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Archive for 六月, 2013

上海兒童哮喘發病率最高 室內污染為主因

六月 27th, 2013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No Comments »

新聞標題:上海兒童哮喘發病率最高 室內污染為主因

資料來源:大紀元

發布日期:【20130626日訊】

內容:

(責任編輯: 林遠山)中國專家日前表示,調查顯示近20年中國兒童哮喘發病增長速率是同期美國的3倍,數字驚人,而且上海兒童哮喘發病率最高,室內空氣污染很可能是主因。

 

《新聞晚報》報道,25日,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室內環境與健康分會在北京首次發佈一組數據:在清華大學建築技術科學系教授張寅平等進行的兒童哮喘、過敏性疾病與室內空氣品質調查中顯示, 在受調查的10個城市中,申城兒童的發病率最高,其中上海小朋友的哮喘發病率高達10.6%,遠高出最低值太原的1.6%

過去20年,中國的室內環境經歷了巨大變化,人們承受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室內環境污染,與日趨嚴重的兒童哮喘及其他過敏性疾病間雖被懷疑存在很強的關聯。張寅平教授表示,近20年中國兒童哮喘發病增長速率是同期美國的3倍,數字驚人。

調查顯示,在北京、上海、哈爾濱、西安、重慶、長沙、武漢、太原、南京、烏魯木齊等10個代表城市中,太原兒童的患病率最低,烏魯木齊兒童哮鳴音患病率最高,「患病率在濕潤環境,主要指夏熱冬冷地區無采暖建築的地區中要高得多。

室內空氣質量差更危害健康

張寅平表示,近年來出現室內空氣質量問題的原因主要有:新建築大量湧現,合成材料大量應用;強調節能導致的建築密閉性增強和新風量減少;散發有害氣體的電器產品的大量使用;空調系統或裝置運行管理的不合理;廚房和衛生間氣流組織不合理;室外空氣污染加劇等。

張寅平表示,目前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都存在室內環境中VOC(可揮發性氣體)和甲醛超標高的共性,雖然北京的室外PM2.5更嚴重,但室內的家庭裝潢和新建築增多等原因可能比室外污染對人體的危害程度顯得更大。

「現代人87%以上的時間在室內度過,與室外空氣相比,室內空氣品質對人體健康影響更大。

今年2月,上海仁愛醫院的兒童哮喘專家鮑一笑教授表示,空氣污染、營養不均、飼養寵物是導致兒童哮喘發病率上升的三大原因,其中空氣污染占首位。汽車尾氣、粉塵污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剛裝修新居中的甲醛等有害氣體、家人吸煙產生的煙草煙霧都會影響孩子的肺部發育,同時誘發呼吸系統疾病。

空調不用時別套塑料罩子

張寅平認為建築空調系統污染是導致室內微生物污染的重要原因,他建議市民不要過度裝修,家中擺設不宜太多,要適當「留白」,裝修時一定要認清綠色環保標誌。

上海家化家安家居環境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張世新表示,研究發現靠近飯店油煙下風口的屋子、近馬路或高架的房間、養貓狗等寵物的家庭,室內PM2.5都數值偏高。他提醒公眾,「家中一定不要用地毯,這是滋生細菌、吸附可吸入顆粒物的『最佳物品』!

聯合國報告建議全球發展目標並呼籲企業提出環境影響報告

六月 26th,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05.28~2012.06.03

發布單位:環保署

聯合國報告建議全球發展目標並呼籲企業提出環境影響報告

由英國首相等世界領袖帶領的聯合國27人小組指出,減緩氣候變遷及保護環境應是全球發展的核心。該小組最近提出的報告建議,以12項目標取代8項即將於2015年屆期的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並做為聯合國會員國討論2015年至2030年發展議程的基礎。與MDGs相同,新目標亦將不具約束力。報告其中一項建議是,大型企業除了財報外,也應強制提出對社會和環境之衝擊報告。目前約有四分之一的企業已製作環境報告。聯合國小組提出的2030年發展目標包括,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加倍、逐步取消有害化石燃料補貼、從建築物到運輸等的能源效率加倍等。該報告同時指出,MDGs雖在減少貧窮方面有大幅進展,但12億最窮人口只占全球消費量1%,而最富有的10億人口卻占72%

 

