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Archive for 二月, 2013

【新竹】裝設餐飲油煙異味處理設備‧上好廣東粥

二月 27th, 2013 Posted in 2-1.油煙處理機實績-北部 | No Comments »

小松環保於新竹縣湖口鄉 上好廣東粥,完成裝設一式MF餐飲業油煙/異味處理設備, MF型相當於靜電機的功能,油煙去除效率90%以上,異味去除效率30%-50%,適用於中低油煙或油煙粒徑較大,且低異味的餐飲業者。


去除油煙,小松為地球過濾出好空氣!在店家裝設了油煙處理設備之後,不但避免了店長因吸入油煙而致癌的危險,客人也有良好的用餐空氣品質,該店在提供鄰居美食的同時,維持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也可以保持店家與鄰居良好的互動關係。

新潮流 !新技術!●小松餐飲業油煙異味處理機係專門針對餐飲油煙/異味而設計,不僅有專利的保證,並投保千萬產品責任險,油煙異味去除效率也符合環保法規標準,而且無需水電、價格便宜、效率穩定、堅固耐用。●全新開發的濾網式機型,採用高科技的新式濾材,不必加裝額外設備,一台機器能夠同時有效去除油煙與異味。●避免了靜電式/水洗式的缺點,濾網式油煙機免清洗儀器,無維修的費用,只要定期更換濾網,輕輕鬆鬆搞定油煙異味,老闆們省時又省力。

【新竹】裝設餐飲油煙異味處理設備‧混口飯便當/快餐

二月 27th, 2013 Posted in 2-1.油煙處理機實績-北部 | No Comments »

小松環保於新竹市東區 混口飯便當/快餐,完成裝設一式餐飲業油煙/異味處理設備,包括:TF型油煙異味處理機、煙罩、1HP中壓風車,TF具有三道濾材:前兩道濾材主要在過濾油煙,油煙去除效果可達95%以上,第三道為改質之活性碳,主要在吸附味道,異味去除效果可達70%以上,能夠同時有效改善油煙異味問題,安裝後
1.
通風良好、有效去除廚房內、外油煙與異味,室內、外空氣品質良好。
2.
油煙處理效果佳,不影響四周的鄰居與環境。

在小松環保安裝了適合店家的油煙處理設備之後,不但避免了店長因吸入油煙而致癌的危險,讓客人有良好的用餐空氣品質,也使該店在提供鄰居美食的同時,維持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保持了店家與鄰居良好的互動關係。

混口飯便當店的老闆很注意油煙的處理,店家原本裝設了水洗式油煙處理機,但仍無法有效改善油煙異味問題●小松餐飲業油煙異味處理機係專門針對餐飲油煙/異味而設計,不僅有專利的保證,並投保千萬產品責任險,油煙異味去除效率也符合環保法規標準,而且無需水電、價格便宜、效率穩定、堅固耐用。●全新開發的濾網式機型,採用高科技的新式濾材,不必加裝額外設備,一台機器能夠同時有效去除油煙與異味。●避免了靜電式/水洗式的缺點,濾網式油煙機免清洗及維修,只要定期更換濾網,輕輕鬆鬆搞定油煙異味,老闆們省時又省力。

 

 

【高雄】裝設餐飲油煙異味處理設備‧茄榮牛肉湯

二月 27th, 2013 Posted in 2-3.油煙處理機實績-南部, 3-3.MF型 | No Comments »

小松環保於高雄市茄萣區茄榮牛肉湯,完成裝設一式餐飲業油煙/異味處理設備,包括MF型油煙處理機一台、風管架設、1HP 風機一台。MF型相當於靜電機的功能,油煙去除效率90%以上,異味去除效率30%-50% ,適用於中低油煙或油煙粒徑較大,且低異味的餐飲業者。


去除油煙,小松為地球過濾出好空氣!在店家裝設了油煙處理設備之後,不但避免了店長因吸入油煙而致癌的危險,客人也有良好的用餐空氣品質,該店在提供鄰居美食的同時,維持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也可以保持店家與鄰居良好的互動關係。

 

新潮流!新技術!●小松餐飲業油煙異味處理機係專門針對餐飲油煙/異味而設計,不僅有專利的保證,並投保千萬產品責任險,油煙異味去除效率也符合環保法規標準,而且無需水電、價格便宜、效率穩定、堅固耐用。●全新開發的濾網式機型,採用高科技的新式濾材,不必加裝額外設備,一台機器能夠同時有效去除油煙與異味。●避免了靜電式/水洗式的缺點,濾網式油煙機免清洗及維修,只要定期更換濾網,輕輕鬆鬆搞定油煙異味,老闆們省時又省力。

空污問題嚴重 亟需修法管制

二月 26th, 2013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1 Comment »

新聞標題:空污問題嚴重 亟需修法管制

發布內容:台灣醒報

發布日期:2013222 下午6:27

內容:

【台灣醒報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空氣污染危害人體的狀況愈加嚴重,環保署於今年更將新興空氣污染物「細懸浮微粒」納入管制,對此,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王敏玲說,依現行空氣污染防制法規定,環保署實施空污總量管制必須會同經濟部,即便納入管制,空污法根本形同虛設。埔里基督教醫院董事長黃敏生則呼籲,實施總量管制才能有效管制產業及車輛的汙染排放,應儘速修法。

台灣自1975年制定「空氣污染防制法」以來,管制了懸浮微粒PM10、臭氧、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一氧化碳與鉛等污染物,而今年8月,環保署也將細懸浮微粒(PM2.5)納入管制。

