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Archive for 九月, 2012

油煙、噪音擾鄰? 鹽酥雞店遭潑油警告

九月 27th, 2012 Posted in 5-3.新聞-餐飲油煙污染 | No Comments »

標題:油煙、噪音擾鄰? 鹽酥雞店遭潑油警告

資料來源:TVBS

發布日期:2012926

內容:

知名鹽酥雞連鎖店位於金門的分店,接連遭人潑灑穢物及油汙,警告意味濃厚。

店家不確定是誰所為,但店面位於住宅區一樓,就曾因為炸物引發的油煙及顧客喧鬧聲,引發鄰居不滿要求搬離。儘管鹽酥雞店排煙稽查合格,也縮短營業時間,但住戶捍衛居住權,不想與油煙及噪音為伍,宛如日前師大夜市爭議及建中黑糖冰店,店家住戶都很無奈。

 

店面玻璃留下一條條油漬,階梯、地板也油膩膩,鹽酥雞店遭人惡意潑油,就對準請顧客減低噪音的告示,警告意味濃厚。店家:「現在是又潑尿,把我衣服都潑尿,然後又潑油,我們覺得說,我們在高級住宅區,居然出現這種人士,我們覺得很不能接受。」

 

接連被潑不明液體,老闆娘很無奈,就為了討生活,疑似惹來麻煩,雞排、鹽酥雞等等,炸物金黃透亮,滾燙油鍋冒出油煙,從本島開到金門的炸雞分店,就開在住宅區正中央一樓店面,左右及上方,全是一般住家,油鍋炸物帶來的油煙,顧客排隊的喧鬧聲,隨空氣擴散。

 

記者:「味道會很重嗎?」民眾:「不會啊,來買的時候不會覺得。」

 

居民多少受到影響,但業者合法開店,也將油煙排到地下,卻無法改善店家和住戶的兩難衝突,隨處可見。

 

師大商圈的居民,就曾因為同樣問題,走上街頭群起抗爭,最後居民獲勝,商家吹熄燈號;建中旁知名的冰店也曾因為噪音遭到投訴,引發居民抗議,儘管鹽酥店在門口及網路貼出告示,縮短營業時間,解決噪音和油煙帶來的影響,但住戶還是堅持店家搬家,生存權跟居住權之爭,暫時無法落幕。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9.4~2012.9.10)

九月 26th, 2012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9.4~2012.9.10

發布單位:環保署

聯合國呼籲各國發展化學品永續管理政策

聯合國「全球化學品展望」報告指出,因工業中化學品使用的增加,各國應對其造成的環境與健康影響採取行動,並強調應以更永續的管理政策,來處理逐漸升高的風險。報告指出,隨著化學品生產、使用與棄置逐漸從已開發國家轉移到未開發國家,故建立更佳的管理政策來防範疾病與污染更顯重要。此份報告不僅強調化學製品對環境與人體的危害,也強調處理化學污染事件的經濟負擔,都不是由問題廠商或產業所支付,而是由社會福利體制或個人帳戶來負擔。對此,報告呼籲發展永續化學管理政策,以減少這些成本及促進經濟與發展綠色技術。報告建議包括:將化學管理政策納入國家社經計畫中;發展注重風險預防與推廣更安全替代品的政策;鼓勵私部門更積極與政府合作發展安全政策。

 

美國環保署與綠色體育聯盟簽署合作備忘錄

美國環保署與綠色體育聯盟(Green Sports Alliance)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克服體育場地、組織及隊伍所面臨的環境挑戰如廢棄物管理、水及能源節約、永續經營等。美國環保署將提供綠色體育聯盟「能源之星建築物組合管理」工具,該工具可協助建築物管理者追蹤用水及用電量,讓聯盟成員改善環保表現。美國環保署副署長表示,雙方可共同找出節能、減廢及降低污染的方式,並引領美國喜愛運動人士一同參與建置永續未來。綠色運動聯盟執行長指出,若要朝綠色目標前進,隊伍及場地須開始量測他們造成的環境影響,與美國環保署合作是朝此方向的第一步,美國環保署能提供聯盟會員建立基線並持續改善績效及效率所需的工具及資源。

 

聯合國報告指出應更注重及投資特殊金屬回收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資源小組報告指出,雖然金屬特性很適合回收,但由於回收基礎建設與技術的不足,許多金屬的壽命終期回收率卻非常低,尤以仰賴金屬與使用金屬的開發中國家。此現象代表有許多金屬被廢棄了,顯示全球許多國家必須加強組織架構、物流與回收技術的必要性,而消費用品又較企業用品更難回收,因此應優先考量加強消費性產品回收對策之開發,並建立實際方案。由於創新科技的發展與其市場潛力的提升,特殊金屬的需求將快速成長,但目前這些特殊金屬的回收率卻常少於1%。且由於它們在產品中的濃度通常非常低,因此常需仰賴目前尚相當難尋的分類與前處理設備。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認為新技術的投資有極大潛力,值得政府與產業特別注意。

 

美國總統簽署燃油效率標準法案

美國總統歐巴馬簽署被認為是歷史性的企業燃油效率(Corporate Average Fuel Efficiency, CAFE)標準法案,規定2017年至2025年的汽車燃油標準,要求汽車製造商將目前新車的平均燃油效率標準每加崙27.5英里,提升至2025年時每加崙54.5英里。歐巴馬認為,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所採取的降低對進口石油依賴性最重要的一步,估計能減少120億桶油的消耗,並使汽車和輕型卡車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在2025年前減半。新法案還包含對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式電動車及燃料電池車的長期優惠方案,並設立信用交易制度,對零排放車輛是一大鼓舞,因為它允許超越標準的汽車製造商賣信用點數給未達標的製造商。而且以天然氣為燃料的車輛原本被排除在鼓勵的車種之外,但後來也被納入最終版本給予優惠。

 

越南提出塑膠袋管制計畫

越南自然資源環境部提出塑膠袋管制計畫,將強化塑膠袋從生產、消費到回收及再利用各階段的管控,並鼓勵使用環保袋。該計畫目標包括到2020年時,日常使用的非生物分解塑膠袋,35%須被回收製成環境友善產品,而至2020年時,超市和商場中使用的塑膠袋量,須比2010年減少65%,傳統市場使用的塑膠袋量須減少40%。目前環境友善塑膠袋用量很低,但由於環境稅和對環保袋製造商的優惠政策,廠商和消費者將會改用環保袋。許多市民表示,他們知道塑膠袋對環境的不利影響,但無法限制其使用,因為沒有其他產品可取代它們。專家估計,如果每人1天丟1個塑膠袋,全越南每年將有超過300億塑膠袋被丟棄,嚴重影響環境。

 

聯合國發布企業水資訊揭露指導原則

在斯德哥爾摩世界水資源週會議中,聯合國全球契約CEO水管理倡議(UN Global Compact's CEO Water Mandate initiative) ,發布「企業水資訊揭露指導原則」,強化人們對水資源重要性的認知。該倡議也宣布推出「全球水行動中心」,即全球第1個促使企業、政府、NGOs與其相關人士,在全球特定河川流域之重要水專案上,共同合作的網路平台。其中企業水資訊揭露是企業水管理努力的重點之一,指導原則提出的企業水揭露架構,由3個面向構成:1.企業水簡介─概括描述企業與水資源的關聯與其水運用績效、風險、影響與應對對策,意使非專業人士能輕易瞭解。2.定義報告的內容─解釋企業為何決定放入某些水議題於報告中,評估各種水議題對公司與股東的重要性、這些議題對環境與社群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包含未來)。3.揭露細節─即與該公司水管理或其相關之專案、詳細之量化與質化資訊。

 

