行動的支持是個好起點。

 

日內瓦湖發現微塑膠污染

研究發現西歐最大湖日內瓦湖有微塑膠污染,其含量足以引起關注。日內瓦湖沙灘與湖水皆發現顯著微塑膠污染,含大至直徑5公厘的廢塑膠碎片。該研究是首次針對大陸(continental)淡水湖所做的微塑膠污染研究,研究人員對這麼高的微塑膠含量表示驚訝,尤其瑞士是具高度環保意識的國家。過去幾十年為保護日內瓦湖湖岸(包括法國與瑞士沿岸)雖已投入相當多的努力,該湖卻仍受到污染,此情況可能代表了全球淡水水體的狀況。大陸水體的微塑膠預估是海洋微塑膠污染的主要來源,科學家估計僅約20%的海洋微塑膠直接被倒入海中,其餘80%估計於陸地來源形成,如廢棄物傾倒場、街道垃圾與污水。在瑞士聯邦環境室命令的支持下,科學家正逐漸將焦點延伸至全國的湖泊與河川,除了研究微塑膠外,也會調查微污染物,如PCBs等。研究人員已發現相當濃度的PCBs存留在日內瓦湖的微塑膠中。

 

英國發表流域為本方法政策文件

20112月英國政府表示水環境改善的未來方向應以較聚焦於地方的決策與行動為核心,並支持流域管理規劃為水資源架構指令行動的一部分。為使流域層次所有利害關係人的行動更協調,須讓這些利害關係人在環境署與其他組織的支持下,有更大的參與與行動,流域為本方法(Catchment Based Approach)之核心思想,就是參與和合作。為了讓眾人更瞭解此一方法實務上如何運作,許多先行流域方案已經陸續展開,以集思廣益並找出廣泛推廣此一方法的最佳實務典範元素。透過清楚瞭解流域相關的議題、讓地方社區介入決策過程與分享證據,以及制定行動優先順序,這些先行計畫的目的在於測試這種流域為本方法的長期可行性。本文件提供流域為本方法的一般性資訊,以提供不同水環境改善方式的初始框架,它並非要定義流域為本方法所需的程序或行動,而是相信這些應儘量由地方決定,以確保此方法能以最佳方式達成地方優先目標。

 

美國環保署必須分析油污分散劑對動物之危害

據美國聯邦政府機構與數個環保團體達成的和解案,聯邦政府須分析「加州分散劑計畫」所授權使用的分散劑會不會對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造成危害。2008年完成的加州分散劑計畫,授權加州聯邦外海海域發生漏油事件時,可以使用化學分散劑來進行處理。和解案要求美國環保署與海岸防衛隊必須在2014131日前,針對分散劑對瀕臨絕種物種的影響,向國家海洋漁業署及魚類暨野生動物署提出書面諮詢。和解案也要求上述聯邦機構必須將6個針對英國石油深水地平線漏油案分散劑效應的科學研究,納為整體分析的一部分。此6份研究中的1份報告指出,COREXIT分散劑會讓漏油的毒性增加52倍。原告也引用其他調查,認為COREXIT 9527分散劑比起未經處理的漏油,對海鳥羽毛的絕緣特性傷害更大。研究發現經分散劑處理後的原油,對魚卵、幼蟲與成蟲甚至珊瑚都具有毒性,同時也會影響海龜呼吸與消化食物的功能。

 

聯合國報告建議全球發展目標並呼籲企業提出環境影響報告

六月 26th,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05.28~2012.06.03

發布單位:環保署

聯合國報告建議全球發展目標並呼籲企業提出環境影響報告

由英國首相等世界領袖帶領的聯合國27人小組指出,減緩氣候變遷及保護環境應是全球發展的核心。該小組最近提出的報告建議,以12項目標取代8項即將於2015年屆期的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並做為聯合國會員國討論2015年至2030年發展議程的基礎。與MDGs相同,新目標亦將不具約束力。報告其中一項建議是,大型企業除了財報外,也應強制提出對社會和環境之衝擊報告。目前約有四分之一的企業已製作環境報告。聯合國小組提出的2030年發展目標包括,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加倍、逐步取消有害化石燃料補貼、從建築物到運輸等的能源效率加倍等。該報告同時指出,MDGs雖在減少貧窮方面有大幅進展,但12億最窮人口只占全球消費量1%,而最富有的10億人口卻占72%

 

聯合國推出TEEB國家調查指導手冊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及其夥伴,最近在一項生物多樣性高階會議上推出「生態系與生物多樣性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Ecosystems and Biodiversity, TEEB)國家調查指導手冊」。手冊係應有意進行該項調查國家的要求制定,目的在協助各國於達成發展目標的同時,能永續管理其自然資源。TEEB國家調查強調大自然對國家發展的不同貢獻途徑,並建議將大自然貢獻納入政策過程的方式。該調查將確認符合國家優先政策的關鍵性生態系服務,並詳加檢視以納入政策制定考量。手冊同時提供進行TEEB國家調查的技術和實作指導,概述可成功啟動及實施國家調查、成果交換,以及落實調查建議的步驟。

 

美國環保署提出兩項限制甲醛釋出量法規

美國環保署(EPA) 提出二項法規,確保美國國內生產或進口的複合木製品能符合國會訂定的甲醛釋出量標準,以保護美國人免於暴露於有害化學品甲醛。甲醛廣泛使用於製造建材和其產品的黏著劑,暴露其中可造成眼、鼻和喉頭不適,或其他呼吸道症狀,甚至癌症。EPA的第一個提案,針對在美國銷售、供應、求售、製造、或進口的硬木合板、中密度纖維板、塑合板及成品,制定其甲醛釋出許可量。第二個提案,將建立一個第三方認證架構,藉由使複合木製品通過合格的第三方認證機構認證,確保製造商符合「毒性物質管理法(Toxic Substance Control Act)」的甲醛釋出標準。此認證計畫將確保在美國出售的複合木製品,無論是否在該國製造,均符合甲醛釋出量標準。

 

歐盟懷疑殺蟲劑芬普尼對蜜蜂有害

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新增巴斯夫(BASF)生產之殺蟲劑芬普尼(fipronil)為可能降低蜜蜂數量的作物化學品,用於處理玉米種子時會對蜜蜂構成嚴重風險,該聲明同時特別提及粉塵漂散的影響。因歐委會將於7月與歐盟官員討論禁令問題,BASF必須於614日前針對該報告向歐委會提出回應。歐盟4月禁用3種全球最廣泛使用的殺蟲劑為期2年,包括新類尼古丁(neonicotinoids)殺蟲劑,擔心此等殺蟲劑與攸關作物生產的蜜蜂數量驟減有關。BASF拒絕提供芬普尼銷售數據,並在聲明中指出,EFSA的評估並未強調任何核准的芬普尼用途對蜜蜂健康的新風險,該公司確信蜜蜂數量銳減是其他原因造成,而非含芬普尼的種子處理產品。芬普尼在歐洲不像新類尼古丁普遍,僅5國使用於玉米生產。

 

提升企業復原力為未來降低災害風險首要議題

「第4次全球降低災害風險平台會議」日前結束,並首次表彰民間企業於降低及減緩災害風險之重要角色。大會結論認為,引導民間投資於提升復原力(resilience)合乎商業情理。業者亦意識到私部門於預防及降低災害風險之重要角色,因企業不僅易受自然災害衝擊,在追求經濟成長過程中亦升高災害風險。民間企業正逐漸依據「兵庫行動綱領(Hyogo Framework for Action, HFA)」採取減災行動,同時尋找有助於提升復原力的企業作法。此舉將開啟政府與民間合作的新契機,並使整體風險管理獲得改善。與會人士同時達成共識,認為暫時稱為HFA2的新綱領,應導入必要的創新做法,以解決未來2030年內逐漸升高的風險。一般預期HFA2會確認以明確責任來管理災害風險降低及復原力提升的必要性、強化地方行動,以及凸顯科學的中心角色。下屆會議預定2015年於日本舉辦,將成為HFA2執行的轉捩點。