PM2.5是一種漂浮於空氣中的灰塵微粒,其顆粒甚小,為頭髮直徑的28分之1;黃敏生解釋,石化工廠、火力發電廠以及機車、汽車等活動污染源所排放的廢氣,在氣態揮發後,經光化學反應與重金屬結合後,變成固態的微粒,就是空氣中的懸浮微粒。

PM2.5對於人體的危害是全身性的!」黃敏生表示,PM2.5因為顆粒細小,因此它進入人體,經由肺泡、血管,蔓延全身,將會提高腦血管、心臟、肺癌等疾病的發生率,尤其免疫系統較差的老人或小孩會有過敏的狀況,而患有糖尿病、心臟病的慢性病者,短期大量吸入PM2.5,會有併發症產生。

「現行空污法阻擋空污總量管制!」王敏玲表示,高屏地區一直是全國空污最嚴重的地方,今年空氣污染指標有近半數的比率發生在高屏,空污的問題絕對要靠總量管制。但空污法第12條規定,中央主管機關要實施空污總量管制,必須會同經濟部分期分區公告實施,對此,他們也去函環保署,環保署則多次回應經濟部不願同意。

黃敏生也說,訂定總量管制是為了限縮整體的汙染,因為空氣污染主要來自於石化業、火力發電廠等固定污染源,以及汽、機車等活動污染源2種,制定總量管制後,產業及車輛才會針對於法有據的總量管制去做調整。

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蔡智豪則表示,空汙對人體的危害,比紫外線更直接,在未削減汙染源前,政府有責任主動告知民眾,所以「空汙應該和氣象一同即時播報」,他呼籲,媒體應能即時報導空氣品質,當空氣不良時,民眾與學童能有所防範。

 

WHO報告建議加嚴微粒物質等空污準則

二月 26th,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01.30~2013.02.05

發布單位:環保署

 

WHO報告建議加嚴微粒物質等空污準則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檢討報告建議,2015年前應修改微粒物質的空氣品質準則(Air Quality Guidelines)、為二氧化氮建立更嚴格的準則、及為臭氧制定長期平均濃度準則。此「空氣污染健康面向證據檢討」報告,是歐盟執委會在2013年歐盟空氣政策檢討架構下委託WHO所完成。歐盟的環境執委已將2013年宣告為歐盟政策空氣年。該報告表示長期細微粒暴露能引發不良生育結果、兒童呼吸道疾病及動脈硬化,並與神經發展、認知功能及糖尿病皆有關連。報告顯示PM2.5在現行年均準則(10µg/m3)或更低的濃度下與死亡率有關,因此建議修訂歐盟法規,目前歐盟的PM2.5限值是WHO準則值的2倍高。報告也顯示臭氧會影響認知發展及生殖健康,先前只發現有短期影響。另外,報告亦認為短期或長期暴露於現行或低於現行的二氧化氮準則值與死亡率及住院率皆有關連,也建議加嚴準則值。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調查各國能源課稅狀況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公布2份新報告。「能源使用課稅」報告首度對OECD 34個會員國的能源稅架構層級作系統化、比較性的分析,計算不同燃料的法定稅率每單位能源與每單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稅額,顯示各國間有效稅率及國內不同燃料(柴油、天然氣、煤等)稅率皆有相當程度的差異。道路使用柴油以碳排放量計算的有效稅率平均比汽油低37%,以能源量來看則低32%。加熱與工業用途上,以碳排放量計算,石油產品平均有效稅率為每噸二氧化碳24歐元,天然氣每噸13歐元,煤每噸5歐元等。OECD主管指出,對環境有顯著影響的燃料課較低的稅,顯示各國在環境稅賦運用上還有很大的改革空間。「2013年化石燃料預算補助估計與稅賦支出清單」則詳述OECD會員國逾550種化石燃料補助措施,並突顯數國在此方面的進展及獲益,如2011年德國將化石燃料生產補助減半,降至約20億歐元,配合2018年不再支持硬煤工業的決定等。

 

歐盟將擴增電動車充電站

歐盟已承諾將大幅擴張電動車基礎建設,並提出使全歐充電站數量倍增的強制性目標。歐盟執委會表示已提議每個歐盟成員國2020年前須設置的最低充電站數量,且其中至少10%應開放給公眾。該100億歐元計畫的經費多半由產業資助,它旨在打破由於缺乏基礎設施而阻礙低碳車輛生產的「惡性循環」。其他突破性的未來提案還包括考量為低碳車輛保留停車位及車道等措施。除了電動車外,目前提案還設定氫氣及壓縮天然氣(CNG)、和液化天然氣(LNG)加氣站的配額。提案要求的充電點數量係依各國生產計畫而異,因此英國、德國及法國的2020年目標分別為設置122萬、150萬及97萬個充電站。另外,歐盟執委會也提議採用德國Type 2插頭作為充電站的標準插頭,及氫氣、CNGLNG加氣站應設置的地點及間距等,此3種加氣站的共同標準須在201512月前制定完成。

 