印度8年內將投入41億美元於綠色車業

電動與混合汽車的生產在印度增長極快,未來8年預計有40億以上的資金投入綠色車業,目標是在2020年前,讓至少6百萬輛環境友善車輛上路,且其中三分之二應是新款、更乾淨的機車或小輪機車。據資料顯示,1個印度流行的二行程機車引擎空氣污染量,可比擬30個甚至更多的四行程引擎污染量。研究顯示印度空氣污染程度比中國還要嚴重,德里道路每天甚至增加約1,200輛新車,且就算有政府支持,印度的環保車輛政策可能也會失敗,因為許多消費者無法負擔電動車或混合車型的額外負擔。此外,公共運輸工具的擁護者可能並不喜歡這項會增加更多車輛數的政策,他們認為地下鐵或地上捷運能更有效率的運送通勤者。由於印度在20127月發生全國大斷電事件,印度政府也試著加快建備其乾淨能源之產能以支撐全國電網,才能與其綠色汽車政策相連結。

 

韓國研發出從污泥提煉生質柴油

韓國研發1種熱化學程序,其可將污泥中的脂質轉化成生質柴油,研究指出此法成本低且產量高,可能是極具經濟效益的生質燃料生產方式。生質柴油與現行的柴油引擎相容,污染比由石油提煉出的柴油更少,且可以永續再生,但目前生質柴油高昂的生產成本,讓它無法廣泛生產與使用。研究人員分析污水處理後剩下的半固態狀污泥,其包含豐富的製造生質柴油必需的脂質,並大多來自污水中的細菌。研究團隊利用正己烷從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粒中萃取出脂質,與大豆提煉法相比,每公克污泥提煉的脂質量可高出大豆2,200倍。據統計,污泥每提煉1公升脂質成本約0.03美元,反觀大豆則要0.8美元。雖然要大規模採用此新程序提煉生質柴油,污水處理廠須加裝乾燥污泥及萃取脂質設備,但長期而言,其萃取出脂類販賣的利潤,將會超出新投入的成本甚多。

 

美國紐約市培育牡蠣清除港口污染

美國海洋生物學家發現,軟體動物如牡蠣如果養殖於紐約等大都市岸邊,對於清除海中的都市污染有很大功效,因為牡蠣和其它的貝類能夠大口地吞噬有毒物質,清除多年的污物。早在17世紀的殖民時代,牡蠣曾經盛行於紐約,但到了19世紀,由於受到工業廢棄物、污水污染、疾病和海港清泥作業的影響,牡蠣乃逐漸消失。如今,紐約市正進行1項牡蠣再生計畫,利用政府和民間的資金,準備在未來幾十年間,拓殖數百公頃的養殖礁,讓牡蠣能天然培育。據估計,1個含1百萬隻牡蠣的1公頃養殖床,至少得花費5萬美元來種植和管理。因此,牡蠣將禁止被盜採或販售圖利。1隻牡蠣每天可過濾50加崙的水,並將雜質留在體內而過濾排出其餘清潔部分,比任何人為的清潔工程都還有效。

 

授粉昆蟲的減少將對自然與人類帶來嚴重衝擊

人類用來生產糧食的2/3農作物與大多數野生植物,都仰賴蜜蜂與食蚜蠅等昆蟲傳遞花粉。但此大自然提供的自然生態服務,卻正逐漸崩壞中。中國四川的果農如今必須使用雞羽毛或香菸濾嘴製成的授粉棒,替蘋果花人工傳播花粉。歐盟贊助的研究發現,在許多溫帶與熱帶密集管理的農業生態系統中,授粉昆蟲與天然授粉的供應正迅速減少。由於全球有高達1,530億歐元的農作物生產仰賴昆蟲授粉,此一現象對於食品生產與消費物價的穩定,將產生直接衝擊,同時也對人類健康帶來重大影響。此外,野生授粉昆蟲對維持野生植物的多樣性亦有不可估算的價值,因此,授粉昆蟲棲地的保育及環境友善的農耕方式,對增加野生植物資源與保護在農業地景中蜜蜂繁殖場所是非常重要的。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8.28~2012.9.3)

九月 26th, 2012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8.28~2012.9.3

發布單位:環保署

研究發現室內植物能有效清淨空氣

研究發現美國多數地區家庭所種植的標準室內植物,能帶來許多健康利益。一般室內污染包括家庭用品、霉、花粉與其他生物污染物、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香菸、殺蟲劑、甲醛、鉛、石棉等其他建築材料。美國太空總署與美國景觀承包商聯合會研究調查室內植物,作為解決室內空污工具的潛在用途,發現植物能有效吸收空氣中的污染物,甚至有些可應用於外太空,作為未來太空站內部分生物的生命維持系統。研究人員指出,結合自然與科技能提高植物去除空氣污染物的效率。澳洲雪梨科技大學2007年的研究亦顯示,盆栽可減少揮發性有機複合物總含量75%,證據顯示盆栽為解決室內空污的創新技術,可避免室內污染物造成各種嚴重的健康影響。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傳生態為本之災害風險降低概念

2012年瑞士達沃斯第4屆國際災害與風險會議,有來自100個國家1000餘位風險與災害專家與官員與會。為期4天的會議主題為「在變動世界中的整合性風險管理」,聚焦在和降低風險與災害管理有關之最尖端知識、策略及各個產業領域的最佳行為準則之分享。此外,環境與災害風險減輕夥伴計畫也於828日主辦1場特別討論會,名稱為「環境與災害風險減輕:從理論邁向實務」。內容探討災減從理論邁向實務的進度為何如此緩慢,以及如何在發展計畫中納入災害風險降低為要件,特別是改良之生態系統管理所扮演的角色。UNEP災害風險降低之部門主管指出,雖然人們已逐漸有良好生態系統及自然資源管理有助減災的意識,然而在減災方面的投資普遍很欠缺,尤其是對以生態系統為本的減災方案上。

 

澳洲廢止碳底價並同意與歐盟交易機制接軌

澳洲和歐盟執委會就2018年連結雙方碳交易機制達成協議,使得澳洲業者得以購買較便宜的歐盟碳信用,並拉抬疲弱的歐盟市場。澳洲也決定在20157月排放交易機制開始時,放棄之前實施的1公噸15澳幣的碳底價。從20157月起,澳洲企業將使用歐盟碳配額,來支付高達50%的澳洲碳債務,但歐洲企業則必須等到2018年,才能使用澳洲碳配額。歐盟歡迎此碳排放交易系統的國際接軌,並表示將進一步推動建立健全的國際碳市場。依規定,澳洲企業也可使用聯合國的「經驗證減量額度」(CERs)來支付12.6%的碳債務。這些國際碳市場的連結,將使總額達1300億美元的歐盟交易機制及20億美元的聯合國機制,增加高達1.65億噸碳信用需求。

 

新加坡宣布採取新清潔空氣政策

新加坡環境及水資源部長宣布,將實施新清潔空氣政策並設定2020年為期限,並採用世界衛生組織空氣品質準則作為目標。該國將對車輛、煉油和能源業者引進更嚴格的反污染措施,自20144月起,新汽油車須符合歐洲第4期廢氣排放標準。對某些污染物而言,新政策不僅要求達到年度目標,也須符合24小時目標,且空氣品質資訊將於國家環境署(NEA)網站每天公布3次,分別為上午8點、正午及下午4點。NEA也將每天公布3次空氣PM2.5濃度,之前只公布年度數值。該國甚至可能在不久後實施歐盟第5期汽油車廢氣標準。專家建議政府應公布污染物標準指數(PSI)中的其他污染物濃度、空氣品質感應器的地點及這些被報告的資料是如何計算出的。

 