 

研究指出回收營建廢棄物環境效益顯著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回收營建廢棄物(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CDW)的環境效益,在考量回收過程造成的衝擊後仍相當顯著。研究以一個位於葡萄牙里斯本之營建廢棄物大型回收廠為對象。該廠接收混雜的CDW,依混凝土方、金屬、紙和塑膠等進行分類。研究人員以二氧化碳排放當量及油當量計算各種環境衝擊。環境衝擊分為3種形式:(1)「組織型」衝擊,即建廠及所需機器製造所衍生之能源和碳排放;(2)「運作型」衝擊,如操作機器所需之電力;(3)「運輸型」衝擊,如廢棄物從工地到該廠及從該廠到回收處理設施或掩埋場之能源消耗及排放。結果顯示,該廠的環境效益遠超過其衝擊。以生命期60年預估,該場會產生13.54萬噸二氧化碳,但可防止146.5萬噸排放量。

 

英國研究顯示電動車可保護健康和環境

英國一項為期3年探討電動車影響及在未來運輸系統中角色的研究顯示,推廣電動車可保護健康和環境。研究結果指出,電動車不但可減少都市內運輸相關污染,即使將電廠發電相關污染納入考量,其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仍比內燃機引擎車輛低。研究人員針對超過71,600電動車旅次和19,900次再充電,以行車紀錄器記錄並分析行駛距離、路線、駕駛行為及再充電次數等細節,發現該研究中所有的電動車碳效率均比同等級內燃機引擎車輛為佳。新造內燃機引擎車輛平均碳排放量約140 g CO2/kg(不含燃料生產及運輸產生的CO2,若含須增加15%),試驗中使用的電動車平均碳排量則為85 g CO2/kg(根據英國電網配比),且在離峰時間充電或更有效率的駕駛行為,均可進一步減少碳排放量。此外,因電動車無廢氣產生,能有效減輕交通擁塞且人口稠密地區的污染。

 

歐洲環境署報告顯示環境較健康但出現新風險

歐洲環境署發表「環境與人類健康」報告,指出歐洲人比過去更長壽健康,部分原因歸功於成功的環境政策降低暴露於空氣、水及食物中的有害環境污染物;但污染物仍舊是一大難題,且新興化學物質與產品,以及生活模式改變亦帶來新的健康風險。研究主要發現包括:20002009年化學品全球銷售倍增且種類增加,包含影響人體健康的物質;藥物、殺蟲劑及化妝品等日常用品含內分泌干擾物質的情況逐漸引發關切。報告強調,證據顯示空污導致癌症、心臟疾病、支氣管炎及氣喘,使歐洲人均壽命減少8.5個月;水處理無法完全移除的殘餘藥物及內分泌干擾物質,以及因氣候變遷導致之缺水及水質惡化等水質相關的健康疑慮上升;噪音嚴重損害健康,如影響認知發展、心血管疾病及睡眠等;雖然缺乏明確科學證據,但手機等電磁波釋放設備有時被認為可能致癌;奈米科技應用可能成為新興風險;綠地似乎對身心有多重益處等。

 

研究探討最佳減廢政策評估方法

由於難以測量「不存在的廢棄物」,監測與評估減廢(waste prevention)政策的難度也頗高。研究人員檢視9種減廢評估方法的優缺點後,建議採取結合各種方法長處的混合方式最有效。地方環保單位可利用小群組的廢棄物蒐集資料,監控減廢變化量。這種方式所蒐集的資料較精準,也對決策頗有幫助。但作者警告這些小群組必須在整體人口中具代表性,且必須包含大量家戶數目,才能取得有意義的統計分析結果。此外,一般民眾及焦點團體之態度與行為調查,以及如堆肥桶銷售量等資料,可提供初始基線,有利於政策實施後做為後續變化量的比較,對政策發展很重要,缺點是問卷回收率偏低。銷售點資料,如各項產品的銷售情況,亦可協助釐清可削減的垃圾。如結合銷售數據與包裝資料,即可評估重新設計產品進行減廢的潛能。

 

科學家警告兩代之內多數人將面臨缺水危機

500名水專家警告因氣候變遷、污染及資源過度使用,地球上90億人口絕大部分將在兩代之內面臨嚴重水需求壓力,全球水系統很快將到達可能引發不可逆變化的臨界點,帶來潛在的災難性後果。專家呼籲各國政府開始保護重要資源。相關威脅包括:氣候變遷將增加旱災、水災、熱浪及暴風雨頻率及強度;含氮肥料逕流已使兩百多處海洋及河口,成為大面積魚類無法生存的「死區」;低廉的地下水和河水抽水技術,以及缺乏抽水限制,造成灌溉或工業用水過度使用,且大量的水因技術不佳浪費;人口快速成長使需求增加,超過部分水資源的承載力;部分地區超抽地下水,造成鹽水入侵無法耕種。最快面臨嚴重缺水的地區,大多位於復原力差的貧窮國家。但科學家警告,已開發國家將同樣受害。科學家因此呼籲,應於2015年千禧年發展目標屆滿前,訂定更具挑戰性的新水資源改善永續發展目標。

 

全球報告倡議組織公布最新永續性報告準則

六月 26th,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05.21~2012.05.27

發布單位:環保署

全球報告倡議組織公布最新永續性報告準則

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在其2013年全球大會上公布最新GRI永續性報告準則G4,被視為是永續性報告發展上的重要一步。該準則是全球使用最廣泛的全面性永續性報告架構的一部分,其最新發展使所有企業和組織得以報告其經濟、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表現。G4已大幅修訂並加強,以反映在永續性報告領域當前和未來的重要趨勢。其目標包括:使新手或經驗豐富的報告者皆容易使用;改進技術品質,包括更清晰定義;與其他國際報告準則調和一致;引導報告涵蓋實質相關的主題等。藉由更重視實質關聯性(materiality)的概念,G4將鼓勵報告組織只提供在和利益相關者對話基礎上與其企業實質相關的披露和指標,這將使報告組織和使用者集中心力在真正重要的經濟、環境和社會影響上,以致報告更具策略性、針對性且更可信,並使利益相關者更容易瀏覽。

 

聯合國啟動全球永續消費與生產資訊交換中心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啟動全球永續消費與生產資訊交換中心(The Global SCP Clearinghouse),提供必要行動建議促進永續未來。近年來全球決策者與執行者已提出永續消費與生產相關倡議及工具,但現存資訊不完整且缺乏與人連結的橋樑。資訊交換中心運用社會網絡原則結合全球永續消費與生產社群,建立永續消費與生產知識與合作單一窗口中心,提供特殊平台瀏覽各種地區與主題社群,從永續公共採購與城市及建築到永續生產、生活方式與教育。永續消費與生產可創造新市場、綠色與良好就業機會(如有機食品、公平交易、永續住房、再生能源、永續交通與觀光)以及促進更有效率、更公平的自然資源管理,亦促使開發中國家略過無效率與污染發展階段,朝向高資源效率、環保與有競爭力的科技躍進。全球永續消費與生產資訊交換中心已登錄來自100個國家共500家組織,近800個新會員,會員已提交許多倡議。

 

指標顯示亞太地區自然資源管理欠佳

收入觀察研究所(Revenue Watch Institute)公布資源管理指標 (Resource Governance Index),顯示亞太地區自然資源管理仍不透明。此指標測量全球58國之油、氣、礦業透明度與交待性,包含亞太12個在上述工業居重要地位的國家。12國中無一達「滿意」前段,但印度、東帝汶與印尼位居「部分滿意」組別的前3名,菲律賓與蒙古些微居後,並有朝妥善管理透明資訊努力。其他如阿富汗和柬埔寨被列為「差」,「不及格」的緬甸則敬陪末座。該指標依4項關鍵評估各國透明度與交待性,包括機關與立法環境、報告作業、保護措施和品管與授權環境。印度因有資訊自由法規,且報告作業、保護措施與品管也達滿意。東帝汶為該區唯一公布(但非例行)與企業簽署合約的國家,報告作業得分高達82。亞太國家若想改善自然資源管理,應向綜合得分98且在機關與立法環境唯一得到滿分的挪威看齊。