英國宣布改善回收品質新計畫

英國資源管理部部長Lord de Mauley宣布新計畫,以改善紙類、卡片、金屬、塑膠與玻璃回收品質。提案將提出回收廠新作業準則,改善由居家與企業收集而來的回收物品質,並強化回收市場。政府將要求一定規模以上的物料回收廠(Material Recovery Facilities, MRF)測量其輸入與輸出品質,並將結果供予相關人士取得,如欲購買回收物料的業者、地方政府或其他提供物料給MRF的單位。Mauley部長表示,回收業經濟產值約30億英鎊,回收物料數量足夠絕對是市場關鍵,但其品質同等重要卻往往被忽略。英國廢棄物與資源行動計畫(WRAP)表示品質是英國整體回收供應鏈持續成長與成功的關鍵,不但可支持經濟成長也可改善環境。威利雅環保服務公司執行長則表示歡迎此提案,因其可推動產業一致性,標準化物料檢驗管理、方法與制度遵守。

 

美國禁售沒有防拆封包裝的殺鼠劑產品

唯一拒絕採用美國環保署(EPA)安全標準的殺鼠劑製造商已失去在美國銷售產品的聯邦授權。由於每年約有1萬名兒童意外接觸鼠餌,EPA因此規定消費者使用的滅鼠劑產品必須裝在防拆封的毒餌盒內。這次EPA的命令是針對家用消費產品,像是沒有防拆封包裝的散裝毒餌、毒膏或毒塊等。此外,EPA禁止銷售含可滅鼠(brodifacoum)、撲滅鼠(bromadiolone)、立滅鼠(difethialone)與雙滅鼠(difenacoum)的產品給家用消費者,因為它們的毒性會影響野生動物。然而動保團體指出,此新命令無法保護野生動物,這些被稱為第二代抗凝血滅鼠劑的超級毒劑,如果在農具供應店裡散裝採購,並由有專業執照的施藥者施用,或在戶外用於防拆封包裝內,仍可被廣泛使用。研究顯示,超過70%受測野生動物含有第二代抗凝血劑,這些殺蟲劑能在動物體內存留甚久。

 

亞銀報告呼籲亞太地區發展防災融資工具

亞洲開發銀行(ADB)報告指出,亞太地區災害損失擴大的速度已大過經濟成長,建議地區政府應想辦法提供災害風險融資工具來強化應災能力。ADB主管指出,亞洲為全球最易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地區,已經不能不重視災害風險管理。報告顯示災害損失持續上升的趨勢背後隱藏著許多缺口及障礙,如不當的風險數據、微弱及錯置的優惠誘因、法規管制架構及執法不足、分散的治理、撥款不足及權力不均等。該報告檢視了亞洲現有防災的工具及機制,並提供強化應災能力的辦法,包括如何透過防災保險、再保險、災難債券及其他工具來為災害風險籌資。亞太地區在創新應災融資方案的發展上遠落後於其他地區,在亞洲開發中國家有保險的災害損失不到5%,而在已開發國家為40%,因此報告呼籲國家及次國家層級的政府皆須發展及執行全面性的災害風險籌資策略,才能提供適當且及時的災後支援。

 

法國將實施照明禁令以節能並減少光害污染

法國生態部部長最近宣布,照明禁令將在 2013 71日生效,以致力節能並減少光害污染。新法規定,企業必須在每個人都離開1小時後關閉內部燈光,店面照明則只能維持到凌晨1點。法規豁免了某些特殊活動,如聖誕燈飾或主要旅遊景點等,但絕大多數企業如今將被強制確保徹夜熄燈。法國政府希望,該禁令1年將節省2TWh電力,約相當於75萬個家庭的能源耗量,同時每年減少25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2014年初將對新法規的影響進行評估,以確保節能目標能達成。法國政府也希望該法規能降低人工照明對改變動物移居及生殖系統等生態系統的影響,並減少對附近居民睡眠的干擾。

 

聯合國和中國大陸合作設立全球生態管理中心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中國科學院(CAS)於北京合作設立新的全球生態系統管理中心,來促進開發中國家的生態系統管理。雙方簽署協議,建立「UNEP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畫」(UNEP-IEMP)UNEP執行長認為,UNEP-IEMP是唯一立足南方(代表開發中國家)且針對南方的UNEP 倡議,將運用科學去支持所有開發中國家永續生態系統管理政策,為UNEP「南南合作交流機制」的重要支柱。該中心將支持UNEP的「生態系統管理」及「氣候變遷」等下屬計畫,還將提倡以生態系統為導向的綠色經濟。UNEP-IEMP將把重點放在監測及能力培養、統合性知識管理以及政策科學。它亦將支持多邊環境協定及機制,特別是「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之跨政府科學政策平台」,預期將提供開發中國家在評估及能力培養上的技術支援。

 

研究呼籲發展更廣的物質效率架構

科學家指出循環經濟模式的工業系統將受限於生命終期物質的可取得性,將限制未來製程效率的持續改善,認為需要更廣的物質效率架構(materials efficiency framework),一種不僅包含循環性的資源流系統,也應包含減緩工業碳排放與消費者需求等選項的架構。研究發現未來40年物料開採及處理的需求將增加1倍,工業占全球能源需求近1/3,製造上使用較少物料將成為降低如此高度需求與減排的關鍵。報告舉出6項提高物質效率的技術選項,分別為輕量設計、減低產出損失、轉用生產廢料、重複使用零件、較長壽命的產品與較密集使用。但此6項策略彼此可能衝突,例如輕量設計可能有礙重複使用,除非安裝零件的結構標準化等。永續消費的挑戰也須加以克服,尤其像需求較少物質的幸福社會概念。報告指出我們缺乏對一個技術先進但消費減少的未來願景,而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將物質效率納入較廣工業減排策略的一環。

 

