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Archive for 三月 12th, 2013

環保署修正發布「公私場所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應處罰鍰額度裁罰準則」

三月 12th, 2013 Posted in 4-1.環保法規-空氣污染防制 | No Comments »

新聞標題:環保署修正發布「公私場所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應處罰鍰額度裁罰準則」

發布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空保處

發布日期:2013.03.04

        環保署於民國891217日發布實施「公私場所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應處罰鍰額度裁罰準則」,明定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各條款之罰鍰額度計算方式,供主管機關遵循。執行以來發現公私場所違規行為所得利益高於罰鍰額度上限者,裁處法定罰鍰無法達嚇阻作用。又針對改善期間不進行改善而仍有違規行為者,單以排放濃度做為惡化原則判定,不盡週全。

 

        環保署表示,為解決現行執行問題,本次修正重點為增訂業者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行為「應受責難程度」、「所生影響」及「因違反行政法上義務所得之不法利益」納入裁罰額度考量,增訂得加計不法利得,不受法定罰鍰上限之規定;並增列公私場所於主管機關命限期改善期間,未依處分書所載內容進行污染改善及控管致影響環境者,主管機關得縮短改善期限天數,以督促業者應積極改善,避免持續影響鄰近空氣品質。

 

        環保署呼籲業者切勿心存僥倖,平日應妥善做好空氣污染防制措施,定期維護保養廠()內製程污染源設備及空氣污染防制設備,另於主管機關限期改善期間,應即進行汚染改善及控管,以共同維護空氣品質。

 

 

點我觀看  公私場所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應處罰鍰額度裁罰準則修正總說明

中國大陸證實將實施碳稅及資源稅

三月 12th,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02.19~2013.02.25

發布單位:環保署

中國大陸證實將實施碳稅及資源稅

中國大陸對引進碳稅計畫提供進一步細節,也證實將對稀有資源及破壞環境活動課徵新稅。財政部官員證實該計畫已在進行中,新的碳稅和環保稅將取代現有污染排放費,並將由當地稅務部門而非國家環保機構徵收。資源稅將包括對煤炭和水資源的課徵,煤炭稅將依煤炭價格而非賣出總量計算,將有效增加對蓬勃發展中的煤炭業的課徵。中國政府同時正考量對廣泛破壞環境或能源密集商品及服務課稅,例如電池及私人飛機等奢侈品,都是可能面臨新稅的例子。另外,中國環境部亦在其網站公告6種高污染工業須於3月起遵守新空品標準,公告指出31日起47個主要城市的電廠及工廠,須遵守「嚴格」的新標準以對抗擴大中的煙霾危機,若不採取緊急減排措施某些電廠及工廠可能會被迫關廠。

 

UNEP發表內分泌干擾化學物質科學現狀報告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及世界衛生組織(WHO)共同發表「內分泌干擾化學物質科學現狀」報告,呼籲各國應做更多研究以完整瞭解內分泌干擾化學物質(EDCs)與特定疾病的關聯,指出更全面的評估及更好的測試方法能使罹病風險降低,為公眾健康省下可觀花費。此報告是至今有關EDCs最全面的報告,舉出許多EDCs暴露與健康問題的關聯性,亦提到EDCs可能影響野生動物的隱憂,並說明EDCs的禁用及限制曾被發現與野生動物數量回升與健康問題減少有關。此報告亦針對EDCs測試、研究、申報及合作等提出多項建議,以增進世人對EDCs的瞭解、降低疾病風險及削減相關成本。

 

聯合國4組織共推綠色經濟夥伴計畫

包括UNEP在內的聯合國4個組織共同推出「綠色經濟行動夥伴計畫」(Partnership for Action on Green Economy, PAGE),將在未來7年支援30國制定綠色經濟策略,引導投資及政策朝向創造更多清淨科技、資源高效基礎設施、綠色技術人員及良好治理等目標。此計畫是該4個組織首次於國家層級協調其專業及資源,也是對Rio+20會議結果文件「我們要的未來」的直接回應。計畫的前2年,PAGE將聚焦於7個先導國家(目前尚未決定),之後再擴大至總共30個國家。UNEP執行長指出,計畫將與各國合作,在國家層級催化改變,以經濟及政策工具與訓練,協助其產業(如清淨能源或永續農業等)快速過渡至綠色經濟。

 

英國碳信用公司推出全球性用水減量標準

英國Carbon Trust公司推出國際用水減量標準證認,以鼓勵企業永續用水,「水標準」(Water Standard)將要求公司測量用水量,並證明其減少水消耗量的努力。聯合國數據顯示,全球70%的淡水用於灌溉,22%用於工業,8%用於家戶,開發中國家用水量將於2025年前增加50%Carbon Trust指出,水資源的取得對企業未來是一大風險,而獲得該公司水標準認證程序並不繁複,只須證明用水量逐年遞減即可。該公司會檢視企業各種供水取得來源,如自來水、表水抽取、地下水及雨水收集,也檢視企業排水量,因此獲得「標準」認證的公司須證明其水輸入及排出皆逐年遞減。可口可樂公司為此水標準最初始的四個採用者之一。