 

英國發布有助降低地下氣體污染風險新標準

英國國家標準局(BSI)公布一項新標準,可協助減少污染土地或褐地(brownfield)之地下有毒氣體對民眾、建物與環境所帶來的潛在風險。這些場址在再開發過程中的氣體排放,必須被適當監控才能確保符合英國安全法規。業主對地下氣體的調查若不夠完善,可能導致當局拒絕或延後發放許可。BS8576的地下氣體調查準則可引導此調查程序,提供對地下氣體、揮發性有機物與永久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與氧氣的指導原則。該標準重要內容包括:一個可評估開發的場址或會釋出氣體之場址對鄰近土地與開發之風險架構;對「1990年英國環境保護法」2A條款與「環境損害法規」下執行氣體調查的指引等。BSI主管表示,二氧化碳與甲烷都是很強的溫室氣體,若未管制其從掩埋場釋入大氣,將強化氣候變遷,使用此準則有助減少此類氣體的釋放。

 

聯合國報告指企業須更迫切回應氣候災害風險

「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組織」(UN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 UNISDR)報告指出,企業對洪水、乾旱及風暴對商業運作可能構成威脅的意識雖然漸增,但很少在彼此間或與公共部門分享如何因應極端天氣威脅的專業知識。日前「全球減少災害風險評估報告」指出,災難性事件帶來的經濟損失僅本世紀即突破2.5兆美元,並將災害風險描述為「一個新的數兆美元資產類別」。更令人擔憂的是,其所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至少被低估了50%。自然災害不僅擾亂供應鏈,也會推升商品價格造成企業更廣泛問題,並引發勞動力錯置、資產損害、及損壞基礎設施。UNISDR報告評估14個主要公司的風險管理,發現針對公司擁有資產災害風險減少的良好做法雖然存在,但對海外當地供應鏈風險的瞭解和管理能力水準卻低很多。該報告指出,企業應與供應商分擔風險,並將災害風險資訊納入投資決策考量。

 

研究顯示須加強鋰電池回收與再利用政策

一項新研究檢視全球每年丟棄之數百萬個可充電式鋰電池,對環境與人類健康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由於行動裝置使用的鋰電池普遍生命週期只有短短的2-4年,科學家欲瞭解這些電池在丟棄後是否會溶出有毒物質,對健康及環境造成威脅。採用標準溶出實驗、危險評估模型及其他評估有害廢棄物的方法,科學家顯示手機鋰電池因其鉛含量,可符合美國聯邦政府有害廢棄物定義。而加州標準也可因這些鋰電池的鈷、銅與鎳含量,將之歸類為有害廢棄物。這些調查結果顯示在地方、國家與國際層級採取更強力鼓勵鋰電池相關物料回收、再生與再利用政策的需要。

 

專家建議北美擬定低碳能源策略

諾貝爾得主與美國總統顧問Mario Molina於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環境合作聯合公共諮詢委員會會議中(JPAC)表示,擬定北美能源策略非常合乎情理,並警告不處理氣候變遷有如玩俄羅斯輪盤。相對於加拿大政府領導人持續不認同建立國家能源政策的價值,美國與墨西哥則熱衷擬定北美能源策略。Molina表示擬定北美能源策略是總統科學與科技顧問委員會成員與歐巴馬開會所做的4項建議之一,其餘包括:擬定碳價使市場在後京都議定書時期,透過新的國際協議找到最便宜的減排方式;增加能源科技研究、發展與展示的投資;擴展運用先進能源科技的國際合作。Molina指出,如果科學家對氣候變遷的預測是對的,全球各國同意為碳定價是遲早的事,既然發生的機率如此高,何不立即開始以獲得更好的起跑點。

 

聯合國展示傳統保存食物方式以提倡節約食物

2013年世界環境日聚焦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新推出的活動「思考-飲食-節約-減少你的食物足跡」,旨在削減糧食浪費。UNEP要求提交以傳統方式保存食物的例子,做為慶祝活動的一部分。雖然某些美味佳餚例子可能無法引發不識此道者食慾,但此法並非將其複製到遵循其他文化的國家,而是展示人類曾經珍惜食物是如何遠遠超過今天的情形。在工業化地區,糧食總量近半數被揮霍掉,每年約3億噸,原因是生產商、零售商和消費者丟棄仍適合消費的食物,這數量超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糧食淨產量,且足以養活全球飢餓民眾。這些數字說明個別消費者還有很大空間來向祖先學習,並改變他們購買、儲存及消耗食物的方式。

 

英國發布開發生態系統服務支付行動計畫

英國環境食品鄉村事務部(Defra)發布開發生態系統服務支付潛力行動計畫,因自然所提供服務的價值,生態系統服務支付(Payments for Ecosystem Services, PES)計畫尋求以超過一般市場誘因的方式,直接回饋土地管理人,以維持或強化這些服務。此行動計畫旨在開發PES潛力,它說明政府為促成實用且創新計畫所可採取的行動,並描述PES如何在不同政策與環境背景下仍可被採用。自然資產委員會在其自然資產現況報告中,對PES方法及潛力亦強力支持。截至目前該試行計畫已顯示各種利益關係人對PES的極大興趣,企業、土地管理人、環境信託及慈善團體等皆越來越能合作,共同測試PES方法在從養分管理到都市再生等不同情況下的潛能。Defra連同此行動計畫一起發布的「PES最佳實務指南」將有助匯集此興趣,以克服PES面臨的實務挑戰。

 

印尼雅加達通過全面性廢棄物管理法規

印尼雅加達新法規對違法倒垃圾者可處以最高5千萬盧比(5,120美元)罰款,同時還對環保袋、可生物降解包裝、亂丟垃圾和廢棄物管理實施更嚴格規定。雅加達清潔辦公室表示,該市市議會通過的新法規規定垃圾須置放於指定地點、企業須管理其廢棄物,如果居民和企業不履行其義務依法行事,將面臨行政處分或50萬至5,000萬盧比間的罰款。法規禁止把廢棄物棄置於水道、水庫、街道、公園和公共區域,廢棄物須在早上6時至晚上9時間棄置於綜合性垃圾場和最終垃圾傾倒場,且需有傾倒許可。如果製造商未在其包裝上標示減少廢棄物或廢棄物處理相關事宜,亦或使用無法自然分解的包裝,將面臨行政處分及2,500萬至5,000萬盧比的罰款。購物中心經營者若不使用環保購物袋也將面臨行政處分,以及500萬至2,500萬盧比間的罰款。官員表示此法規用意在提高大眾的廢棄物意識,以減少雅加達的水患發生。

歐洲各研究基礎架構協助解決空氣品質問題

六月 26th,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05.14~2012.05.20

發布單位:環保署

歐洲各研究基礎架構協助解決空氣品質問題

2013年歐盟執委會重新檢討空氣政策,以找出改善空氣品質的方法。在提升空氣品質與氣候行動前線研究之主題下,科學界、政界與業界代表日前群聚布魯塞爾,此次小組討論是64日至7日登場之「2013年綠色週」的官方附屬活動。專家認為從科學角度來看,環境空氣品質指令的修訂可讓歐洲訂定更佳的標準,其修法目標是將PM2.5的細懸浮微粒濃度自2013年起訂為20μg/m32020年時強制實施。科學家也建議管制苯芘(benzo(a)pyrene),並依現有目標值訂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地表臭氧限值。專家指出,要達成持久長期的氣膠特性觀察,需要許多現地及地面遠距感測站一起配合衛星觀測,唯有泛歐的大氣觀測研究基礎架構才能協調及支持長期高品質的洲規模觀測,這些架構將在科學界扮演關鍵角色,協助建立與資助各國無法獨力完成的大型計畫。