丹麥率先禁用四種鄰苯二甲酸鹽

丹麥環境部長決定在2012年秋季,禁用四種被認為是內分泌干擾素的鄰苯二甲酸鹽(phthalates) DEHP, DEP, DIBP, BBP。該行動領先歐盟實行,歐盟執委會預計在2013年春季,才對此作進一步的審視,並可能加嚴phthalates法規。Phthalates通常用來讓塑膠變得更柔軟和有彈性,常見於橡膠鞋、油布、乙烯基地板中,歐盟已禁止其在兒童玩具中使用。Phthalates被懷疑會造成男性不育,及讓女孩早熟。因考量歐盟管控有毒化學品的程序極為複雜及冗長,故丹麥率先作出禁止的命令。然而,該作法使丹麥可能須與歐盟打官司。業者認為這些危害性較高的phthalates在歐盟的使用量已大幅降低,而且也即將被淘汰,丹麥提早禁止如同政治作秀。

 

亞銀檢討亞洲都市化的挑戰與機會

亞洲開發銀行發表統計年度報告「2012年亞太地區關鍵指標」,檢視該區快速的都市擴張所帶來的挑戰與機會,同時也詳述因應對策,使都市變成更永續及包容的成長中心。目前全球城市人口一半在亞洲,再過10幾年,全世界37個超級城市中,亞洲將佔21個,而未來30年,將有11億人口進駐已非常擁擠的亞洲都市,並將帶來污染、貧民區的遽增及社經不平等問題的擴大,造成環境快速退化,尤以二氧化碳排放最令人憂心。若不節制,至2050年,人均排放量將達10.2公噸,為人類帶來災害。相反的,人口集中將使提供飲水和衛生較為容易,教育程度提高、工廠離開城市、中產階級的興起及生育率的降低等都對環保有好處。新加坡對於擁擠及污染排放收取費用,印尼取消對效率低的燃油補助,菲律賓及泰國興建廢棄物轉化能源廠等,都是可以借鏡的例子。

 

電子廢棄物回收須整合正規與非正規業者

世界各地的電子廢棄物產生量比多數其他廢棄物流來得高。雖然已實施了多項措施以達成電子廢棄物的環境無害技術管理,仍有許多重要的問題和挑戰待處理。電子廢棄物回收鏈包括3個主要步驟:回收、整理/拆卸和前處理及最終處理。在開發中國家,這3項步驟主要由非正規電子廢棄物回收部門進行,雖然前2項可由非正規部門處理,但最後步驟由此部門進行時,有可能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然而,將適合的技術轉移至開發中國家,必須顧及該國的社經及環境狀況,直接的技術轉移而無考量非技術面向,往往造成失敗。再者,如綜合精煉廠之類的最先進終端處理設施是必要的,以有效收集珍貴物質,但大多數開發中國家無法負擔此類科技所需的高投資。因此,區域性解決方案較適合電子廢棄物較後期的終端處理階段。

 

保育團體籲美國環保署制定海洋塑膠標準

美國生物多樣性中心近日向美國環保署(USEPA)提交法律請願書,要求依清淨水法為海洋水域設立塑膠污染限值。該請願書尋求遏止海洋中每年殺傷大量海鳥,以及瀕絕海龜和僧海豹的塑膠污染。該中心正式要求USEPA啟動建立塑膠污染的全國水質標準立法程序,並發布訊息指導各州監測及防止塑膠污染對水域的傷害。請願書將尋求設定海洋中可見塑膠污染限值為零,並對海中及海灘上小型塑膠物件設定嚴格限值。該中心同時建議採行一個海灘及底泥的量化標準,要求「包括在高潮線或以下的海灘在內,每平方米的海洋底泥少於1個塑膠物件」來作為水域的塑膠標準。對於水柱中的塑膠物件,則提議各水域應以「在該水柱的每一立方米少於一個塑膠物件」作為標準。

 

愛爾蘭科學家呼籲增設水域水質監測設備

愛爾蘭庫克(Cork)與蓋威(Galway)海岸周邊的海水被驗出遭大腸桿菌污染,導致數座海水浴場因此被迫暫時關閉。都柏林市大學環境科學家因此呼籲,愛爾蘭應增設更多的水質監控儀器,以便科學家能即時測出污染。愛爾蘭目前並沒有任何細菌水質監測儀器,但國家確實有必要佈署該系統以便即時收到污染預警,再進行更精密的細菌分析。此外,愛爾蘭應該在全國海岸沿線與河流,部署由都柏林市大學所開發出來的低價水質感應器,但不需要每處都部署,而是設置於正確的地方。在海洋機構的推動下,20126月已在蓋威外海的SmartBay浮標部署了一個測試用的水質感應器,此感應器具有光學感應元件,可以監控水質並搜集資料。

 

美國加州奧克蘭港加強卡車排氣抽檢

加州奧克蘭港往來行駛的卡車,將接受該州空氣資源局對各車柴油排放的定點抽查。這項抽查是全州為期1個月的清潔卡車政策之一,以確保所有行駛該州公路的卡車皆遵守廢氣排放法規。空氣資源局人員將檢查引擎製於2007年以前的卡車,是否確實安裝排放過濾器,並確認卡車是否已向該州控管空污標準的單位登記。違法者除處以3001800美金的罰鍰,還將強制參加社區大學的空氣污染排放課程。過去十年來,加州柴油卡車排放法規越來越嚴格,尤其針對於該州港口往來的卡車。例如今年年底前,所有引擎製於2007年以前的卡車,皆須安裝可降低某些排放污染物達80%的柴油過濾器。而在2023年前,所有行駛至港口的卡車,引擎皆須製於2010年以後。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8.21~2012.8.27)

九月 26th, 2012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8.21~2012.8.27

發布單位:環保署

聯合國呼籲建立統合性氣候政策對抗全球乾旱

聯合國宣示,因全球乾旱和溫度升高日益嚴重,故全球需要統合努力加強對抗氣候變遷及保障糧食安全。世界氣象組織(WMO)、聯合國防治沙漠化公約(UNCCD)及其他聯合國機構,正加緊建立一個更協調及更積極的乾旱風險管理策略,以補救各國現行政策的不足。WMO官員指出,美國四分之一地區正經歷異常乾旱,影響該國大豆及玉米收成,已嚴重衝擊糧食價格,印度也同樣正經歷嚴重乾旱,全國降雨低於正常量17%,其糧倉的降雨甚至低於正常70%WMO表示,2010年底東非部分地區也出現嚴重乾旱,並在2011年大部分時間持續著。UNCCD高層表示,有效且長期減輕乾旱影響和解決荒漠化及土地退化的解決辦法,急迫切需要成為國家發展計畫和政策的重點。

 

美國糧食危機可能加速歐盟修訂生質燃油政策

美國嚴重乾旱,導致玉米減產及價格上升,聯合國農糧組織呼籲美國應暫停實施乙醇生產額度,將使歐盟生質燃油批判人士的反對立場強化,歐盟執委會也可能被迫在今年通過法案,確保生物燃油生產不會與食物生產或環境衝突。歐洲目前65%的植物油被用來生產生質柴油,歐盟會員國的行動計畫預測,生質能源將在2020年占所有再生能源的50%,且歐盟已具備2,200萬公噸生質燃油的煉油能力,以應付可能增加1倍的需求,但也面臨沒有足夠投資與技術來使用替代材料的問題,且歐盟也必須找到不會造成間接土地使用改變(ILUC)問題的材料來源。消息指出,歐盟試圖於今年在如何測量ILUC上取得共識,以釐清生質燃油政策對取代糧食或其它對環境的不良影響,至今歐盟尚未找出一個可全面評估生質柴油使用對氣候變遷影響的方式。

 

英國全球性包裝回收標籤計畫仍持續擴大

英國OPRL(包裝回收標籤)計畫正持續擴大,簽署廠商即將增至150家。OPRL是第一個提供消費者回收訊息的全球性計畫,在美國與澳洲已開始採用。採納「廢棄物暨資源行動計畫」(WRAP)的研究成果,OPRL旨在加強對消費者溝通何種包裝可回收,何者不行,以提升回收材料品質,迄今已有超過7.5萬個產品線使用。英國目前僅五成保特瓶與10%15%的混合塑膠製品被回收,故成長空間仍然很大。OPRL目前有三種標籤,第一為「可廣泛回收」、第二為「請配合當地回收業者」、第三為「目前不可回收」。至於不在路邊回收、必須運至回收站進行回收的包裝品如混合材質的飲料紙盒及某些以塑膠手提袋收集的塑膠膜,也有專屬的特製標籤。