美國宣告舊金山灣為國際重要濕地

美國政府宣告舊金山灣及河口為該國第35個拉姆薩爾公約下的「國際重要濕地」。舊金山灣被認為是北美最重要的濕地之一,保有加州77%現存長年生河口濕地,並為多種珍稀鳥類、鯨魚、海豚棲地。然而當地海灣守護團體指出,海灣正遭受許多污染源威脅,如都市擴張、全球第4大貨櫃港口、煉油廠及舊有軍事地等,根據美國環保署的「毒物釋放清單」,該海灣水道承受的毒性物質釋放量自2003年來沒有多大改變,主要的污染物為硝酸鹽化合物,能造成海藻增生使水生生物缺氧。該團體目前的新任務是確保灣區1,300個工業設施遵守淨水法許可規定,阻止其有毒逕流流入海灣,2006-2010年這些設施的電子自行申報數據顯示違規率高達95%。另外,該團體也為正在灣區發生的海平面升高作準備,「舊金山灣保育及發展委員會」計畫要求轄區內沿海100呎內的任何許可或規劃案皆須考量海平面升高情形,以保護上方土地不會受到開發,如此一旦濕地被淹沒,珍稀動物還有棲身之處。

炮霧罩頂 空污值翻二番

二月 26th, 2013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No Comments »

新聞標題:炮霧罩頂 空污值翻二番

發布日期:2013-2-25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

內容:

〔記者楊金城/鹽水報導〕鹽水蜂炮昨天「蜂」狂一夜,施放炮城後產生的煙霧,讓街道和天空有如籠罩薄霧,炮味和灰塵難聞,堪稱另類蜂炮的威力。

 

空氣中懸浮微粒和二氧化硫等空氣污染,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有健康危害風險;昨晚元宵夜放蜂炮,空污程度更嚴重,犁炮的遊客大多戴起口罩。

 

環保局空噪科說,新營空氣品質監測站顯示前晚鹽水蜂炮第一天活動,新營、鹽水地區上空懸浮微粒濃度飆升至一百七十六μg/m3,遠超出日平均值(八十四.一μg/m3)甚多。

 

這還是在新營監測站測到的數據,可能是鹽水上空的懸浮微粒飄到新營所測到的數值,真正鹽水地區的空污指標數值應該更高。昨晚近八點,監測到的懸浮微粒濃度高達一百八十二μg/m3,再比前晚蜂炮活動的監測值更高。此外,二氧化硫監測值在四.三ppb左右。

 

空噪科說,燃燒爆竹產生的多環芳香烴(PAHS)容易致癌,但蜂炮施放產生的空氣污染物雖會持續數小時,不過對於空氣品質的長期影響並不大。倒是短期間的高濃度情形,對遊客尤其是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仍有健康危害風險。

油垢多釀火災 燒肉店主判拘役

二月 25th, 2013 Posted in 5-3.新聞-餐飲油煙污染 | No Comments »

新聞標題:油垢多釀火災 燒肉店主判拘役

資料來源:中央社

發布日期:2013.2.24

內容:

(中央社記者蔡沛琪台北24日電)台北市一家日式燒肉店疏於清潔,導致累積油垢過多,不慎引發火災。台北地院依公共危險罪判店主拘役20日,可易科罰金。

 

台北地方法院判決指出,這家日式燒肉店位在台北市松山區,沒有定期清潔保養,導致烤肉爐上方的排油煙設備累積過多油垢。去年1月間,客人烤肉火勢較大,火苗被排煙管吸入後,引發油垢起火燃燒,結果燒毀排油煙設備。

 

法官審酌燒肉店陳姓負責人因過失行為造成公共危險,所幸沒有實際波及他人或釀成嚴重災禍,審酌他犯後坦承犯行,依公共危險罪判處拘役20日,可易科罰金。全案可上訴。1020224

【新北市】裝設餐飲油煙異味處理設備‧鋒記快炒

二月 23rd, 2013 Posted in 2-1.油煙處理機實績-北部 | No Comments »

小松環保於新北市板橋區 鋒記快炒,完成裝設一式TF餐飲業油煙/異味處理設備,TF型具有三道濾材:前兩道濾材主要在過濾油煙,油煙去除效果可達95%以上,第三道為改質之活性碳,主要在吸附味道,異味去除效果可達70%以上,能夠同時有效改善油煙異味問題,安裝後
1.
通風良好、有效去除廚房內、外油煙與異味,室內、外空氣品質良好。
2.
油煙處理效果佳,不影響四周的鄰居與環境。

在小松環保安裝了適合店家的油煙處理設備之後,不但避免了店長因吸入油煙而致癌的危險,讓客人有良好的用餐空氣品質,也使該店在提供鄰居美食的同時,維持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保持了店家與鄰居良好的互動關係。

新潮流 !新技術!●小松餐飲業油煙異味處理機係專門針對餐飲油煙/異味而設計,不僅有專利的保證,並投保千萬產品責任險,油煙異味去除效率也符合環保法規標準,而且無需水電、價格便宜、效率穩定、堅固耐用。●全新開發的濾網式機型,採用高科技的新式濾材,不必加裝額外設備,一台機器能夠同時有效去除油煙與異味。●避免了靜電式/水洗式的缺點,濾網式油煙機免清洗及維修,只要定期更換濾網,輕輕鬆鬆搞定油煙異味,老闆們省時又省力。

美國環保署發表美國兒童與環境報告

二月 21st,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標題: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01.23~2013.01.29