 

北極理事會達成永續發展與氣候行動相關協議

北極理事會8個會員國的部長與北極原住民代表,日前開會宣布共同願景聲明,要讓北極未來發展成一個「和平與穩定的區域」,同時簽署具法律強制效力的「北極海洋漏油準備與回應合作協議」,為改善漏油危機發生時的因應程序提供合作平台。此次會議中,各國部長收到3份有關北極環境變化的報告:北極生物多樣性評估、北極海洋環境保護回顧、北極海洋酸化評估。與會人士亦簽署基努那宣言(Kiruna Declaration),確認8國將共同合作並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聯手,在2015年前達成一個議定書,或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與會部長也同意敦促蒙特婁議定書締約國儘快採取行動,逐漸減少氫氟碳化物的生產與使用。另外也決定成立專責小組開發行動方案,達成北極黑炭與甲烷減排的目的,並在2015年部長會議中報告進度。此外,有鑑於北極暖化速度超過地球其他地區的兩倍,環保團體對此次會議未能針對短壽命氣候污染物通過應對措施感到失望。

 

美國環保署發布新環境正義指引文件

美國環保署(EPA)日前發布2份文件說明如何將環境正義規定納入其許可過程中。標題分別為「EPA為促進負擔過重社區有意義地參與許可過程所採取的行動」及「EPA許可申請者之可靠做法:促使鄰近社區參與許可過程之途徑」,此2份文件為EPA「環境正義計畫2014」的一部分,此計畫訂有將環境正義考量納入EPA所有許可過程的目標。環境正義尋求減少少數、低收入及原住民等以往在許可過程中代表性不足族群所面臨的障礙。EPA指出,新文件並未改變任何法律規定。「可靠做法」(Promising Practices)文件用意在於鼓勵許可申請者策略性規劃及強化其向外尋求負擔過重社區參與許可過程的努力,而「EPA行動」文件則是要鼓勵提高EPA許可過程的透明度及一致性,並以增加負擔過重社區有意義地參與為目的。

 

綠色財政改革可為歐盟創造工作機會與刺激創新

歐洲環境署(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EEA)一系列研究探討受目前金融危機影響的歐盟4國其財政改革潛力,發現提高某些稅率並停止補助有害環境的產品及服務,將其獲利用來減輕就業與投資的財稅負擔,則可刺激經濟成長。環境財政改革(Environmental fiscal reform)可透過減低所得稅與公司稅等勞工與投資課稅,轉嫁稅賦至有害環境的商品與服務的生產及消費,另一特色是移除有害補助,如化石燃料補助,節省的收益可用來促進再生能源與資源效率技術。近期葡萄牙所提財政改革提議獲正面迴響,是EEA最新分析的國家。葡萄牙在1990年代晚期是環境稅比例占GDP最高的歐盟國,利用目前在其他歐盟國實施的環境稅方法,葡萄牙可恢復此狀況,並增加30億歐元收益。選項包括對柴油和汽油車同等徵稅、對飲料包裝、購物袋和殺蟲劑等多種商品引進新稅、航空稅、重型貨車空污稅、老舊水力資源及其他自然資源的專利權稅。

 

英國溫室氣體申報新法將為廢棄物業帶來機會

英國環境食品及鄉村事務部(Defra)指出,廢棄物不掩埋並將之轉至廢棄物能源化設施可降低直接碳排放近90%,積極主動的廢棄物公司將可藉由幫助客戶申報溫室氣體排放量證明其可直接量化的碳減量,受益於英國即將公布的新溫室氣體申報法規。而已提供許多垃圾掩埋轉移選項的廢棄物公司,將有機會使用碳和溫室氣體減量資料來推銷這些選項。譬如Defra指出將食物廢棄物自掩埋轉移至厭氧消化設施以生產沼氣,直接碳節省可超過96%,尚不包括使用沼氣發電抵銷化石燃料能源所帶來的碳節省。若將原本要運往掩埋場的廢棄物做為堆肥,可省下近99%的相關碳排放。2011年環境管理與評估研究所(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 的調查顯示,約70%受訪公司確認溫室氣體申報能提供成本節省。

 

以色列研究指全球暖化加速西尼羅河病毒傳播

以色列新研究指出,全球暖化趨勢對西尼羅河病毒傳播到歐洲和其周邊國家從未出現這種疾病的新地區有顯著影響。歐盟所屬歐洲疾病防治中心所委託的研究發現,氣溫上升比濕度對疾病傳播的貢獻更為可觀,而雨量效果則無法定論。研究人員指出,本次研究結果為暖化會提高蚊媒或其他溫度敏感病媒疾病的爆發又新增1項證明,此類跡象已在全球各地持續出現。西尼羅河病毒是由反覆叮咬感染禽鳥的蚊子傳播,其對人類的潛在威脅是有可能造成不可修復的腦損害,甚或罹患腦炎或腦膜炎而死亡。這份研究檢視歐洲和西尼羅河周邊國家的每天溫度、濕度和降雨量資料與該病毒發病率間的關聯。科學家指出,考慮到歐洲近年來出現的上升氣溫,這些研究結果顯得相當重要。

 

荷蘭研究運用創新地景設計為污染場址去污

都市化和工業化造成土地污染,產生健康與環境問題,需徹底修復以防止污染物滲入地下水或累積於糧食作物。創新的「植物修復法」(phytoremediation)利用植物幫污染環境除污,提供具成本效益且友善環境的解決方法。荷蘭研究人員於阿姆斯特丹北部布克斯羅特漢(Buiksloterham) 1處污染受損的工業區,測試植物修復法的可行性。將此區改造為住商混合中心的計畫目前因土壤重金屬污染嚴重而受限,因此研究人員為布克斯羅特漢打造地景設計,選擇植物改造公共空間並兼具成效與美感。所選植物群將集體分解重金屬污染物並留至植物組織內,避免其在土壤中遷移,未能被分解的污染物則可隨採收植物體移除場址之外。土壤報告與預估時間表顯示,清除該處某些嚴重污染區域會與預定都市發展時間表衝突。創新解決方式可將嚴重污染的土壤運至運河駁船,形成「漂浮花園(floating gardens)」,或移至路邊做為綠色街景,同時一邊進行長期的植物修復法。

 

國際氣候變遷談判出現新主張

過去幾年國際間的氣候高峰會一再無法達成具有約束力的條約,然而現在似乎出現了1項新主張。日前在波昂舉行的國際會議,美國建議與其強制各國接受同一架構,應讓各國決定自己要如何解決問題,再協助各國達成目標。美國談判代表建議應讓各國訂定自己的計畫,如此可以鼓勵各國走向談判桌,但並須在2015年全球氣候會議前幾個月先提出初步計畫,以便有時間進行檢討、搜集各方意見與進行修正。美國談判代表認為其想法已經開始獲得支持,如世銀已展開類似計畫,成立「市場推出預備夥伴計畫」以協助各國儘速達成碳排放目標,此計畫將提供補助金與技術協助來激勵集體創新與發展能快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市場導向工具,16個國家包括中國、印度與巴西已簽署成為「執行國」,而最先進的國家可成為「贊助國」並根據經驗來提供支援。

 

專家指出新環境教育有益大眾

專家指出,19801990年代美國環境教育做得並不好,伴隨環境這個詞則通常被認為對工業、農業或整體進步是負面的,應該恢復「環境」一詞真正的含義,它是所有人居住的空間及仰賴的無窮供應者。環境教育的第一步是要讓孩童走入戶外的自然環境。研究已指出兒童期肥胖、注意力不足症、低維他命D及近視等皆與缺乏戶外活動時間有關,一旦孩子走入戶外,就能置身地方本位教育,即學生應先認識他們最為熟悉的環境與生活的地方。新環境教育另一指導原則是探問(inquiry),探問學習教導孩童如何思考,而非該思考什麼。當學生以科學的角度審視環境尋求問題的答案時,探問學習能強化研究、觀察及分析性思考能力。另外,環境教育並非指課外課程,而是所有傳統科目都可以環境為教室或模型,環境課程的設計符合州和國家課程標準,且研究指出戶外學習能提升核心科目的整體成績,即使教室內的環境教育都能帶來巨大利益。