 

澳洲標準組織發表電子廢棄物處理標準

澳洲標準制定組織Standards Australia宣布推出新版澳洲/紐西蘭電子廢棄物標準「AS/NZS 5377:2013壽命終期電機電子設備收集、儲存、運輸及處理」。該組織執行長指出,此標準訂出壽命終期電子設備處理的原則及最低要求,以期最大化再使用率、減少掩埋量、保護工作人員健康及最小化環境傷害。同時指出缺欠完整的科學定論不能當作延後實施預防環境傷害或負面健康影響措施的理由。該標準亦提供業界有效的環境指導綱領,將協助確保自201471日起,在「國家電視與電腦回收制度」下收集的電子廢棄物,至少90%將被回收再利用於新產品中。

 

韓國著手改善無照畜舍問題

韓國食物農林漁業部、環境部與土地交通海事部宣布聯合計畫,改善無照畜舍建築與排泄物處理系統,預告修正禽畜排泄物管理使用法案,將關閉無照畜舍並勒令停用。為回應高漲的疑慮,相關部會提出改善無照畜舍現況措施,透過諮詢與現場實際狀況調查,建立機關與畜主對畜糞使用管理的共識,並在不影響現實情況下改善現有系統,再逐漸加嚴法規來防止環境污染。措施主要內容為:一、提高建物土地比;二、擴增臨時建物項目,解決建物土地比超出問題;三、將無照家禽養殖場轉為有照臨時建物;四、去除畜舍合法化的絆腳石;五、進行研究重設畜舍間距等。

 

UNEP舉行首屆普遍會籍制理事會會議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日前首次依據會員國普遍會籍制,舉行環境首長會議,與會各國呼籲將現有UNEP理事會轉為環境大會,並使其全球環境展望程序和部長級會議建立更緊密聯結。此首屆普遍會籍制理事會相關決定包括:UNEP將領導一組織主持並協調「氣候科技中心及網絡(Climate Technology Centre and Network, CTCN)」,使其成為「聯合國氣候變遷架構公約(UNFCCC)」科技機制的執行部門;全面運作「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計畫十年架構」,以使經濟增長與非永續使用自然資源及製造污染現象脫鈎;於201310月召開政府間外交會議,正式通過與汞污染相關的「水俣公約(Minamata Convention on Mercury)」。此外,會議達成推出綠色經濟夥伴計畫、討論永續發展目標、通過UNEP2017年工作的中期策略等多項成果。

 

南非發布水產養殖業環境影響評估指南

南非水資源及環境事務部近日出版「水產養殖環境影響評估(EIA)指南」,使EIA程序及環境授權較能符合水產養殖的特性,並試圖指出與水產養殖有關的潛在正負面影響,促進對它們的警覺,及提出措施來降低其影響。該指南提供由各種環境法律架構支持的水產養殖授權必要條件之相關細節,突顯水產養殖業可能造成的影響規模,及若未依永續性原則營運時帶給環境的風險。由於政府的支持、整合性資源利用需求的升高、多元食物生產背後的社經需求等,南非水產養殖業成長迅速。該部制定這份涵蓋水產養殖業所有環境相關層面的指導綱要,以協助所有利益關係人、環保人士、學者、水產養殖業者及社會大眾。

 

研究提出評估場址有效修復措施的標準方法

奧地利研究提出標準化方法,將永續原則等多項因素納入考量,以協助選擇最符合成本效益的污染場址修復措施。此法分開評估各修復措施的成效與成本,首先選擇技術與法律上可行的適當修復措施,再設定應達成目標來考量各措施的有效性。因此,一個分層式的目標與指標類別系統,應在與相關利益團體諮商後建立,再賦予各目標不同權重,以反映其對利益相關者的相對重要性與相對於國家法律及指引(如水資源與廢棄物管理法規)的適合性。最高層級代表較抽象目標(objectives)如環境、當地發展與計畫穩定度;第2層,或稱為目標(goals),是較具體為達成抽象目標而選出的目標;第3層,或稱指標類別,用以指出目標效果;第4層則含有被選出用以評估修復措施有效性的標準。

 