資料來源:環保署永續發展室國際環保資訊週報

 

美國環保署發表美國兒童與環境報告

美國環保署發表「美國兒童與環境-3版」報告,顯示空氣、水、食物及土壤中可能影響兒童健康的污染物、兒童與生育年齡女性體內污染物濃度及幼兒期疾病與健康狀況的趨勢。該報告選擇提供某些兒童健康狀況數據以持續加強相關研究,因為包含環境貢獻因素在內的許多原因,是複雜且非目前研究人員所清楚瞭解的。比如哮喘,研究人員不能完全明白兒童是如何發展出此種病徵,然而,有大量證據證明暴露於某些空氣污染物,如微粒及臭氧,能引發患有哮喘兒童出現症狀。此全面性報告所呈現的全國性指標對未來兒童健康研究非常重要,兒童因為還在發育中可能對環境暴露的危害比成年人更為敏感。

 

WEF報告呼籲公部門領頭增加氣候相關投資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發表「綠色投資報告」指出,全球公部門每年若新增對抗氣候變遷支出360億美元(從現有的960億美元),即能引動私部門投資5,700億美元,使總額達報告預估解決氣候威脅所需的7,000億美元,僅2012年美國在氣候相關災害方面支出即超過1,100億美元。另1WEF的報告分析全球50大威脅(以影響、可能性及相關性評估),發現溫室氣體排放的升高,是僅次於嚴重收入不均與非永續政府負債的全球綜合性第三大最有可能風險。該報告引用世銀60億氣候科技基金為例,指公部門每一美元的投資即吸引8美元的共籌資金。並指出,綠色成長的障礙包括:過時的財政措施如對化石燃料的補助,國際氣候研商進展緩慢,弱化了市場原本可能刺激綠色投資的趨勢;私部門資金提供者對綠色成長機會認知不足及對化石性資源持續的投資限制了進展等。

 

聯合國推出減少食物浪費新運動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糧農組織(FAO)推出「思考-飲食-節約-減少你的食物足跡 (Think.Eat.Save. Reduce Your Foodprint )」運動,以支持FAO「節省食物 (SAVE FOOD)」倡議,提倡減少整體糧食生產消耗鏈中的食物損失及浪費,主要針對消費者、零售商和旅遊服務業,並對目前正在世界各地進行的多種倡議提供全球視野和資訊共享門戶網站(www.thinkeatsave.org)FAO指出,開發中國家約95%的食物損失和浪費為食物供應鏈早期階段的非故意損耗,但已開發國家則多發生在供應鍊末端。在製造及零售階段,大量食物因低效率作業、品質標準、過於注重外觀、看不懂日期標籤等因素而被浪費。該運動之網站提供消費者和零售商簡單指示,讓使用者進行對食品廢棄物的承諾,並提供該運動運作者平台來交換意見及創建一個全球性食品永續消費文化。

 

氣候與清潔空氣聯盟將與油氣公司合作減少排放

氣候與清潔空氣聯盟(Climate and Clean Air Coalition, CCAC)近日發表聲明,呼籲加快行動以大幅減少全球各地石油天然氣營運所釋放、洩漏或燃燒的天然氣。該聯盟計劃與主要石油及天然氣公司合作,以實現全球甲烷和黑碳的大量減排。每年全球天然氣超過8%的總產量因釋放、洩漏、燃燒而流失,除了270630億美元的能源及經濟損失,還造成近2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其中超過80%為甲烷排放,使石油天然氣營運成為僅次於農業的全球第2大人為甲烷排放源。該聯盟的目標是幫助企業在有成本效益機會之處,加速並擴大自願性減排,同時與主要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合作設計出一個能迅速取得氣候、空氣品質、健康等效益的行動倡議。

 

德國指出再生紙品質佳又環保

再生紙比原生纖維紙節省達60%的能源和70%的水,也產生較少廢棄物和排放。德國聯邦環境署新手冊指出,再生紙並不意味必須犧牲印刷品質。該手冊是針對終端使用者、大量印刷者及企業、政府部門和其他公共機構決策者,提供許多實用技巧,並說明日常生活中該如何耗用紙類,才有助於保護氣候和環境。該手冊使用5種有「藍天使」標章的再生紙印製,作為不同亮度等級、重量及紙面的例子,其亮度等級從70幾到90幾,重量在80 -250 /平方米範圍內,證明再生紙的品質能表現出絢麗色彩、清晰印刷解析度和溫暖色調,並符合未來適用的各項條件,如理想的功能性和頂級環保表現。該手冊針對造紙過程及數種環保標章的重要特點有詳細介紹,亦推薦「藍天使」標章為紙張最佳採購指引等。

 

英國研究指出隔週收垃圾有益回收率

英國南漢普敦大學研究指出,隔週收垃圾政策對回收率與住戶行為有正面影響,挑戰了社區部長鼓勵地區議會改回每週收集的想法。研究在Linchfield地區議會廣泛試驗,使研究者有機會評估隔週收垃圾的單流制(single stream)與雙流制(dual stream),並與先前每週收垃圾的表現比較,以檢視收集頻率改變、發給住戶的垃圾桶類型、住戶分類量、住戶參與率與生產量等。結果發現減少收集頻率無損回收物收集量,雙流與單流制的每戶回收量皆比前一年同期時增加。而要獲得回收物最大收集量採雙流制較有利,但單流制在車輛與人員開銷上明顯便宜,且較易收集人員管理操作及較為居民所了解。雖然屢有政治上的反對及媒體鼓吹,英國地方政府大多隔週收集殘餘廢棄物與回收物,主要為節省成本與增加回收量。