 

都市建物綠化可降低噪音污染

最新調查顯示,建物屋頂綠化有明顯降低都會環境中來自道路交通噪音的潛力。屋頂與建物外牆搭配適合植物生長的材質進行綠化,可以軟化都市環境,減低噪音音量,至於堅硬的人造材質則較會放大交通噪音。研究人員測試綠化屋項、綠化建築外牆及平屋頂邊緣低植被隔板降低交通噪音傳入建物中庭的效果,結果顯示綠化屋頂效果最佳,某些特定形狀的屋頂甚至可以降低7.5分貝的噪音;綠化建築物外牆降低噪音效果稍差,且須視建物靠路邊牆材質而定,磚塊愈硬的庭院噪音降得愈多;屋頂邊緣植被隔板只有當隔板本身是吸附型材質而非堅硬材質才有效,若能搭配綠化屋頂或綠化外牆,降低噪音的效果最佳。研究人員表示,建物綠化也可以降低來自包括空調等其他噪音來源。建物外表種植植物對環保的其他好處,包括可吸收二氧化碳、提升空氣品質、降低城市熱島效應,提升都會生物多樣性、以及讓街道與建物景觀更具魅力等。

歐盟評估室內空污對健康的影響

六月 11th,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05.07~2012.05.13

發布單位:環保署

歐盟評估室內空污對健康的影響

歐盟研究計畫研究室內空氣曝露對兒童和成人造成的長短期呼吸、發炎和過敏健康影響,重點在微生物媒介。該方案首先用相同研究裝備檢視芬蘭、荷蘭和西班牙學校的室內空氣,對室內環境樣本進行微生物、免疫學、毒理學和濕氣相關屬性的深入分析,發現24-47%接受調查的學校有不同類型的潮濕問題,內毒素(endotoxin)的水準明顯比家庭高,表示學校內毒素曝露占兒童和教師內毒素曝露總量顯著比例。2個深入研究聚焦於家庭環境中生物污染物對成人健康的長期影響,發現歐洲各地家庭微生物曝露有地域性的巨大差異,並斷定所觀察的內毒素健康效應不連貫現象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由於曝露的地域異質性。第3個部分整合了數個有延續性的歐洲兒童世代,重點是生物媒介的長期健康影響。初步分析顯示全歐洲室內微生物水準及標記決定因子的差異性,這可能與不同國家哮喘和過敏患病率的差異有關。

 

聯合國會議通過全球禁用阻燃劑HBCD

化學品製造商與環保人士齊聲歡迎日前全球政府同意通過停止六溴環十二烷(HBCD)生產與使用的決定。過去的研究顯示,廣泛使用在聚苯乙烯泡棉製成之建築隔熱產品中的HBCD,對海洋生物具有毒性,也會干擾動物的甲狀腺激素分泌,且在自然環境中不易分解消失。日前落幕的聯合國日內瓦會議中,各國政府將HBCD列為斯德哥爾摩公約要求全球努力消除的物質名單中,其它公約禁用的化學物質還包括多氯聯苯與某些殺蟲劑。公約簽約國也同意給予HBCD全球全面禁用的緩衝期,在2019年前,建築用途發泡或壓出發泡成型聚苯乙烯仍可以使用HBCD。協議同時規定新建築隔熱產品必須標示是否含有HBCD。此一標籤可以提供隔熱產品採購商所需的產品資訊,同時確保建物拆除或改建時,含有HBCD的材質能被妥善處理。

 

歐盟通過推動綠色基礎設施新策略

歐盟通過推動綠色基礎設施新策略並將自然過程視為空間規劃的核心。歐盟經費將鼓勵以綠色方法解決基礎設施問題,如讓自然溼地吸收暴雨產生的過量水分,而非建造水泥防汛設施。歐盟聲明指出,綠色基礎設施往往比傳統土木工程方法便宜及耐久,且富有生物多樣性的公園、綠色空間、及清新空氣廊道亦助減緩熱浪。新歐盟套裝計畫提議包括:2014年前以一歐盟金融機構改善綠色基礎建設計畫融資管道及歐洲投資銀行的支持;支持歐盟層級的計畫並在2015年底前進行全歐盟綠色基礎建設網絡選項評估;2014年前發展指引,說明綠色基礎建設如何於下一預算期融入政策;在農、林、自然、水資源、海洋與漁業、地區與凝聚政策、氣候變遷減緩與因應、交通、能源、防災與土地利用政策上推動綠色基礎建設等。

 

歐洲議會通過箱形車CO2排放標準

歐洲議會環境委員會通過引入更嚴格的2025年箱形車燃油效率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新目標。此法案要求2020年於歐盟銷售的新輕型商用車,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須從目前的203克減至147克,另提出2020年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示性目標,從2025年起介於105克到120克間。環境委員會於20134月表決通過2020年前新轎車須達到每公里95克的平均燃油效率。環保團體指出,原來的147克決定是依據錯誤的箱形車二氧化碳排放量及排放量降低成本資訊,呼籲設置更有企圖心的2020年目標118 g/km。相形之下,環境委員會決定的120 kph箱形車速限獲得了較多支持,消費者及運輸協會皆對此表示歡迎。

 

UNEP報告呼籲綠化貿易以達成永續發展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報告顯示,全球貿易綠化是達成永續發展的重要步驟,而開發中國家處於關鍵地位。此「綠色經濟與貿易-趨勢、挑戰與機會」報告指出,為達成長期與永續的經濟發展,開發中國家仍有許多機會讓經濟多元化,並從全球對綠色商品與服務需求日增的環境中獲利。經認證商品及環保產品和服務的貿易雖占全球貿易量很小比例,但以絕對值來說卻持續上升中。這項報告分析6個經濟領域:農業、漁業、林業、製造業、再生能源業與旅遊業,並找出如政策改革與認證等可協助開發中國家從中獲利的方法。報告也找出若干公部門與私部門可以採取行動支持開發中國家獲取更多國際綠色市場的幾個層面:對關鍵經濟基礎建設、技術支援、針對性的教育與訓練計畫與永續資源取得的公共投資;以市場為本的工具,如取消對不永續生產、消費與貿易的補貼,以及考量生產與消費真正之環境與社會成本的定價政策等。

 

專家警告二氧化碳創新高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經濟學家與氣候變遷專家Lord Stern,對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水準已達400 ppm,發出嚴正警告。由於二氧化碳水準只升不減已50年了,所以在本世紀接下來的時間內,全球氣溫可能因此上升達攝氏5度,造成大規模人口遷移,而該水準已將全世界帶向災難性升溫無可避免的關鍵點。在1960年代,二氧化碳濃度水準以每年0.7 ppm的速度上升。但由於更多國家轉變為工業化,且其工廠和電廠產能增加,使上升速率增為2.1 ppm。上一次地球大氣層有400 ppm二氧化碳時,北極無冰且海平面比現在高40公尺,地球重返如此氣候狀況的前景令人擔憂。隨著氣溫升高,沙漠將會擴大,且像是北印度季風等維持生命的天氣模式可能會受到干擾。同時會造成整個大陸規模性的農業欠收,並有數以百萬計民眾無家可歸,進而引發大規模衝突。

 