 

歐盟PVC回收計畫成功促進永續使用

統計指出,過去10年聚氯乙烯(PVC)的全球需求穩定增長,而現今因提高能效的需求,將使PVC的需求更高。PVC在耐用性、強度和成本上的優勢,使它被廣泛用於建築業及製造管子、電線絕緣體、包裝和汽車產品。能源效率和節約能源在全球各地愈來愈受到重視,而歐洲PVC的主要產區亦對PVC的永續性特別關注,因此歐盟推出2010年乙烯基計畫,來確保對PVC永續生產與使用的自願性投入,結果獲得重大成功。歐盟後續亦推出乙烯基附加(Vinyl Plus)計畫,期能進一步邁向永續使用PVC的目標。發展中的大型經濟體如印度和中國將是未來提高PVC需求的主力,故讓其參與歐洲對永續使用PVC的施設便顯得格外重要。

 

瑞典業者推出垃圾自動收集系統

Envac公司決定於全球推銷利用地下真空技術,自動清空的垃圾桶系統,該系統首度於20116月斯德哥爾摩亮相。在瑞典有6座垃圾桶系統處理夏季2噸以上的廢棄物,每週平均收集170公斤大眾垃圾。此系統類似於已在20個國家建置的真空技術廢棄物收集系統,透過地下管線網絡將公共垃圾桶與廢棄物收集系統連結。每個垃圾桶設有垃圾量偵測器,一旦垃圾裝滿,底下的閥門即會自動打開,將垃圾吸入地下管絡並由空氣運至中央收集站。Envac宣稱此系統可增加回收率,並減少市鎮甚至整個地區的廢棄物收集成本,同時提供開發者和市政當局改善永續發展性績效的方法。此系統適合都市公園和主要運動娛樂場所使用。

 

英國政府補助低碳商用車輛示範計畫

一項斥資2,300萬英鎊鼓勵英國運輸業者購買及使用低碳商用車的示範計畫,將獲政府1,100萬英鎊以上補助,以彌補傳統車輛與低碳車輛的成本差額,協助其建立及運作替代型雙燃料大型貨車車隊。包含Tesco13個主要企業領先示範,將採用300多輛低碳商用車。此項計畫能加速大眾對低碳車輛技術的接受與瞭解,並協助替代性燃料基礎設施的建立。政府也將贊助試驗車隊專用加油站的成本。試驗計畫將減少貨運二氧化碳排放,並提供各種實際狀況的重要資訊,以增加業者使用的信心。業者常視加油點不足為採用替代性燃油車輛的障礙,因此替代性燃料公用加油站的設立,將鼓勵低碳貨車投資,產生長期環境利益並減低業者成本。

 

美國加州辛克利小鎮地下水整治計畫報告出爐

美國加州辛克利(Hinkley)當初因PG&E公司使用六價鉻作為冷卻塔防銹劑,其不當處置使六價鉻滲入地下水中,造成長5英哩寬2英哩的地下水污染團。日前公布的環境影響報告建議了36種解決方案,而最後獲選的5項整治方案皆有副作用,清理速度越快,環境影響越大,如造成沙漠龜棲息地的喪失等,且整治時間長達29~40年。其目標將是使地下水六價鉻含量降低至3.1 ppb,但目前在污染團中心污染則高達4,600ppb,預計將於20131月定案。考慮中的方案有: 1) 抽取受污染地下水加以處理或用來灌溉苜蓿或其它牲畜作物,使六價鉻在流經土壤時轉成較低毒性的型式;2)將乙醇或其它食品級含碳物質注入地下水中,以中和六價鉻;3)在地下注入乾淨的水形成含水層屏障,將污染導引至其它方向。

 

紐約市業者提供更環保的人行道清洗服務

紐約市政府規定,商家與住家有義務保持四周人行道與水溝的乾淨,但法律並未管制清洗人行道所用的化學藥劑,亦無規範應該清除口香糖,但有業者標榜以更環保的方式去除人行道上的口香糖。位於布魯克林的GumBusters公司,專門利用乾燥蒸氣法去除口香糖殘渣,並宣稱此法比極為耗水的強力洗刷及冷凍法更環保。該方法先利用乾蒸氣加上少許的水溶性清潔劑噴於口香糖殘渣上,再用銅絲刷洗刷,可立即去除口香糖,澳洲口香糖移除車也採用此原理。美國地質調查局水質專家表示,商家或住家清洗人行道所使用的肥皂或清潔劑應不會對環境造成疑慮。在乾旱期間除非有安全或健康上的實險風險,禁止使用公共用水清洗人行道,是該市對清洗人行道唯一與環境相關的規範。

 

英國研究顯示大型廢棄物有高度再使用價值

英國廢棄物暨資源行動計畫(WRAP)報告指出,有一半以上送到家庭廢棄物回收中心(HWRC)的大型廢棄物可以再使用,而40%在路邊收集到的大型廢棄物,如沙發和電視,亦可以再使用。該報告是第一份全英國、研究大型廢棄物組成和再使用性的報告,報告取材自: 1)電話中心大型廢棄物的收集記錄分析; 2)路邊收集到的大型廢棄物組成分析; 3)對那些到HWRC丟棄大型廢棄物的個人所作的調查等。調查指出,英國於2010~2011年間,約有159萬噸的大型廢棄物被於路邊回收或送至HWRC,而後者的數量約為前者的2倍。英國的大型廢棄物約有42%是傢俱,19%是紡織品,19%是電子廢棄物。這份研究顯示大型廢棄物有相當的再使用價值,而該研究將有助於地方政府及HWRC工作人員將其自廢棄物流中移除,並尋求轉賣或轉手。

 

科學家研究人造奈米粒子對黃豆的影響

美國加州環保科學家指出,防曬乳、乳液與化妝品常含有微細金屬奈米粒子,每天隨著洗臉槽與生產工廠的排水管流進下水道,這些奈米粒子最後累積在農耕地,相當令人憂心。因此科學家首度針對在遭受兩種常見人造奈米粒子(manufactured nanomaterials, MNM)氧化鋅與氧化鈰污染的土壤生長之黃豆進行研究;前者常見於化妝品、乳液與防曬乳,後者則是觸煤轉換器的原料。結果發現,土壤中加了這些MNM後,黃豆的收成的質與量都會受到影響。科學家指出, MNM對活性污泥細菌有高度的親合性,因此會集中於生物污泥中,再經由施用於農田的污泥進入土壤。研究顯示,氧化鋅會在黃豆的莖、葉及豆子中生物累積,影響品質,雖然人類食用並無害。而氧化鈰則會抑制植株固氮的能力,若土壤累積大量的MNM,化學肥料用量則必需增加。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8.14~2012.8.120)

九月 26th, 2012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8.14~2012.8.20

發布單位:環保署

聯合國秘書長發起保護海洋新倡議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南韓發表談話,以紀念「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簽署30週年,該公約管轄海洋空間各層面,目前有162個締約方。潘基文讚揚公約在幫助各國建立法律架構以指導海洋管理、解決爭端及管理國際海底等方面的成就,但強調目前仍有多重問題亟待解決。為此聯合國宣布推出「海洋契約」(Oceans Compact),旨在尋求支持並強化海洋法的實施,其將提供平台以幫助各國保護海洋自然資源、恢復完整的糧食生產力,並增加對海洋管理的意識和知識。為達成該契約目標,潘基文提議執行1個以結果為導向的行動計畫,設立「海洋諮詢團體」,由高層決策者、學者、私營部門和民間社會的代表所組成。

 