 

歐洲環境署研究顯示證據支持環境預警原則

歐洲環境署(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研究指出,科學家對於新科技造成的環境影響所提之早期警訊鮮少有誤,敦促決策者與企業發展使用新科技時須更加謹慎。新研究包含20項與環境影響有關的案例研究,如汞中毒、殺蟲劑影響生育、藥品影響生態系統等,並提出手機潛在的更廣影響、基改作物、奈米科技、核能與化學品影響蜜蜂數量等問題。報告分析88起被認為是假警訊的案例,發現僅4起有誤,而預警行動往往可刺激而非扼止創新。報告直指許多環境危機是因企業與決策者忽略早期環境影響警訊所致,建議澈底檢討決策者對「預警原則」的參與,並提高對環境造成傷害的業者須賠償的可能。報告也認為新科技的風險評估須有所改善,表達也須更清楚。

 

研究評估法國法律保護自然免受道路破壞成效

此研究旨在評估法國法律系統對於保護自然區域免受道路計畫破壞的有效性,共確認43項國家級、歐洲級與國際級法律機制和環評制度,並依其有效性分類。最有力的法律機制是歐洲共同體等級的Natura 2000網絡,而依生態系統類型區分的保護機制(如拉姆薩溼地公約)可加強保護系統的一致性與效用。重要的國家級工具「格勒奈爾環境」(Grenelle Environment)法案提議公路建設應與藍色與綠色網絡配合,但無正式約束力或強制參與性。「環境影響評估」(EIAs)是另一項可用來認明、預測、評估與減輕道路計畫的環境影響。整體而言,研究指出法國保護法制複雜,Natura 2000網絡為連結各自然區域最有效及最重要的機制,但國家級的機制須要擴大範圍才能使整個系統變得有效。

 

希臘海灣底泥發現含高量內分泌干擾物質

針對希臘海域環境內分泌干擾化學物質(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的一項研究顯示,其底泥EDCs含量已對棲息生物造成威脅。EDCs一旦進入生態系統,需要很長時間才會衰解,造成海洋生物雌性化、生育力及免疫力降低。研究人員測量希臘貽貝生產重地特爾麥科斯灣的海水、水中懸浮粒子、底泥及貽貝中所含類固醇及酚兩大類的9ECDs濃度,發現酚類EDCs比類固醇類普遍存在於各種樣本中,在海水、懸浮粒子及底泥中含量最高為用於生產清潔劑的壬基酚(NP)及壬基酚聚乙氧基醇(NP ethoxylates),其中NP的底泥濃度高達無害濃度的742倍。自2005年起歐洲已禁止銷售或使用NPNP ethoxylates含量超過0.1%的產品,但研究人員警告其所發現酚類EDCs含量令人憂心,建議決策者採取行動減少EDCs污染。

 

加拿大報告顯示80%能源相關減排目標可行

加拿大「Trottier能源未來方案(Trottier Energy Futures Project, TEFP) 」研究指出,該國可在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水準的同時,維持或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該方案正為加國於2050年時削減80%的能源相關溫室氣體排放量開發選項。此研究歸納引導澳洲、加拿大、芬蘭、法國、德國、瑞典、英國和美國等8國溫室氣體減排策略的共同方針,並顯示:加拿大及其他工業化國家有足夠的科技來實現205080%的減排目標;美國、加拿大和澳洲人均燃料及電力消耗量是法國、德國、瑞典及英國的2倍,而後面這些國家都針對2050年時減排80%目標設有方案。研究認為此8國能否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將取決於:能源效率的重大提升;更大幅度依賴電力來進行加熱、個人交通及某些工業程序;過渡到低碳或零碳電力來源;更廣泛地使用生物燃料。

美國完成固定引擎清淨空氣標準修正案

二月 21st,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標題: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01.16~2013.01.22

資料來源:環保署永續發展室國際環保資訊週報

 

美國完成固定引擎清淨空氣標準修正案

美國環保署完成修定使用於工、農、油氣、發電業等發電的固定引擎及發電設備的空污標準。此2010年「往復式內燃引擎有害空氣污染物國家排放標準」修定規定,將減少有害污染物,包括每年2,800噸危險空污物、36,000噸一氧化碳、2,800噸懸浮微粒、9,600噸一氧化氮與36,000噸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分別減少原2010年法規所需資本2.87億及成本1.39億美元。引擎所排污染物會導致癌症與其他嚴重健康影響,美國環保署預估新法每年健康收億價值8.3億至21億美元。新法在持續進行重大減排時,將確保標準符合成本效益、可達到且具保護性,修正案並詳述標準如何適用於用來因應緊急狀況的緊急引擎。

 

各國達成全球性汞防治公約協議

經過4年的談判,140國代表日前在日內瓦舉辦的最後協商會議中達成一個全球性、具法律強制性的汞排放防治公約協議。此「水俣汞防治公約(Minamata Convention on Mercury)」將針對眾多產品、製程及產業加以管制與減少其汞的使用、釋放或排出,這些產品及產業包括溫度計、省電燈泡、採礦、水泥及燃煤電廠等。此公約將在10月於日本召開的特別會議中開放簽署,並將針對汞的直接開採、進出口及汞廢料的貯存有所管制,亦將指出高風險人口、加強醫療及照護專業人員在確認及治療汞相關疾病上的訓練。公約預計3-5年內會生效,將管制許多大型工業設施如燃煤電廠、工業鍋爐及鋅或金等金屬精鍊廠的汞排放,垃圾焚化及水泥爐渣等設施也在管制之列,各國同意在這些設施裝設最佳可行技並擬定排放減量計畫。