韓國將允許有限度使用食物廢棄物碎渣機

韓國環境部與國會議員舉辦政策論壇,討論有關實施以量計食物廢棄物收費系統,及引入食物廢棄物碎渣機(disposer)的措施,政府代表在論壇上發表1項准許全國某些地區使用碎渣機的政策草案(處理機自1995年起禁用),並聽取民間團體、地方政府和產業界意見。專家將展示碎渣機試點方案的成果,隨後環境部宣布准許有限度使用碎渣機的政策。該政策將接受有健全污水系統的地方政府申請,並通知選定可使用碎渣機的地區。僅有登記的公司才能安裝此類機器。由於碎渣機政策可能會造成公眾日常生活改變,環境部將在下半年蒐集廣泛的利益相關者意見後敲定該政策。議員表示,在從量計算食物廢棄物收費系統61日生效前,需考量是否准許使用碎渣機做為減少食物廢棄物的基本手段。

 

C40城市集團將訂定共用氣候風險評估標準

致力於應對氣候變遷的全球各大城市,正發展一個可協助所有城市妥善準備以因應天然災害與極端氣候情況的新架構。「C40城市氣候領袖集團」近日宣布新的架構,亦是「柯林頓全球行動承諾」所提的新方案。此C40「風險評估架構」將為各城市訂定評估氣候風險的共用方式,並提供一個可協助城市在進行氣候行動投資前訂出風險優先順序的程序。此全球統一標準將協助城市評估當地的氣候風險時能更有自信,並使城市間相互比較。此架構還可讓銀行改善對具韌性基礎設施之借貸結構,並使保險公司以更統一的方式評定風險層級,確保都會基礎建設的持續投資。

 

研究顯示奈米材料可能導致肺部發炎

美國研究發現,人體吸入如防曬乳、影印機油墨等所含常見之超細微粒後,可能導致肺部發炎與受損。這項研究是歷來第1個複製及比較全國各實驗室的研究、針對人造奈米材料對人體健康影響所進行之跨機構調查。該研究最獨特的貢獻在於所有參與的科學家,都展示相似濃度之奈米材料進入呼吸道後,會造成類似的結果。這項發現可為規範未來奈米科技安全發展的政策提供指引。吸入方式是人體曝露於奈米材料最被關切的管道,但透過皮膚、眼睛與嘴巴食入的風險,在許多奈米商品的生產與商業應用過程中仍會發生。研究人員是透過老鼠實驗,檢視肺臟對3種二氧化鈦與3種多層奈米碳管之奈米材料的反應。

 

日用品中多溴二苯醚恐造成孩童低智商與過動

數十年來多溴二苯醚(PBDEs)被用於嬰兒車、地毯與電子產品等日常用品做為防火之用,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研究指出母體接觸阻燃劑與幼童出生後低智商與過動有關。動物實驗發現PBDEs會干擾甲狀腺荷爾蒙,造成過動與學習問題,此研究加強了其他幾項人體研究的證據,突顯懷孕婦女須減少接觸PBDEs的必要。研究結果發現母親接觸PBDEs5歲孩童認知缺陷及25歲過動有關,母親PBDEs含量增加10倍,造成5歲孩童IQ減少4分,雖然PBDEs(十溴二苯醚除外)在美國已不做為阻燃劑使用,卻存在於多年前購買的許多消費者產品中,這些化學物質不易生物降解,因而殘留於人體組織並傳給發展中的胚胎。住家與辦公環境的舊家具、地毯墊、泡棉與電子產品都可能含有PBDEs,此研究喚起注意PBDEs毒性對發展中孩童的影響。

歐盟評估室內空污對健康的影響

六月 5th,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05.07~2012.05.13

發布單位:環保署

歐盟評估室內空污對健康的影響

歐盟研究計畫研究室內空氣曝露對兒童和成人造成的長短期呼吸、發炎和過敏健康影響,重點在微生物媒介。該方案首先用相同研究裝備檢視芬蘭、荷蘭和西班牙學校的室內空氣,對室內環境樣本進行微生物、免疫學、毒理學和濕氣相關屬性的深入分析,發現24-47%接受調查的學校有不同類型的潮濕問題,內毒素(endotoxin)的水準明顯比家庭高,表示學校內毒素曝露占兒童和教師內毒素曝露總量顯著比例。2個深入研究聚焦於家庭環境中生物污染物對成人健康的長期影響,發現歐洲各地家庭微生物曝露有地域性的巨大差異,並斷定所觀察的內毒素健康效應不連貫現象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由於曝露的地域異質性。第3個部分整合了數個有延續性的歐洲兒童世代,重點是生物媒介的長期健康影響。初步分析顯示全歐洲室內微生物水準及標記決定因子的差異性,這可能與不同國家哮喘和過敏患病率的差異有關。

 

聯合國會議通過全球禁用阻燃劑HBCD

化學品製造商與環保人士齊聲歡迎日前全球政府同意通過停止六溴環十二烷(HBCD)生產與使用的決定。過去的研究顯示,廣泛使用在聚苯乙烯泡棉製成之建築隔熱產品中的HBCD,對海洋生物具有毒性,也會干擾動物的甲狀腺激素分泌,且在自然環境中不易分解消失。日前落幕的聯合國日內瓦會議中,各國政府將HBCD列為斯德哥爾摩公約要求全球努力消除的物質名單中,其它公約禁用的化學物質還包括多氯聯苯與某些殺蟲劑。公約簽約國也同意給予HBCD全球全面禁用的緩衝期,在2019年前,建築用途發泡或壓出發泡成型聚苯乙烯仍可以使用HBCD。協議同時規定新建築隔熱產品必須標示是否含有HBCD。此一標籤可以提供隔熱產品採購商所需的產品資訊,同時確保建物拆除或改建時,含有HBCD的材質能被妥善處理。

 

歐盟通過推動綠色基礎設施新策略

歐盟通過推動綠色基礎設施新策略並將自然過程視為空間規劃的核心。歐盟經費將鼓勵以綠色方法解決基礎設施問題,如讓自然溼地吸收暴雨產生的過量水分,而非建造水泥防汛設施。歐盟聲明指出,綠色基礎設施往往比傳統土木工程方法便宜及耐久,且富有生物多樣性的公園、綠色空間、及清新空氣廊道亦助減緩熱浪。新歐盟套裝計畫提議包括:2014年前以一歐盟金融機構改善綠色基礎建設計畫融資管道及歐洲投資銀行的支持;支持歐盟層級的計畫並在2015年底前進行全歐盟綠色基礎建設網絡選項評估;2014年前發展指引,說明綠色基礎建設如何於下一預算期融入政策;在農、林、自然、水資源、海洋與漁業、地區與凝聚政策、氣候變遷減緩與因應、交通、能源、防災與土地利用政策上推動綠色基礎建設等。

 

歐洲議會通過箱形車CO2排放標準

歐洲議會環境委員會通過引入更嚴格的2025年箱形車燃油效率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新目標。此法案要求2020年於歐盟銷售的新輕型商用車,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須從目前的203克減至147克,另提出2020年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示性目標,從2025年起介於105克到120克間。環境委員會於20134月表決通過2020年前新轎車須達到每公里95克的平均燃油效率。環保團體指出,原來的147克決定是依據錯誤的箱形車二氧化碳排放量及排放量降低成本資訊,呼籲設置更有企圖心的2020年目標118 g/km。相形之下,環境委員會決定的120 kph箱形車速限獲得了較多支持,消費者及運輸協會皆對此表示歡迎。

 

UNEP報告呼籲綠化貿易以達成永續發展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報告顯示,全球貿易綠化是達成永續發展的重要步驟,而開發中國家處於關鍵地位。此「綠色經濟與貿易-趨勢、挑戰與機會」報告指出,為達成長期與永續的經濟發展,開發中國家仍有許多機會讓經濟多元化,並從全球對綠色商品與服務需求日增的環境中獲利。經認證商品及環保產品和服務的貿易雖占全球貿易量很小比例,但以絕對值來說卻持續上升中。這項報告分析6個經濟領域:農業、漁業、林業、製造業、再生能源業與旅遊業,並找出如政策改革與認證等可協助開發中國家從中獲利的方法。報告也找出若干公部門與私部門可以採取行動支持開發中國家獲取更多國際綠色市場的幾個層面:對關鍵經濟基礎建設、技術支援、針對性的教育與訓練計畫與永續資源取得的公共投資;以市場為本的工具,如取消對不永續生產、消費與貿易的補貼,以及考量生產與消費真正之環境與社會成本的定價政策等。