歐盟新版廢電機電子設備指令生效

歐盟修正的廢電機電子設備(WEEE)指令正式生效,將徹底改變科技公司、零售商、回收業者及消費者處理電子廢棄設備或用品的方式。新指令要求會員國自2016年起,須收集45%的售出電子產品進行回收或處置,至2019年底前,須回收65%的售出電子產品或85%的電子廢棄物產量(由會員國選擇)。另自2018年起,也將擴大現有管制產品涵蓋項目至所有類別。新指令也予會員國更大的權力,要求企業和消費者以環保方式處理電子廢棄物,對違法出口的廠商祭出重罰,並要求零售商向消費者回收小型電子廢棄物。目前,歐盟每年平均生產1,000萬噸的電子廢棄物,其中約200萬噸被收集處理。歐盟估計,至2020年,歐盟將生產1,200萬噸的電子廢棄物,以85%回收率計,約有1,000萬噸將被收集。

 

電子廢棄物倡議發表新綠皮書

電子廢棄物倡議(Solving The E-Waste Problem, StEP)發表新綠皮書─「電子廢棄物收集、貯存、運輸及處理標準建議:原則、要求和遵行評估」,參考了最佳做法及現有最佳科技,旨在指導如何建立某一國家或地區特有的電子產品壽命終期( EoL)標準。該報告本身並非一個EoL標準,而係提供發展EoL標準原則的概述,及對建立電器及電子設備(EEE)EoL標準的必要項目,並提出將這些項目轉化成有效EoL標準的方法。報告指出,只有標準而不針對EoL運作者的遵行進行審核亦無用處,故提出了健全審核和認證的原則和做法。同時警告,數個EoL標準已出爐且即將實施,必須注意EoL運作者不會在多重標準下工作,以避免增加行政負擔及營運成本。

 

聯合國啟動永續發展研究網絡

聯合國秘書長啟動一獨立的全球研究中心、大學與技術機構網絡,期為最急迫的環境與社經問題找出解決方法。「永續發展方法網絡」(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將與企業、公民社會、聯合國單位及其他國際機構多方合作,共享達到永續發展最佳路徑。該行動是對後2015任務與里約+20會議決議的回應,將與「後2015發展議程」及「顯赫人士高層小組」密切合作,高層會議將針對2015年後的全球發展議程提出建議,預計於9月底召開第1次會議,2013上半年提交研究發現並告知會員國。鑒於各國以往只注重短期議題,缺乏長期永續發展策略所需的即時資訊,因此需要政府以外的學者,協助發展長期分析、示範計畫與發展途徑。

 

英國擬在WEEE中導入環保設計機制

英國各界呼籲政府,應藉由提供電子電器製造商更多獎勵誘因,以鼓勵其設計更易於回收的產品,同時宣揚「個別製造商責任」(individual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IPR)理念。英國已為2013年版的歐盟廢電子電機(WEEE)指令展開修法準備,建議也已送至政府各部門,要求在該國的WEEE系統內導入IPR。此呼籲主要來自一專責的工作小組,其認為要鼓勵WEEE製造商透過更佳的設計對壽終產品處理費負起更大責任,IPR是關鍵工具。在評估各國既有IPR帶來的效益證據後,目前提出的作法包括建立「為回收暨重複使用設計」加權機制,即WEEE製造商須處理的噸數,必須依上市產品的實際處理費用與特性加以增減。專家指出此作法是實行IPR重要的切入點,因其考量了製造材料及終期拆解便利性等關鍵設計要點。

 

美國與加拿大推出海洋健康指數

美國及加拿大的科學家、決策者和保育人士,共同創造首個「海洋健康指數」(Ocean Health Index),用來評估全世界海洋現狀。該指數將漁業、生物多樣性、觀光及碳儲存等影響區域海洋生態系的主要因素納入考量,並給予由0100的評分。全球整體海洋得到的健康指數為60,最低為36(塞拉利昂共和國海域),最高則是86(夏威夷附近的賈維斯無人島周圍海域)。該指數可比較海洋被人類重度開發的不同區域,並得知這些活動是否永續或需要做更好的管理。其它被考量的因素包括:海洋清潔度、海岸保護及「地方感」等。該指數亦允許個別國家對保育給予不同的加權比重。美國、英國、印度及中國等國海域,目前獲得的指數分別為63615251

 

污水發電技術獲得重大突破

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在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上獲得突破,能夠直接利用污水發電,其不但可使污水處理廠的電力自給自足,還可出售多餘的電。新技術所產生的單位體積電力,較多數現有的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還要高1050倍,也可能取代使用約一世紀之久的活性污泥法,產電的同時,也能有效淨水,其如能廣泛商業化,污水處理將成為能源製造者而非消費者。此新技術每立方公尺的液態燃料反應爐可產生超過2千瓦電力,比使用厭氧消化產生甲烷的污水產能方式更有效率,且不會產生硫化氫或釋放溫室氣體甲烷等,其淨水方式亦與舊有使用好氧菌的方式不同,用細菌氧化有機物質產生電子,在電池中由陰極流至陽極因而生電。

 

北極夏季海洋冰層消失速度比預期快50%

據專門探索極地冰層厚度的歐洲太空總署CryoSat-2衛星傳回的資料顯示,高達900立方公里的北極海夏季冰層,過去1年內已消失不見,冰層溶化的速度比之前多數科學家預期的速度快上50%。再過幾年,北極圈夏天將完全看不到冰,可能因此導致各方相繼湧入開發各種魚場、石油、礦物與海洋水道。衛星探測資料顯示,加拿大與格陵蘭以北的北極圈,10年前冰層平均厚度約56公尺,目前只剩13公尺。北極冰層的加速消失,即使只是一年中的特定時期,影響也極為深遠,因為少了將日光反射回太空的冰層,將使海洋溫度上升,導致海底沉積的甲烷溶化並蒸發到大氣中。甲烷是已知破壞力強大的溫室氣體之一。

 

亞洲開發銀行促中國大陸實行綠色稅制

亞洲開發銀行(ADB)建議中國政府課徵綠色稅賦,如資源開採稅與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稅,以減少污染及促進永續經濟成長。分析師也建議,中國可幫投資污染防制設備的業者減稅,提高資源租賃稅或奢侈品與一次性消費品的稅額。ADB注意到中國5年來在減少污染與管理固體廢棄物的進步,包括減少10%的化學需氧量與二氧化硫排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近20%,在工業及家戶水污染控制也有改善。但水與空氣污染仍是問題,肥料與農藥逕流及密集的動物生產設施排放污染了供水,且由於車輛排放,使中國7座最大城市皆名列全球污染最嚴重的10座城市之內。工業固體廢棄物管理亦是挑戰之一。

 

英國將建全球最大廢棄物氣化發電廠

英國Air Products公司宣布,將興建使用先進氣化技術的轉廢棄物轉化為能源(Energy from Waste, EfW)發電廠,成為英國首座此類型發電廠,並是全球規模最大。該電廠發電量高達5,000萬瓦,預計可產生足夠之可靠及可控制的再生電力,供應高達5萬個家庭使用。位於通往當地及全國配電設施交通方便處,加上鄰近垃圾掩埋場,此電廠每年最多可移轉高達35萬公噸無法回收的垃圾免於被掩埋,也可望創造許多就業機會,振興當地經濟。此電廠將使用新世代EfW技術,將比傳統的廢轉能(waste-to-power)技術更有效率及乾淨,並產出更多有用的產品,如熱能、氫、化學品及燃料,長期發展還可能將再生的氫用於商業用途及公共運輸燃料等。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8.7~2012.8.13)