 

歐盟研究測試工業廢水處理新方法

一項歐盟研究對工業製程所適用的廢水處理新方法進行比較。在進行調查的造紙廠中,廢水在淨化和排入河川前,通常會經過厭氧和好氧處理。研究人員使用不同的技術組合,對9種進一步的廢水處理方法進行測試,包括:移除固體物的高速過濾;移除某些鹽類及有機化合物的奈米過濾;「軟化」(添加石灰以沉澱移除鈣和鹼度);數種從水中移除有機化合物的技術,和使浪費降至最低並產生高品質水的數種蒸發技術。經過實驗室測試,發現最佳處理廢水過程的順序是厭氧處理、好氧處理、高速過濾、軟化及奈米過濾。結果表明,軟化步驟有顯著的正面效應。廢水軟化後通過奈米濾膜的速率幾乎是未軟化的2倍,軟化前處理還能使奈米過濾步驟避免使用酸。實驗結果仍須通過現場先導測試,以證實新處理方法擴大規模後仍是高效率、可靠及高成本效益的。

 

南韓推動禁止廚餘滲出液海洋處置計畫

南韓環境部(MOE)宣布201313月為廚餘滲出液(food waste leachate)特別管理期。2006年倫敦議定書生效,推動全面禁止廚餘液海洋處置。依廚餘液管理計畫,MOE將配合環境監測,每日檢測當地政府廚餘液由海洋轉移至陸地的處理狀況,杜絕非法環境污染。傾倒於海中的廚餘液自2013年起將在陸地處理,預計透過多元可行的處理方式,不會有太大問題,而廚餘滲出液(2012年約每日3,800噸排入海洋處置)將於2013年,由污水處理(30%)、外包(20%)與焚化(8%)來處理。但因都會區當地政府的合約問題與持續寒流,收集廚餘液暫時有困難。

 

歐洲研究發現新類尼古丁殺蟲劑危害蜂群

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研究發現,可尼丁(clothianidin)、益達胺(imidacloprid)及賽速安(thiamethoxam)等三種新類尼古丁殺蟲劑(neonicotinoid),對蜜蜂、蜂群有害。英國環保團體「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認為此發現是決定性的,顯示尼古丁殺蟲劑與蜜蜂健康衰減有「明顯關連」。就2011年論,英國蜜蜂數量是25年前的一半,而且是75%植物授粉的媒介,若無蜜蜂,英國食物價格恐將劇烈上揚。學者指出,如果蜜蜂數量持續以目前方式衰減,農人恐將花18億英鎊於作物人工授粉上,成本並將轉嫁至消費者。EFSA的研究檢視蜜蜂對這些殺蟲劑暴露的三種可能途徑:經由花粉及花蜜、種植前處理所產生的灰塵及植物泌液,並發現對任何途徑而言,只有少數幾種情況殺蟲劑不會對蜂群造成危害。

 

研究指出指黑碳暖化效應為原先預估的2

一項新研究指稱煤灰或所謂的「黑碳」(black carbon),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是原先認定的2倍。世界各地30多位頂尖科學家評估燃煤、燃木及柴油引擎所產生的煤灰對氣候影響的所有可得資料,其結論是此「黑碳」的暖化效應幾乎是2007年關於此議題主要研究時推估的兩倍。報告承認,如植被焚燒等某些煤灰來源,可能會有冷卻淨效果,但它認為,柴油引擎、小型家用木材和煤炭燃爐的排放抑制,才是減緩大氣全面暖化趨勢的最佳著力點。該研究的發表可能會帶給如「氣候和清潔空氣聯盟(Climate and Clean Air Coalition)」等國際對付煤灰工作新的動能。

 

歐盟研究指出新科技能提供低成本噪音監測

歐盟新研究指出,為達成歐盟噪音指令目標及擬定噪音行動計畫,地方當局可藉由使用低功率無線感應器網絡,低價取得噪音資料。這種感應器稱為motes,原用於監測空氣品質和噪音,可內含GPS感應器來追縱其所在位置,且動靜態皆宜。義大利繁忙路旁的motes所得資料,在和使用精確噪音監測器所收集資料相比後,測量結果是一致且顯示出它可測出小於1dBA的噪音差異。英國測量資料顯示噪音水準每分鐘都在變化,研究人員得以檢測與交通號誌、平靜交通及巴士站相關的交通瞬間噪音。Motes比起精確噪音監測器較不準確,但研究人員認為它們能找出類似以往研究所見的噪音趨勢,且更長期的同時監測能揭露更大的噪音水準變化。研究表明該項新科技以較低成本提供了更大的噪音監測覆蓋範圍(每平方公里高達100個感應器)

 

聯合國研究顯示部分地區汞排放持續攀升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研究顯示,非洲、亞洲及南美洲部分地區的汞排入環境量將持續增加,主因為小規模金礦開採使用汞及燃煤發電的緣故。汞一旦自工業或人為來源排出,便會在環境中循環幾百年。UNEP發布的「2013年全球汞評估」報告,提供了全球依地區及產業別的汞排放量明細。過去100年來,人為排放已造成世界海洋上層 100公尺的含汞量增加一倍。報告並突顯北極汞水準升高的嚴重性,預估該區每年受到200公噸的汞沈降,大部分的汞是由遠處飄過去的,許多極地的野生物種汞含量在過去150年來更成長了10倍。燃煤每年造成約475噸的汞排放,約佔全球總量的24%,小規模金礦開採每年約造成727噸汞排放,約佔全球總量的35%