韓國環境部完成80座電動車高速充電站建置

韓國環境部(MOE)已在試行電動車輛(EV)的城市完成80座高速充電站的建置,並將委託韓國環境公團(Korea Environment Corporation, KECO)的車輛環境認證中心自3月起開始營運這些充電站。考量每次充電的續行力、EV分布數量及充電器取得難度,故特定公共建築、公共停車場、大型超市及主要觀光景點則被選為充電站裝設地點。如今EV擁有者可在住處使用低速充電器,也可在外出有緊急需求時使用高速充電站充電。EV駕駛者亦使用智慧型手機或網路搜尋裝設高速充電站的地點。這些公共充電站至2014年前試用期間是免費使用的,此為MOE擴大充電基礎設施的第1階段計畫,2013年的第2階段將再裝設100座充電站,同時考量與其它部會合作,建置「公寓建築用家庭充電系統」以為逐漸升高的EV使用量做準備。

 

研究發現全氟化合物與罹患骨關節炎有關

三月 12th,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02.12~2013.02.18

發布單位:環保署

研究發現全氟化合物與罹患骨關節炎有關

全氟化合物(PFCs)被使用於200多個工業製程及許多消費者產品上,包括某些防污及防水布料、防油紙製食品容器及個人照護用品等,由於其環境持久性,PFCs已成為人類及野生生物普遍會接觸到的污染物。本研究首次審視全氟辛酸(PFOA)及全氟辛基磺酸(PFOS)與骨關節炎的關聯,分析6年美國國家健康及營養調查數據,發現與女性罹病有明顯的關聯,但對男性則無。女性頂端25%PFOA暴露群罹病率是底端25%暴露群的兩倍。雖然PFOAPFOS的生產因安全顧慮已趨緩,人類及環境暴露依然普遍,未來仍需加以研究以確立其特性並瞭解可能的生物機制,若該關聯真的對男性與女性有差異,也應找出原因。

 

美國環保署公布2012年商用化學品提報資料

美國環保署(EPA)公布2012年化學資料提報(Chemical Data Reporting, CDR)資訊,共包含7,674項商用化學品。CDR法規規定企業每4年須對生產或進口超過25,000磅(每場址)的化學品提報製造及進口資料,此次報告是針對2011年,也是EPA首度要求企業證明其機密宣稱,以確保公眾能取得更多資訊。雖然提報化學品資料為強制性,但目前毒性物質管制法(TSCA)尚未要求企業對現有化學品的安全性作評估,然而EPA已啟動審查機制來確保其安全性,找出須接受TSCA近期審查及風險評估的待審化學品。2012EPA發表83項待審化學品的工作計畫,其中確認7項在2012年展開風險評估,18項在2013年及2014年展開。

 

歐盟資源高效率做法被批抵觸其廢棄物目標

非政府組織「地球之友 (Friends of the Earth, FOE)」之「少即是多:經由廢棄物收集、回收和再利用產生的資源效率(Less is more: Resource efficiency through waste collection, recycling and reuse)」報告指出,歐盟執委會尋求獲得更多開發中國家「資源市場」的追求貿易自由化方式,抵觸其回收目標。歐盟執委會2011年「資源效率歐洲路線圖(Roadmap to a Resource-Efficient Europe)」缺乏減少消費的強力及可靠方案,且栽培生質物(biomass)是違反常理的。報告亦指出,該路線圖的重點是「自然資本(natural capital)」,其論點為生態系統服務賦予自然資源免於枯竭和污染的經濟價值。然而,FOE關切的是,該經濟式做法是不能代替可塑造並指引資源使用及處置的真正法規,以及資源友善性的生產程序。FOE認為歐盟推廣的「生物經濟(bio-economies)」會有更多土地爭奪、森林退化及毀林所帶來排放等風險。報告特別審視鋰、鋁及棉花等3種物資的開採、使用及處置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建議應投資於收集及回收基礎設施並結合有效法規,才能減輕採礦需求。

 

船運公司抗議HCFC貨櫃進入歐洲水域

全球最大貨櫃船運公司Maersk與環保團體WWF發表聲明,要求歐洲港口禁止開放對破壞臭氧層的氟氯烴(HCFC)氣體所填充的貨櫃。HCFC-141b造成的全球暖化比二氧化碳高725倍,但因歐盟法律通融貨櫃在被認定可永久進口前,允許停留歐洲水域3個月,MaerskWWF認為此舉藐視法律精神。Maersk已研發1種名為Supotech的無HCFC替代貨櫃,既不會造成全球暖化也不會侵蝕臭氧層,但價格較貴。業界指出,全球有85%的貨櫃使用HCFC-141b,大部分於中國製造,由於中國為附件5定義的發展中國家,因此豁免於蒙特婁議定書原本對HCFCs的禁令。Maersk懷疑含HCFC貨櫃在報廢前即在歐洲水域使用,有些還在歐盟管轄內。歐盟執委會運輸與臭氧處表示歐盟束手無策,會員國有責任確保相關法令妥善執行,並適當制裁非法報廢設備處置。

 