九月 26th, 2012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8.7~2012.8.13

發布單位:環保署

美國奧勒岡污水廠以餐廳廢水產生電力

美國環保署統計,污水處理廠消耗電量驚人,往往占都市公共事業用電的34成。為了自製更多能源,美國奧勒岡州的葛里夏市(Gresham)污水處理廠,近期展開利用餐廳排出之油污水製造熱能與電力的計畫,利用該廠既有的厭氧消化槽來產生甲烷發電。該廠的厭氧消化槽從1990年代起已經產製天然氣,提供廠內建物所需熱氣及設施大約一半的用電。而現在該廠準備接受由3家運輸業者自太平洋西北區所有餐館收集來的油污水。5年前該市即開始評估修改既有的消化槽來接受餐廳廢棄物,並發現此方案能在兩年半內回本。此計畫不但能解決污水下水道遭餐館廢水堵塞的問題,預計還可為該廠增產40%的天然氣。該市期待2年後,該廠所需能源均可自給自足。

 

歐盟執委會修正廢棄物出口至非OECD國家法規

歐盟執委會通過新法,修正原於2007年實施有關將某些廢棄物出口至某些非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回收的條款。新條款附件包含1份新清單,詳列可出口至某些非OECD國家回收之廢棄物或混合廢棄物的項目。於2011年通過的修正案,已將混合廢棄物列入出口項目中。歐盟執委會隨後即發函給一些該法規不適用的國家,要求對方以書面回復,確認不受法規管制的混合廢棄物可以出口至該國,同時說明該國之管制程序。歐盟執委會已收到許多國家的回函,故再次修正此清單。但當某特定廢棄物或混合廢棄物並未被某國回復為可接受時,即表示該國並未給予充分清楚的確認。

 

新加坡擬實施歐盟第4期汽車排放標準

新加坡國家環境署(NEA)擬在20141月,將現行的歐盟第2期汽車排放標準提升至第4(Euro IV),適用於新銷售汽油車,既有汽油車則不受影響。雖然新加坡在2006年已實施柴油引擎Euro IV標準,但在汽油車方面顯得落後。NEA過去曾嘗試提升汽油車排放標準,但總被經濟趨緩或油品公司認為需要更多時間提升脫硫能力等因素所阻止,而此新一波努力可能與不久前環境與水資源部發表的空品數據有關。Euro IV將使汽車廢氣中一氧化碳等污染物含量大幅降低,並使汽油的含硫量從500 ppm降至50 ppm,因而降低尾氣中的二氧化硫及細煤灰含量。至於歐盟現行的第5期標準,NEA亦將致力於Euro IV實施2年後推出。

 

美國欲移除2℃目標遭受批評

歐盟與小島國家批評美國欲移除維持全球暖化2℃以下的目標。2010年聯合國氣候公約會議,各國同意採取緊急行動以達到2℃目標,但上週美國氣候談判代表史登表示,堅持此目標將造成僵局。歐盟與小島國家聯盟認為美國應遵守既定承諾,突然違背協議等於未戰先棄,通融2℃限值將使全球走向不可逆轉的巨大氣候變遷。2011年南非聯合國氣候會議,各國同意展開新程序(德班平台),2015年將納入所有國家並於2020年生效,但史登認為「保證」維持2℃以下的排碳總量管制協議,在政治上無法實行,應採用另一種有助激發企圖心、創新及強化政治決心的新制。雖然許多高碳排放量國家較贊成此種由下而上的方式,但美國將如何以此方式達成公約最終目標─避免危險的氣候變遷則不得而知。

 

德國開發污水回收製造肥料技術

德國近日開發出一種免用化學品且合乎環保的程序,可將污水中的鹽類回收,並直接轉化成可施用於農作物的有機肥料。此程序已獲得專利,正在試驗工廠中測試。試驗利用電解(electrolysis)反應使含氮及磷的液體沉澱出磷酸氨鎂。該程序沉澱出的磷酸氨鎂為微小晶體狀,可直接做為肥料,無需進一步加工或添加合成鹽基,是一種完全不用化學品的程序,且因反應過程溶於水中的鎂離子活性高,能源需求量很少。此外,長時間測試顯示,試驗廠反應爐的磷濃度可降低99.7%,每公升不到2毫克,遠低於德國廢水法規所允許的污水處理廠放流標準,顯示此類處理廠可以製造肥料產生額外收入。同時,實驗已證實使用磷酸氨鎂的作物產量和作物,在成長中吸取的養分,高出市售礦物肥料4倍。

 

全球地下水過度開採用於農業

加拿大與荷蘭科學家表示,因過度開採,全球地下水儲量的消耗比回補速度更快。科學家結合全球各地地下水使用資料和地下水資源電腦模型,得出地下水足跡,即依賴地下水資源的地上區域,約為含水層的3.5倍,而全球約有17億人口(多位於亞洲)居住在地下水儲量及賴以為生的生態系統面臨威脅的地帶。該研究發現全球含水層中有80%被永續性地使用,但卻因一些關鍵地區的過度開採而抵消,而在一些國家中,這些相對少數被過度開採的含水層,卻是農業依賴的關鍵水源,故須施以更好的管理。到目前為止,全球仍無一致性對此農業地下水使用影響進行量化的方法。

 

以色列國會通過電子廢棄物回收法規

以色列國會通過電子廢棄物法,將於2014年生效,未來電子產品製造商及配銷商,須負起收集電子廢棄物責任,並予以回收或再使用。此法將有助於防止掩埋或丟棄電子廢棄物,以致其所含的毒物污染環境,並將促使回收產業發展,創造新工作機會。此法訂於20142020年間,讓回收比率逐步成長到50%。製造商與配銷商須合作提供消費者在原購買處,退回不要的電子產品之服務。此外,地方機關也須設立回收點,最後則須提供路邊收集服務。以色列以往並無自垃圾中分離電子廢棄物的法規,導致每年約有2萬噸的電子廢棄物被送入掩埋場。

 

韓國河川與湖泊藻類泛濫成災

韓國主要河流及湖泊藻類快速蔓延,威脅到公衛及飲用水安全,韓國政府已處於高度警戒狀態。藍綠藻不僅對人類及其它動物具有毒性,還會耗盡水中溶氧造成其它生物體死亡。自20126月起,水藻即開始在漢江上游蔓延至其它河流及湖泊,當局已就漢江的東北部河段發布藻類警報,該處是首爾及其附近2,200萬人飲用水的來源。首爾市已就5個地區的水質進行化驗,發現含有高量的葉綠素及土味素,亦有藍綠藻。環保當局表示,雨量不足及高溫為藻類泛濫的主因,當水中所含的葉綠素超過15毫克/立方米時,或每一毫升中含有超過500個藍綠藻細胞時,政府就會發布藻類警報。

 

毒性潛勢指標可做為全球毒性評估工具

為降低人們對消費產品中所含有毒化學物質的曝露風險,超越地區和國界的比較性毒物評估有其必要。近期研究依據歐盟的毒性潛勢指標(Toxic Potential Indicator TPI)發展出美國的TPI, 並就500多種化學物質比較這兩種TPI。結果顯示,兩者間的確有若干差異,表示在管制限值及指導方針上,兩者皆需要調和。TPI最早由德國發展出來,它使用公開的環保及健康資訊,將毒物從1 100評分。目前TPI依據歐盟的法規管制標準,但若能將之擴充,納入其它區域性的法規及指引,則能成為全球性的毒性比較工具。針對578種物質做了比較之後,發現美國和歐盟這兩種TPI模式所顯示的分數雖有若干不同,但就物質的毒性排序而言,大致上卻十分相似。研究結果顯示,歐盟的TPI可被修改以適用於其它地區,但各種模型使用的數據則須進一步加以調和。

 

學者指出暖化使熱浪掩蓋面積擴大

一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的論文指出,近幾十年來,地球表土在夏天中被熱浪掩蓋的比率,已由1980年前的1% 急劇上升至13%。如德州2011年的熱浪,俄羅斯2010年及歐洲2003年的熱浪等,這些事件若非人類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都不會發生。該篇文章作者之一是太空總署的知名氣候科學家漢森(James Hansen),他認為,氣候變遷是造成溫度升高的主因。地球表面的溫度在過去1個世紀約上升華氏2.5度,且主要發生在1980年後。研究分析1951~1980年及1981~20112個時期,地表到夏季受到極度熱浪侵襲的面積,結果顯示前者只有0.2%的地表面積遭受熱浪,而自2006 2011年,卻有4%13%受到侵襲。