 

專家警告二氧化碳創新高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經濟學家與氣候變遷專家Lord Stern,對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水準已達400 ppm,發出嚴正警告。由於二氧化碳水準只升不減已50年了,所以在本世紀接下來的時間內,全球氣溫可能因此上升達攝氏5度,造成大規模人口遷移,而該水準已將全世界帶向災難性升溫無可避免的關鍵點。在1960年代,二氧化碳濃度水準以每年0.7 ppm的速度上升。但由於更多國家轉變為工業化,且其工廠和電廠產能增加,使上升速率增為2.1 ppm。上一次地球大氣層有400 ppm二氧化碳時,北極無冰且海平面比現在高40公尺,地球重返如此氣候狀況的前景令人擔憂。隨著氣溫升高,沙漠將會擴大,且像是北印度季風等維持生命的天氣模式可能會受到干擾。同時會造成整個大陸規模性的農業欠收,並有數以百萬計民眾無家可歸,進而引發大規模衝突。

 

韓國將允許有限度使用食物廢棄物碎渣機

韓國環境部與國會議員舉辦政策論壇,討論有關實施以量計食物廢棄物收費系統,及引入食物廢棄物碎渣機(disposer)的措施,政府代表在論壇上發表1項准許全國某些地區使用碎渣機的政策草案(處理機自1995年起禁用),並聽取民間團體、地方政府和產業界意見。專家將展示碎渣機試點方案的成果,隨後環境部宣布准許有限度使用碎渣機的政策。該政策將接受有健全污水系統的地方政府申請,並通知選定可使用碎渣機的地區。僅有登記的公司才能安裝此類機器。由於碎渣機政策可能會造成公眾日常生活改變,環境部將在下半年蒐集廣泛的利益相關者意見後敲定該政策。議員表示,在從量計算食物廢棄物收費系統61日生效前,需考量是否准許使用碎渣機做為減少食物廢棄物的基本手段。

 

C40城市集團將訂定共用氣候風險評估標準

致力於應對氣候變遷的全球各大城市,正發展一個可協助所有城市妥善準備以因應天然災害與極端氣候情況的新架構。「C40城市氣候領袖集團」近日宣布新的架構,亦是「柯林頓全球行動承諾」所提的新方案。此C40「風險評估架構」將為各城市訂定評估氣候風險的共用方式,並提供一個可協助城市在進行氣候行動投資前訂出風險優先順序的程序。此全球統一標準將協助城市評估當地的氣候風險時能更有自信,並使城市間相互比較。此架構還可讓銀行改善對具韌性基礎設施之借貸結構,並使保險公司以更統一的方式評定風險層級,確保都會基礎建設的持續投資。

 

研究顯示奈米材料可能導致肺部發炎

美國研究發現,人體吸入如防曬乳、影印機油墨等所含常見之超細微粒後,可能導致肺部發炎與受損。這項研究是歷來第1個複製及比較全國各實驗室的研究、針對人造奈米材料對人體健康影響所進行之跨機構調查。該研究最獨特的貢獻在於所有參與的科學家,都展示相似濃度之奈米材料進入呼吸道後,會造成類似的結果。這項發現可為規範未來奈米科技安全發展的政策提供指引。吸入方式是人體曝露於奈米材料最被關切的管道,但透過皮膚、眼睛與嘴巴食入的風險,在許多奈米商品的生產與商業應用過程中仍會發生。研究人員是透過老鼠實驗,檢視肺臟對3種二氧化鈦與3種多層奈米碳管之奈米材料的反應。

 

日用品中多溴二苯醚恐造成孩童低智商與過動

數十年來多溴二苯醚(PBDEs)被用於嬰兒車、地毯與電子產品等日常用品做為防火之用,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研究指出母體接觸阻燃劑與幼童出生後低智商與過動有關。動物實驗發現PBDEs會干擾甲狀腺荷爾蒙,造成過動與學習問題,此研究加強了其他幾項人體研究的證據,突顯懷孕婦女須減少接觸PBDEs的必要。研究結果發現母親接觸PBDEs5歲孩童認知缺陷及25歲過動有關,母親PBDEs含量增加10倍,造成5歲孩童IQ減少4分,雖然PBDEs(十溴二苯醚除外)在美國已不做為阻燃劑使用,卻存在於多年前購買的許多消費者產品中,這些化學物質不易生物降解,因而殘留於人體組織並傳給發展中的胚胎。住家與辦公環境的舊家具、地毯墊、泡棉與電子產品都可能含有PBDEs,此研究喚起注意PBDEs毒性對發展中孩童的影響。

歐盟通過禁用會殘害蜜蜂的殺蟲劑

六月 5th,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04.30~2012.05.06

發布單位:環保署

歐盟通過禁用會殘害蜜蜂的殺蟲劑

儘管以英國為首的幾個國家表示反對,歐盟會員國日前仍投票通過暫時禁用可能殘害蜜蜂的殺蟲劑。歐盟執委會將對3種噴灑在農作物上並經證實會殘害蜜蜂的3種新類尼古丁化學物質,著手規劃2年禁令。歐盟健康與消費執委強調,將盡全力保護每年可為歐洲農業貢獻220億歐元產值的蜜蜂。此3種農藥將從121日起全面禁止使用,以便給農業從業人員足夠時間適應新法。20133月歐盟已針對是否禁用3種化學物質進行表決,但最後沒有結果,原因是英國與德國棄權。英國環保部長認為不應單靠實驗室得出的結論就率然決定禁用這些殺蟲劑,也引發部分人士對於這些化學物質對蜜蜂的真正整體衝擊產生質疑。不過投票結果將授權歐盟執委會,強制所有歐盟國家為保護蜜蜂族群,採取預防性的禁用措施

 

UNEP發表亞太地區物質流最新趨勢報告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報告指出,亞太地區物質消耗量超越其他各地,將繼續主導全球物質流。此區貿易餘額顯示目前其資源基礎開發率不再足以支持此區快速成長的經濟與改變中的生活模式。報告著重關切此區物質密度(每1美元GDP所消耗的物質),因其將提高環境壓力並超出此區的快速成長,目前亞太地區的物質密度為世界其他地區的3倍。報告也發現人口增加是環境開採壓力增加最不重要的原因,經濟成長與物質密度才是主因,需要由這兩方面著手以穩定開採壓力。報告亦指出,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在由目前的經濟成長模式轉型至綠色成長的過程,將面臨更大挑戰,建議該區決策者在發展政策時,應小心使用最新數據。報告建議建立一全球一致的資料庫,以分享各國物質使用數據,如此可協助決策者及企業預知物質議題,並可提供學術界可靠資料做政策相關研究以支持決策者。

 

歐洲環境署發表歐洲氣候變遷調適報告

歐洲環境署(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EEA)報告指出,歐洲經濟與社會須因應氣候變遷,如酒商須改變葡萄栽種種類或果園位置,有些甚至須移至其他區域生產。報告指出,目前32EEA會員國有半數已有因應計畫,有些已開始行動,但各國仍需努力。報告建議結合不同措施:如科技與工程計畫的「灰色」方法、利用自然的「綠色」生態方法與所謂以政策改變管理方式的「軟性」方法。而最有效的因應計畫通常結合2個或2個以上不同的方法。例如,法國地中海沿岸採用考量氣候變遷、觀光、交通與生物多樣性的整合方法,在都市區建築設計一併考量綠色空間與水體以減少熱浪風險;巴塞隆納利用新的高效率海水淡化廠因應缺水,此「灰色」計畫與其他節約用水獎勵等「軟性」措施配合,減少長期旱災影響。報告亦指出歐洲已設有助預測森林火災、水患與旱災的預警系統,這些軟性措施有助社區處理風險。