聯合國推出TEEB國家調查指導手冊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及其夥伴,最近在一項生物多樣性高階會議上推出「生態系與生物多樣性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Ecosystems and Biodiversity, TEEB)國家調查指導手冊」。手冊係應有意進行該項調查國家的要求制定,目的在協助各國於達成發展目標的同時,能永續管理其自然資源。TEEB國家調查強調大自然對國家發展的不同貢獻途徑,並建議將大自然貢獻納入政策過程的方式。該調查將確認符合國家優先政策的關鍵性生態系服務,並詳加檢視以納入政策制定考量。手冊同時提供進行TEEB國家調查的技術和實作指導,概述可成功啟動及實施國家調查、成果交換,以及落實調查建議的步驟。

 

美國環保署提出兩項限制甲醛釋出量法規

美國環保署(EPA) 提出二項法規,確保美國國內生產或進口的複合木製品能符合國會訂定的甲醛釋出量標準,以保護美國人免於暴露於有害化學品甲醛。甲醛廣泛使用於製造建材和其產品的黏著劑,暴露其中可造成眼、鼻和喉頭不適,或其他呼吸道症狀,甚至癌症。EPA的第一個提案,針對在美國銷售、供應、求售、製造、或進口的硬木合板、中密度纖維板、塑合板及成品,制定其甲醛釋出許可量。第二個提案,將建立一個第三方認證架構,藉由使複合木製品通過合格的第三方認證機構認證,確保製造商符合「毒性物質管理法(Toxic Substance Control Act)」的甲醛釋出標準。此認證計畫將確保在美國出售的複合木製品,無論是否在該國製造,均符合甲醛釋出量標準。

 

歐盟懷疑殺蟲劑芬普尼對蜜蜂有害

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新增巴斯夫(BASF)生產之殺蟲劑芬普尼(fipronil)為可能降低蜜蜂數量的作物化學品,用於處理玉米種子時會對蜜蜂構成嚴重風險,該聲明同時特別提及粉塵漂散的影響。因歐委會將於7月與歐盟官員討論禁令問題,BASF必須於614日前針對該報告向歐委會提出回應。歐盟4月禁用3種全球最廣泛使用的殺蟲劑為期2年,包括新類尼古丁(neonicotinoids)殺蟲劑,擔心此等殺蟲劑與攸關作物生產的蜜蜂數量驟減有關。BASF拒絕提供芬普尼銷售數據,並在聲明中指出,EFSA的評估並未強調任何核准的芬普尼用途對蜜蜂健康的新風險,該公司確信蜜蜂數量銳減是其他原因造成,而非含芬普尼的種子處理產品。芬普尼在歐洲不像新類尼古丁普遍,僅5國使用於玉米生產。

 

提升企業復原力為未來降低災害風險首要議題

「第4次全球降低災害風險平台會議」日前結束,並首次表彰民間企業於降低及減緩災害風險之重要角色。大會結論認為,引導民間投資於提升復原力(resilience)合乎商業情理。業者亦意識到私部門於預防及降低災害風險之重要角色,因企業不僅易受自然災害衝擊,在追求經濟成長過程中亦升高災害風險。民間企業正逐漸依據「兵庫行動綱領(Hyogo Framework for Action, HFA)」採取減災行動,同時尋找有助於提升復原力的企業作法。此舉將開啟政府與民間合作的新契機,並使整體風險管理獲得改善。與會人士同時達成共識,認為暫時稱為HFA2的新綱領,應導入必要的創新做法,以解決未來2030年內逐漸升高的風險。一般預期HFA2會確認以明確責任來管理災害風險降低及復原力提升的必要性、強化地方行動,以及凸顯科學的中心角色。下屆會議預定2015年於日本舉辦,將成為HFA2執行的轉捩點。

 

研究指出回收營建廢棄物環境效益顯著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回收營建廢棄物(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CDW)的環境效益,在考量回收過程造成的衝擊後仍相當顯著。研究以一個位於葡萄牙里斯本之營建廢棄物大型回收廠為對象。該廠接收混雜的CDW,依混凝土方、金屬、紙和塑膠等進行分類。研究人員以二氧化碳排放當量及油當量計算各種環境衝擊。環境衝擊分為3種形式:(1)「組織型」衝擊,即建廠及所需機器製造所衍生之能源和碳排放;(2)「運作型」衝擊,如操作機器所需之電力;(3)「運輸型」衝擊,如廢棄物從工地到該廠及從該廠到回收處理設施或掩埋場之能源消耗及排放。結果顯示,該廠的環境效益遠超過其衝擊。以生命期60年預估,該場會產生13.54萬噸二氧化碳,但可防止146.5萬噸排放量。