中秋節遇勞工例假 一般應補假一天

九月 25th, 2012 Posted in 6-3.時事布告欄 | No Comments »

新聞標題:中秋節遇勞工例假一般應補假一天

資料來源:中廣新聞網

發布日期:2012921

內容:

(李書璇報導)下周日就是中秋節,剛好碰到周日,到底有沒有補假,新北市勞工局長今天表示,中秋節係勞動基準法所定應放假的休假日,如果遇到勞工的例假,應該另外補假1天,出勤則需加倍給付工資,但如果是經勞雇協商,將這個休假日調移至其他工作天實施的單位,當天休假就不必再另外補假一天。

 

今年中秋節剛好碰到是周日,新北市勞工局近來接到許多勞工來電詢問補假事宜;對此勞工局表示,中秋節是勞動基準法所定應放假的休假日,如果遇到勞工的例假日,應該補假1天,如果出勤就要給付加倍工資,但如果經勞雇協商把休假日調移到其他工作日,當天就不需要再補休假。

 

勞工局進一步說明,如果事業單位採一般週休2日制(雙週工時僅80小時),今年度行事曆就是比照政府機關辦公日曆表施行,因為已經把「中秋節」調移到其他工作天,因此沒有另外補假的問題。但如果事業單位是採隔週休2日制,或是調移工時後的週休2日制,也就是雙週工時仍然達到84小時,而且星期日為勞工固定放假日(即例假),那麼就要另外補假1天;但如果星期日不是屬於原本的例假日,則「中秋節」本來就是國定假日,也應休假1天,無補假問題。

 

至於採排班制的事業單位,勞工局說,如果星期日為一般工作日,「中秋節」應休假1天;但如果「中秋節」已經被勞雇雙方協商調移到其他工作天實施休假,就沒有休假補假的問題。

最幸福行業?捧鐵飯碗

九月 25th, 2012 Posted in 6-2.餐飲情報 | No Comments »

新聞標題:最幸福行業?捧鐵飯碗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發布日期:2012925

內容:

(記者楊正海/台北報導)

根據台北市勞工局就業服務處的職場調查,勞工心中認為最幸福的行業是公家機關鐵飯碗;另外針對勞工幸福指數,有52%在職勞工認為不幸福,而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薪資待遇不合理,其次為無發揮空間和加班時間太長。

 

勞工票選最幸福的行業中,公家政府機關居首,佔23%,其次排名依序為電子資訊(22%)、批發零售(21%)、通訊電信(20%)、住宿餐飲(20%)。勞工會感到幸福的原因,依序是工作穩定度高39%、薪資待遇佳39%、未來發展性高27%、準時上下班27%、褔利制度良好占25%

 

勞工自評的幸福指數,自認幸福的僅25%;不幸福指數偏高原因,依序是薪資待遇不合理占27%、無發揮空間前進動力占27%、加班時間長占26%、升遷管道不暢通占25%、工作占據個人生活25%

 

勞工局指出,可見薪資、工時與穩定度,成為普遍評判幸福觀感的指標條件。這項調查以網路問卷採不記名調查,共計1020人次參加,受訪者年齡以3035歲居多,學歷以大學為主,佔68%,其中待業者占45%,在職者占55%

 

勞工局指出,根據台北人力銀行今年度辦理統一流通次集團、鼎泰豐、王品集團等企業專案徵才,每場都吸引千人參加面試,不難看出服務、餐飲、觀光飯店等產業前景佳,也漸成為勞工嚮往的產業。

八成上班族想創業 餐飲服務業最夯

九月 25th, 2012 Posted in 6-2.餐飲情報 | No Comments »

新聞標題:八成上班族想創業餐飲服務業最夯

資料來源:中廣新聞網

發布日期:2012917

內容:

(李書璇報導)根據新北市人力網最新調查顯示,將近八成的上班族有意願自行創業,創業類型又以「餐飲服務業」最多,超過五成的人表示,準備五萬到五十萬投入創業。新北市勞工局表示,如果民眾能從可獲利市場投入新創事業,並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曝光產品資訊,將能提高創業成功的機率。

 

不景氣,找到合適的工作不容易,不少民眾選擇自己創業;根據「GoodJob新北市人力網」最新調查,將近八成的上班族有意願投入創業,最想從事的行業是以餐飲服務業最多,佔35.09%,其次是開設個人工作室(31.58%),再次是成立網路店鋪(17.54%),新北市勞工局說,問卷調查顯示,上班族想創業的主要原因是為了「擁有較多的收入」(29.82%)、「想從事自己有興趣的事」(28.07%)和「實現當老闆的夢想」(14.04%)。在創業資金準備方面,有超過五成的受訪者會準備5萬到50萬元投入創業,可見選擇「微型創業」如西式早餐店、網路購物或服飾飾品店,成為目前的創業主流。

 

以在巷子裡只有四坪大的小店面開咖啡廳的徐老闆娘說,油電雙漲下創業當然要以節省成本為考量,開在巷子裡,租金一定比較省,加上坪數小,水電也省,她也不用再請人,一個人又當老闆,又是內場兼外場,讓她的咖啡店營收固定成長,半年就回本賺錢。

 

勞工局長謝政達說,針對有意願創業的民眾,新北市就業服務中心提供「幸福創業微利貸款」,並開設創業研習課程,歡迎民眾上網查詢相關資訊。

基隆廟口夜市真環保 拒絕一次性餐具

九月 25th, 2012 Posted in 6-2.餐飲情報 | No Comments »

新聞標題:基隆廟口夜市真環保拒絕一次性餐具

資料來源:大紀元

發布日期:20120920

內容:

(大紀元記者于婉蘋台灣基隆報導)基隆市環保局為建立民眾資源回收再利用觀念,向廟口攤商推動「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讓環保教育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局長江山鑫表示,遊客至廟口仁三路、愛四路觀光夜市品嘗特色小吃的同時進行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建立起民眾資源回收再利用觀念,及有效的改善夜市廢水及油煙排放,打造觀光及環保兼顧的夜市環境。

 

愛四路攤販委員會秘書蔡毓琳表示,每晚6點至9點有紳士協會、好馬長跑協會、仁壽社區發展協會、光隆家商、慈濟功德會環保志工大隊共約60餘人,輪流進行資源回收分類宣導;蔡毓琳強調,基隆夜市目前「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攤商比例已達八成以上。

 

協辦單位富聯工程顧問經理林國鼎說明,為打造廟口夜市成為全台第一座環保夜市,613日至913日止為期3個月辦理遴選仁三路及愛四路「環保攤商」活動經5位專家學者評選團評分結果,20日下午進行頒獎,由仁三路編號17(意麵)、愛四路編號166(當歸羊肉)獲得環保局補助更換LED燈具。

 

仁三路編號27-2(百年吳家鼎邊銼)、20(肉粽/四神湯)、25-2(邢記鼎邊銼)、48(超大杯甜品屋)及36(蚵仔煎),愛四路編號14(圳紀紅燒鰻魚羹)、30(全家福元宵)、167(八寶冬粉)、169(鄭記排骨羹)及13(米苔目)並各獲得紫外線殺菌機1部。

【高雄】裝設餐飲油煙異味處理設備‧宮賞藝術會館

九月 25th, 2012 Posted in 2-3.油煙處理機實績-南部, 3-1.TF型 | No Comments »

 