香港建築廢棄物離場分類處理有成

香港20年來最重要的建築廢棄物管理政策之一為其離場建築廢棄物分類(Construction Waste Sorting, CWS)計畫,可提供其它致力於減少建築廢棄物的國家重要參考。香港政府於2006年實施「污染者付費原則」,建築承包商送進掩埋場的每噸建築廢棄物須付港幣125元,送至離場分類設施則須付港幣100元。爾後又推出CWS計畫,並設立2個離場CWS設施。截至20122月,此二設施已成功處理511萬噸廢棄物。該計畫成功主要在於:香港政府持續性的政策支持、良好的政策執行、經由更高的處置費來鼓勵離場CWS及實施「運載記錄制度」。所謂運載記錄制度是承包商丟置廢棄物時,須填寫一張清楚描述廢棄物的表格,分類設施接收後再發給承包商收據,以確保承包商遵守政策,此制度亦能藉由追蹤其目的地來確保建築廢棄物獲得適當的處置。

 

上海市通過包裝減量法規

根據中國大陸官方數據,中國大陸所有家庭垃圾的三分之一為包裝,且有一半是「過度包裝」,年生產成本預估為4,000億人民幣。為抑制過度包裝的成長及降低事業及家戶的廢棄物產出量,上海市議會通過「商品包裝物減量規定」,對過度包裝產品的企業處以最高5萬元人民幣的罰鍰,為中國第一個通過此類法規的城市。在該法研究及草擬階段,上海市議會調查847位公民對過度包裝與環境的看法,90%的受調者認為應通過此法來節省資源及保護環境,並有823位回答「很重視」或「有時重視」此議題,亦有80%的受調者指出,節慶禮物及食品禮物為過度保裝最明顯的例子,顯示公民關心及參與環境保護的意願漸升。

 

UNEP年鑑指北極環境脆弱須加以保護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2013年年鑑指出,北極融冰造成資源爭奪,需採取有效措施來防止北極環境受到損害。北極夏季覆冰面積於2012年達歷史新低的340萬平方公里,比上次最低點(2007年)還低18%,且土冰及永凍層皆持續融化,使人類容易進入開採油氣,而人類活動增加可能危及生態系及野生生物。美國地質局估計,北極蘊藏全球30%尚未被發現的天然氣。年鑑指出北極理事會(Arctic Council)主要核心國應確保任何在北極的開發合宜進行。並強調全球需要更好的資訊及管理來降低化學品風險,建議使用經濟工具創造財政誘因,來改善化學品安全性、強化政府化學品規管能力及提供公眾清楚且一致的化學品危險及使用資訊。

 

UNEP和上海達成綠色經濟等合作協議

上海市日前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簽署綠色經濟、野生動植物保護和支持青年參與等方面的協議。該市承諾利用其龐大資源,向公眾宣傳UNEP工作,並與UNEP青年參與計畫Tunza合作。在此之前,「全球高效照明中心」及「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關係」等兩個合作中心,已先後在北京成立,中國在2012年也已承諾提供UNEP 600萬美元的資金。上海同意使用在市中心的大銀幕顯示器和地鐵站看板來展示UNEP的優先要務主題,包括2013年與「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合作發起的保護野生動植物運動。UNEP則表示,將利用其資源發揚上海在使環保及綠色發展主流化的持續努力。

 

德國研究顯示農藥危害兩棲類

由於兩棲類不在歐盟植物保護用藥許可的風險評估機制內,故德國聯邦環境署(UBA)委託學術界,研究植物保護用藥的許可機制是否會危及兩棲類。研究人員模擬農藥噴灑情境,測試7種產品對普通青蛙(Rana temporaria)的影響,發現6種會造成40-100%的死亡率,其中3種在青蛙僅接觸標示建議劑量的十分之一時,便會在7日內死亡,顯示減少植物保護用藥的使用及創造足夠野生動物庇護空間,對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UBA建議應修改歐盟殺蟲劑風險評估綱領,除修改許可程序外,棲地須更緊密的連結,並應在農業地景施設水源保護帶,有機農業的擴張也有利於兩棲類的保護。

 

英國公布猛禽遭毒害地圖

英國環境部長表示應將猛禽遭毒害地圖視為警訊,此地圖由「打擊野生動物犯罪夥伴計畫」首度公布,標明20072011年間英格蘭與威爾斯確認遭毒害的猛禽數量與地點。資料亦顯示多數毒害使用加保扶(Carbofuran)或得滅克(aldicarb)等對人體恐有危害的英國非法持有物,警告大眾勿碰觸任何可疑遭毒害動物或誘餌,並須通報當地警方。皇家鳥類保護協會會長指出地圖上所標示的點僅冰山一角,每個點都表示一隻猛禽遭計劃殺害,協會並將繼續協助抵制犯罪。英國射擊與保育協會會長表示非法毒害猛禽為現代社會及野生動物管理所不容,協會對毒害事件地圖的公布表示歡迎,可作為打擊犯罪的寶貴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