 

綠色稅賦指數顯示各國應用綠色稅賦程度

根據KPMG International剛推出的「綠色稅賦指數(Green Tax Index)」,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南韓與中國是6個最擅長利用賦稅工具來驅動企業永續發展,以達成綠色施政目標的國家。此指數主要探討各國政府如何利用稅制因應包括能源安全、水與天然資源匱乏、污染與氣候變遷等全球性挑戰。指數分析21個主要經濟體的綠色稅賦獎勵與懲罰辦法,聚焦於能源效率、水資源效率、碳排放、綠色創新與綠建築等關鍵施政領域。結果發現美國由於廣泛針對能源效率、再生能源與綠建築提供聯邦稅賦獎勵,排名高居第一。但若只考量綠色懲罰性稅賦,排名則落居14,顯示美國的綠色稅賦政策比重偏向獎勵而非懲罰;日本整體排名第二,但與美國相反,其綠色稅賦懲罰得分遠高於獎勵,同時也是最會使用稅賦來推廣綠色交通工具之生產與使用的國家。英國總體排名第三,獎勵與懲罰大致平衡。此指數顯示各國政府已開始使用稅賦於能源及碳之外的施政領域,以更廣泛因應資源效率問題及刺激綠色創新。

 

瑞士達成廢棄物流中可生物分解塑膠處理共識

瑞士是首個對於處理廢棄物流,包括可生物分解塑膠在內的可生物分解物質,達成所有利益相關者共識的國家。「瑞士廢棄物技術條例」目前正在修訂中,將包括綠色廢棄物鏈接受清單,只要這份清單被界定,共識將隨之調整。該協議包括生物廢棄物處理廠有限度接受生質塑膠,以進一步保證品質良好的堆肥和沼渣。只有收集生物廢棄物的袋子可不受限,其他如餐具、花盆或塑膠布,如果來自被界定的源頭,如生物廢棄物處理廠事先議定的事件或公司,才能用來堆肥或發酵。所有要用來堆肥或發酵的生物塑膠,須在其至少70%的表面上印有格子標記。從2001年起,瑞士各城市面臨無法將生物塑膠袋和正常塑膠區分的問題,於是開始設立工作小組。如今,整個供應鏈和處置鏈都有參與,包括原料生產商、經銷商、批發商、塑膠回收商、市政府處置者、生物廢棄物處理廠和全國性機構。首次共識在2004年形成,接著是2008年的中期版本。2013年共識是4年協商的結果。

 

美國環保署再生能源計畫獲最佳政府創新之一

美國環保署(EPA)的「重新賦予美國土地能量」計畫(RE-Powering America's Land Initiative),被哈佛大學評定為美國政府25項最佳創新之一。EPA2008年啟動該計畫,鼓勵在可能受到污染的土地、掩埋場和採礦場址上發展再生能源。此計畫促使周邊社區的負債轉變成資產,自從計畫啟始以來,已有70多個再生能源方案被設置在受污染場址或掩埋場上。這些早期方案相當於超過2.15億瓦的安裝容量,可提供約35,000個家庭電力,並做為再生能源和整治設計的最新科技示範,為未來發展提供基礎。2000年時,EPA的「褐地」計畫獲選為美國政府創新首獎。

 

研究指出提升物質效率外還須減少物質使用總量

根據2012年英國一會議所發表的物質效率白皮書與15篇論文所作的研析報告指出,人們不能僅減少每單位輸出所用的物料(如設計更小的產品),更須減少物料使用總量。研究人員表示效率成長帶來的益處,往往被消耗總量增加與反彈效應(某一方面節省導致另一方面更多消耗)所蓋過。研究考量回收、物料替代、低碳工業電力與工業碳捕存等4種減排溫室氣體最常提的方法,發現並不足以達到減碳需求,因此還需輕量設計、減少產出損失、轉移生產廢料用途、重複使用零件、壽命較長的產品與更密集使用(如以租賃替代販售的商業模式)等物料效率措施。研究也探討執行物質效率措施的困難,尤其針對訂定碳價,總結認為即使國際間同意高碳價,除非稅制翻修,業者仍可能優先考慮較低勞工成本更勝於物質生產效率。

 

德州化肥廠爆炸案可能肇因於缺乏監管

造成至少15人死亡的美國德州肥料廠爆炸事件,在聯邦政府和州調查人員檢視現場後,相關事實已逐漸浮現。確切原因仍不明朗,但適當監管可能有助於避免悲劇發生。根據德州和聯邦紀錄,該零售設施儲存約270噸硝酸銨和54,000磅無水氨,用來販售當地農民。硝酸銨具爆炸性,曾造成許多工業事故。該設施似乎未隔離硝酸銨,也沒有自動灑水消防系統、結構性防火擋牆、或其他限制火勢的機制。和美國其他大約6,500家化肥分銷商一樣,該工廠使用的硝酸銨是小顆粒狀,但即便如此,仍容易燃燒,一旦達到臨界溫度就會爆炸。硝酸銨的貯存和使用是由州和聯邦法規控管,但該廠提交監管機構的報告對所貯存的是何種物質及其數量似乎不一致,因此並未引起監管機構的注意。依照「化學品設施反恐標準程序」,當肥料廠和零售設施每年生產、貯存、分銷400磅或更多的硝酸銨和1萬磅或更多無水氨時,須通知美國國土安全部。此二門檻該廠都超過,但卻未通報。

 

聯合國論壇強調亞太地區災難準備需求

聯合國亞太區經濟與社會委員會在曼谷召開「建立自然災害及嚴重金融危機應變力」部長級圓桌會議,執行秘書表示,政府最重要的是投入於預防及準備,遠比事後修復更有效且耗費更低,近如更新建築規範、改造危樓,遠至協調地區貨幣政策。此次圓桌會議由一份該委員會的研究引導,此研究發現多重衝擊的發生頻率增加,並以新方式匯集。東協、印尼、巴基斯坦與菲律賓的危機管理專家同意國家對自然災害與金融危機應變力的建立在於準備工作,及地區合作在建立此應變力上扮演重要角色。聯合國副秘書長Jan Eliasson於會議中呼籲於自然災害與金融危機中保護窮人與弱勢,因為他們在災害中往往受害最深,務必將災害風險減低做為發展模式與後2015發展議程的一部分,並廣邀民間、公民社會、學界及科學界參與。

 

塑膠會集中有毒污染物並危害海洋生態系統

研究指出海洋動物若食用會結合其他化學污染物的塑膠微粒,而且塑膠產品本身的化學成分與附著在塑膠上的污染物結合後,可能產生複雜的化合物,對海洋生物的毒害效果也可能倍增。此研究是首次在實驗室以外,針對不同種類塑膠對污染物吸附力的差異所進行的研究。研究發現經過空間與時間的推進,多氯聯苯與多環芳香烴化合物附著在5種不同塑膠製品的相對差異性,始終保持不變。在整個12個月研究的期間,附著在類似橡膠的塑膠製品,如高密度的聚乙烯、聚丙烯與低密度的聚乙烯上的有毒物質濃度,是表面類似「玻璃」之PVCPET產品的10倍。塑膠殘渣漂浮在海洋中,會因日光效應慢慢降解,降解過程中塑膠表面積會隨之增加,時間久了累積的化學污染物也更多。因此,塑膠殘渣停留在海洋愈久,對食物鏈的毒性威脅愈大。研究結果指出某些種類的塑膠對海洋生物而言,可能會比其他種類的塑膠製品「安全」,但它也再次突顯我們必須採取行動將塑膠殘渣從海洋移出,以及對限制新的塑膠污染源採取更嚴格的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