 

英國研究顯示電動車可保護健康和環境

英國一項為期3年探討電動車影響及在未來運輸系統中角色的研究顯示,推廣電動車可保護健康和環境。研究結果指出,電動車不但可減少都市內運輸相關污染,即使將電廠發電相關污染納入考量,其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仍比內燃機引擎車輛低。研究人員針對超過71,600電動車旅次和19,900次再充電,以行車紀錄器記錄並分析行駛距離、路線、駕駛行為及再充電次數等細節,發現該研究中所有的電動車碳效率均比同等級內燃機引擎車輛為佳。新造內燃機引擎車輛平均碳排放量約140 g CO2/kg(不含燃料生產及運輸產生的CO2,若含須增加15%),試驗中使用的電動車平均碳排量則為85 g CO2/kg(根據英國電網配比),且在離峰時間充電或更有效率的駕駛行為,均可進一步減少碳排放量。此外,因電動車無廢氣產生,能有效減輕交通擁塞且人口稠密地區的污染。

 

歐洲環境署報告顯示環境較健康但出現新風險

歐洲環境署發表「環境與人類健康」報告,指出歐洲人比過去更長壽健康,部分原因歸功於成功的環境政策降低暴露於空氣、水及食物中的有害環境污染物;但污染物仍舊是一大難題,且新興化學物質與產品,以及生活模式改變亦帶來新的健康風險。研究主要發現包括:20002009年化學品全球銷售倍增且種類增加,包含影響人體健康的物質;藥物、殺蟲劑及化妝品等日常用品含內分泌干擾物質的情況逐漸引發關切。報告強調,證據顯示空污導致癌症、心臟疾病、支氣管炎及氣喘,使歐洲人均壽命減少8.5個月;水處理無法完全移除的殘餘藥物及內分泌干擾物質,以及因氣候變遷導致之缺水及水質惡化等水質相關的健康疑慮上升;噪音嚴重損害健康,如影響認知發展、心血管疾病及睡眠等;雖然缺乏明確科學證據,但手機等電磁波釋放設備有時被認為可能致癌;奈米科技應用可能成為新興風險;綠地似乎對身心有多重益處等。

 

研究探討最佳減廢政策評估方法

由於難以測量「不存在的廢棄物」,監測與評估減廢(waste prevention)政策的難度也頗高。研究人員檢視9種減廢評估方法的優缺點後,建議採取結合各種方法長處的混合方式最有效。地方環保單位可利用小群組的廢棄物蒐集資料,監控減廢變化量。這種方式所蒐集的資料較精準,也對決策頗有幫助。但作者警告這些小群組必須在整體人口中具代表性,且必須包含大量家戶數目,才能取得有意義的統計分析結果。此外,一般民眾及焦點團體之態度與行為調查,以及如堆肥桶銷售量等資料,可提供初始基線,有利於政策實施後做為後續變化量的比較,對政策發展很重要,缺點是問卷回收率偏低。銷售點資料,如各項產品的銷售情況,亦可協助釐清可削減的垃圾。如結合銷售數據與包裝資料,即可評估重新設計產品進行減廢的潛能。

 

科學家警告兩代之內多數人將面臨缺水危機

500名水專家警告因氣候變遷、污染及資源過度使用,地球上90億人口絕大部分將在兩代之內面臨嚴重水需求壓力,全球水系統很快將到達可能引發不可逆變化的臨界點,帶來潛在的災難性後果。專家呼籲各國政府開始保護重要資源。相關威脅包括:氣候變遷將增加旱災、水災、熱浪及暴風雨頻率及強度;含氮肥料逕流已使兩百多處海洋及河口,成為大面積魚類無法生存的「死區」;低廉的地下水和河水抽水技術,以及缺乏抽水限制,造成灌溉或工業用水過度使用,且大量的水因技術不佳浪費;人口快速成長使需求增加,超過部分水資源的承載力;部分地區超抽地下水,造成鹽水入侵無法耕種。最快面臨嚴重缺水的地區,大多位於復原力差的貧窮國家。但科學家警告,已開發國家將同樣受害。科學家因此呼籲,應於2015年千禧年發展目標屆滿前,訂定更具挑戰性的新水資源改善永續發展目標。