小松環保於高雄市林森一路附近宮賞藝術會館,完成裝設一式餐飲業油煙/異味處理設備,包含TF型油煙異味處理機1台、鍍鋅風管架設、3HP 中壓風機一台、白鐵煙罩TF具有三道濾材:前兩道濾材主要在過濾油煙,油煙去除效果可達95%以上,第三道為改質之活性碳,主要在吸附味道,異味去除效果可達70%以上,能夠有效改善油煙異味問題,安裝後
1.
通風良好、有效去除廚房內、外油煙與異味,室內、外空氣品質良好。
2.
油煙處理效果佳,不影響四周的鄰居與環境。

在小松環保安裝了適合店家的油煙處理設備之後,不但避免了店長因吸入油煙而致癌的危險,讓客人有良好的用餐空氣品質,也使該店在提供鄰居美食的同時,維持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保持了店家與鄰居良好的互動關係。

 

新潮流!新技術!●小松餐飲業油煙異味處理機係專門針對餐飲油煙/異味而設計,不僅有專利的保證,並投保千萬產品責任險,油煙異味去除效率也符合環保法規標準,而且無需水電、價格便宜、效率穩定、堅固耐用。●全新開發的濾網式機型,採用高科技的新式濾材,不必加裝額外設備,一台機器能夠同時有效去除油煙與異味。●避免了靜電式/水洗式的缺點,濾網式油煙機免清洗及維修保養,只要定期更換濾網,輕輕鬆鬆搞定油煙異味,老闆們省時又省力。

省錢又環保的加油法 請改說『加到油槍跳停』!!

九月 20th, 2012 Posted in 6-3.時事布告欄 | No Comments »

 

省錢又環保的加油法

『加滿』不划算~~ 請改說『加到油槍跳停』!!

詳情請看以下三則報導~~~~

報導1:                                                                                                                            

新聞標題:溢油嚴重環保媽媽基金會籲油槍跳停就好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發布日期:2012-9-19

內容:〔記者童涵旎/高雄報導〕加油加太滿造成汽油外溢,不但對環境有害,也傷荷包;環保媽媽基金會呼籲加油加到「油槍跳停」就好,也提醒加油站做好員工職前訓練,由他們告訴加油民眾正確觀念。

環保媽媽環境保護基金會和成大、中山及嘉藥等多所大學,針對全台的台灣中油、統一精工、全國、台塑、台亞等所屬六百零四家加油站進行秘密調查。

福懋跳停不續加的比率最低

根據環保媽媽基金會調查,加到油槍跳停即不再續加的比率,以台灣優力七十六%以及台灣中油七十四%最高,最低則是福懋的三十八%。

整體來說,三十一%會繼續加到指定金額或湊整數;有五十八%加油員會在跳停後,靜待三秒再抽回油槍。在溢油處理部分,僅有三十七%會主動擦拭,五十%須提醒才會擦拭,仍有十三%完全不處理。

基金會董事長周春娣說,能源有限,一滴油都不該被浪費,「各加油站有義務替民眾節省荷包」。她認為加油站業者應加強員工訓練,遵守「油槍自動跳停停止加油」的規定,並宣導民眾加油時不要強迫加滿油,省錢又環保。

他們發現,有些加油員加油時並沒有手握油槍,而是將油槍擱置油孔,等油槍跳停後才回來結帳,萬一機車倒地或油槍鬆脫,將無法立即處理。周春娣另提出,和社區大樓僅一牆之隔的加油站,應考慮裁撤,以維護社區安全。

中油直營站人員說,即使是時薪人員也都有職前訓練,要求加油員不要強迫加滿,並主動告知消費者「只加到油槍跳停」就好。

另有加油員透露說,部分加盟站可能為增加營業額,而讓加油員經詢問或未詢問,加到整數金額。

報導2:                                                                                                                            

標題:媒體報導「溢油嚴重,環保媽媽籲油槍跳停就好」,環保署補充說明

發布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空保處

發布日期:2012.09.19

內容:

        有關101919日媒體報導「溢油嚴重,環保媽媽籲油槍跳停就好」新聞,環保署表示,本次環保媽媽進行之「加油站油槍正確使用調查宣導計畫」是該署為促使加油站業者加強訓練員工正確加油動作,所委辦之計畫。該署瞭解現有缺失,因此加強積極導正之作為。

        環保署指出,加油站油氣回收設施管理辦法係為管制加油站排放之揮發性有機污染物,迄今國內2,627家加油站均已完成油氣回收設施設置,已具體有效降低加油站油氣逸散污染問題,惟仍有民眾反應有加油站員工未經審慎訓練或因應車主要求強制加油等情形,導致加油槍使用方式不當,造成油氣外逸甚至滴落於車輛及地面上,影響空氣品質,因此環保署特別委託財團法人環保媽媽環境保護基金會辦理「加油站油槍正確使用調查宣導計畫」,至加油站調查加油站員工操作加油槍情形及宣導加油時的正確方法,促使加油站業者對員工進行相關工作教育訓練,減少因加油不當造成之揮發性有機物逸散,以維護空氣品質。

        環保署表示,加油時,加油槍自動跳停後,如繼續強迫加油會造成油氣回收設備功能失效,造成油氣逸散,環保署呼籲業者及民眾配合培養下列幾項正確的加油習慣,共同做好保護環境工作,環保署將持續與各地方環保局共同宣導,以落實並維護國民健康、生活環境及改善空氣品質,包括:

        1.加油時,加油槍跳停後不要強迫加油,要停止加油。

        2.開始加油時,不以槍管開啟加油開關,要用手開啟加油開關。

        3.使用加油槍時,不摔槍或用力撞擊,要保護油槍免於碰撞。

        4.加滿油後,不讓殘油留於油槍中,要讓油滴流回油箱中。

        5.不要用手壓槍身,要常保油槍及皮管乾淨,並定期維護保養。

        此外,環保署也將持續督導地方環保局加強稽查,如有發現加油站未能維持其油氣回收設備有效操作達一定功能標準,造成油氣洩漏污染環境,依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規定處份並限期改善。

報導3:                                                                                                                           

新聞標題:油槍跳停強迫加油 23%民眾仍加到滿

                    破壞環保花冤枉錢 政府宣導效果平平

資料來源:卡優新聞網

發布日期:2010/08/11

內容:

(記者  張家嘯  報導)近日油價飆升,95無鉛汽油每公升再度衝破30元,許多民眾為了省荷包,都趕在漲價前,趕緊把油箱加滿,甚至油槍跳停後,仍不惜「強迫加油」。根據一項最新調查就發現,雖然政府倡導「不強迫加油政策」已經上路二年,但仍有22.94%的民眾仍會竭盡所能加滿油。

  不少人都有相同經驗,在加油站加油時,即使油槍已經自動跳停,但依舊會繼續加,直到金額湊成整數或完全加滿油箱。不過,除了政府從環保、健康角度大力宣導外,專家們也有說明,強迫加油只會多花冤枉錢,因為在點放的過程中,油箱並不會真正加到油。

  從波仕特線上市調網最新發現,目前還是有近兩成三的民眾,加油時會加到最滿,真正落實油槍跳起就停止加油的,大約只有36.13%的比例。

  加油站業者解釋,油池到加油機之間其實有二條看不見的管路,一條是油管,就是車子加油時,「油」所走的管路;另一條是屬於氣管,主要是將車子加油時產生的油氣,回收進入油池的管子。

  而一般油槍的設計,在前端金屬部份都有個感應器,只要開始啟動加油的同時,油槍也會回收從油箱回吐的油氣,當集滿油氣之後,加油機台上的扣環會自動跳起,停止供油,這時候油箱其實已經加滿到一個安全的程度。

  如果此刻執意繼續加油,其實有部份的油並沒有進到車子裡,由於油箱內油氣已滿的關係,反而回收進入油池的管子,等於花了冤枉錢。

  雖然政府宣導「不強迫加油政策」有一段時間,但從市調數據來看,效果似乎差強人意,除了民眾本身之外,有些加油站員工也為貪圖收錢或找錢的方便,強迫加油到整數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