 

新一代柴油車路上氮氧化物排放量恐超標

擬於2014年實施的新排放標準Euro 6,將降低柴油車氮氧化物排量限值約50%,為此,車商須採用如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的新後處理技術。研究測量配有SCR系統的 Euro 6柴油車之實驗室與路上排放量,並與6Euro 4-5柴油車比較,結果發現所有車輛於實驗室測試均符合各自標準,但路上測試Euro 4Euro 5的車子,則分別超出標準23倍,Euro 6雖表現較佳,但排量仍超標,顯示SCR系統雖能減排氮氧化物,但實際道路行駛仍未達Euro 6標準。研究也建議裝有氮氧化物儲存催化劑等其他後處理技術的車子接受測試。此研究證實了採行歐洲行駛循環(NEDC)的標準實驗室測試,無法提供準確的上路排量預估。目前歐洲專家正協助發展一項可反映實際排量的補強測試,預計 201791日起作為車輛檢驗用。

 

環境分子診斷法能提供環境清理關鍵資訊

「環境分子診斷法(Environmental Molecular Diagnostics, EMDs)」是用於分析土壤、底泥、地下水和地表水生化特性的新興技術。傳統環境清理測試結果能準確量化每種污染物的總量,但卻很少或無法提供關於污染物可能命運的資訊。EMDs則能使整治團隊對影響場址清理的自然生物過程有更深入的瞭解。在EMDs領域裡,兩種常見的分子生物學技術為定量聚合酶鏈反應(qPCR)及基因微陣列技術(genetic microarrays)。這兩項測試皆被用在個人化醫學領域,也越來越多被應用於環境管理。整治團隊可使用qPCR來測量出能降解特定污染物的微生物數量,或評估造成污染物降解的生化途徑,並瞭解這些微生物的健康情形,進而知道是否應加強整治工作。微陣列技術則可一次分析數萬個基因,使整治人員對生態系統層次上正發生的活動有總括性的瞭解。

陸嚴控空污 6大行業挫咧等

二月 21st, 2013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No Comments »

新聞標題:陸嚴控空污 6大行業挫咧等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發布日期:2013221

內容:

工商時報【記者邱莞仁╱北京報導】

今年開春以來,大陸華北一帶嚴重的空氣污染,終於促使官方出手整頓,推出號稱大氣污染防治的「最嚴」產業政策。大陸環保部將對19個省(區、市)重點控制區內,對火力發電、鋼鐵、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重污染行業實施特別排放限值。

對於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在「十二五」期間,大陸環保部還將實施二氧化硫治理、氮氧化物治理等八類重點工程項目,總投資約3,500億人民幣。

中國經濟時報報導,大陸環保部部長周生賢19日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常務會議,會中認為嚴重的大氣污染問題,不僅損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而且破壞生態環境,必須採取嚴格的大氣環境管理措施。

環保部表示,在這些重點控制區實施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嚴格控制大氣污染物新增量,迫使逼產業結構升級和企業技術進步。

在落實政策方面,自今年31日起,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的19個(區、市)重點控制區內,新受理的火電、鋼鐵環評項目將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石化、化工、有色、水泥行業,以及燃煤工業鍋爐等項目待相應的排放標準修訂完善並明確特別限值後執行。

對於重點控制區內的現有項目,火電行業燃煤機組從201471日起執行煙塵特別排放限值;鋼鐵行業燒結(球團)設備機頭從201511日起執行顆粒物特別排放限值。

此外,石化行業、燃煤工業鍋爐項目待相應的排放標準修訂完善並明確特別排放限值後,按照標準設定的現有項目過渡期滿後分別執行揮發性有機物、煙塵特別排放限值。

一位參與上述政策制定的環保部專家指出,這是上個月大陸北方霧霾天氣爆發以來,最嚴格的一項大氣治污產業政策。

這也意味著,環保部今後將根據不同區域採取差異化產業政策。該專家強調,「這一特別排放限值不僅是大陸國內有史以來最嚴的,甚至達到國際先進或領先水平。」

研究:空污增心臟病致死風險

二月 21st, 2013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No Comments »

新聞標題:研究:空污增心臟病致死風險

資料來源:軍事新聞網

發布日期:2013/2/21

內容:

編譯組/綜合外電報導

 許多亞洲城市都有空污問題,根據二十日發表的研究,因暴露於高濃度細小懸浮微粒而導致心臟病發作死亡的病例激增

 

 科學家把矛頭指向粒徑範圍在二點五微米或以下的細懸浮微粒,也就是「PM2.5」。這篇研究報告發表於〈歐洲心臟〉期刊。

 

 PM2.5主要成因為火力電廠燃燒煤炭與石油等化石燃料,以及運輸時使用的石油與柴油,其粒徑約一根頭髮的三十分之一,因此能直搗肺部深處。長久以來,各界都知道空氣污染會引發呼吸道問題,但對於心臟健康影響的研究則較少。

 

 領導這項研究的是倫敦大學衛生暨熱帶醫學院的湯恩,研究對象為十五萬四千名二○○四年至二○○七年心臟病發作的英格蘭和威爾斯住院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