 

全球報告倡議組織公布最新永續性報告準則

六月 26th,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05.21~2012.05.27

發布單位:環保署

全球報告倡議組織公布最新永續性報告準則

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在其2013年全球大會上公布最新GRI永續性報告準則G4,被視為是永續性報告發展上的重要一步。該準則是全球使用最廣泛的全面性永續性報告架構的一部分,其最新發展使所有企業和組織得以報告其經濟、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表現。G4已大幅修訂並加強,以反映在永續性報告領域當前和未來的重要趨勢。其目標包括:使新手或經驗豐富的報告者皆容易使用;改進技術品質,包括更清晰定義;與其他國際報告準則調和一致;引導報告涵蓋實質相關的主題等。藉由更重視實質關聯性(materiality)的概念,G4將鼓勵報告組織只提供在和利益相關者對話基礎上與其企業實質相關的披露和指標,這將使報告組織和使用者集中心力在真正重要的經濟、環境和社會影響上,以致報告更具策略性、針對性且更可信,並使利益相關者更容易瀏覽。

 

聯合國啟動全球永續消費與生產資訊交換中心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啟動全球永續消費與生產資訊交換中心(The Global SCP Clearinghouse),提供必要行動建議促進永續未來。近年來全球決策者與執行者已提出永續消費與生產相關倡議及工具,但現存資訊不完整且缺乏與人連結的橋樑。資訊交換中心運用社會網絡原則結合全球永續消費與生產社群,建立永續消費與生產知識與合作單一窗口中心,提供特殊平台瀏覽各種地區與主題社群,從永續公共採購與城市及建築到永續生產、生活方式與教育。永續消費與生產可創造新市場、綠色與良好就業機會(如有機食品、公平交易、永續住房、再生能源、永續交通與觀光)以及促進更有效率、更公平的自然資源管理,亦促使開發中國家略過無效率與污染發展階段,朝向高資源效率、環保與有競爭力的科技躍進。全球永續消費與生產資訊交換中心已登錄來自100個國家共500家組織,近800個新會員,會員已提交許多倡議。

 

指標顯示亞太地區自然資源管理欠佳

收入觀察研究所(Revenue Watch Institute)公布資源管理指標 (Resource Governance Index),顯示亞太地區自然資源管理仍不透明。此指標測量全球58國之油、氣、礦業透明度與交待性,包含亞太12個在上述工業居重要地位的國家。12國中無一達「滿意」前段,但印度、東帝汶與印尼位居「部分滿意」組別的前3名,菲律賓與蒙古些微居後,並有朝妥善管理透明資訊努力。其他如阿富汗和柬埔寨被列為「差」,「不及格」的緬甸則敬陪末座。該指標依4項關鍵評估各國透明度與交待性,包括機關與立法環境、報告作業、保護措施和品管與授權環境。印度因有資訊自由法規,且報告作業、保護措施與品管也達滿意。東帝汶為該區唯一公布(但非例行)與企業簽署合約的國家,報告作業得分高達82。亞太國家若想改善自然資源管理,應向綜合得分98且在機關與立法環境唯一得到滿分的挪威看齊。

 

英國發布有助降低地下氣體污染風險新標準

英國國家標準局(BSI)公布一項新標準,可協助減少污染土地或褐地(brownfield)之地下有毒氣體對民眾、建物與環境所帶來的潛在風險。這些場址在再開發過程中的氣體排放,必須被適當監控才能確保符合英國安全法規。業主對地下氣體的調查若不夠完善,可能導致當局拒絕或延後發放許可。BS8576的地下氣體調查準則可引導此調查程序,提供對地下氣體、揮發性有機物與永久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與氧氣的指導原則。該標準重要內容包括:一個可評估開發的場址或會釋出氣體之場址對鄰近土地與開發之風險架構;對「1990年英國環境保護法」2A條款與「環境損害法規」下執行氣體調查的指引等。BSI主管表示,二氧化碳與甲烷都是很強的溫室氣體,若未管制其從掩埋場釋入大氣,將強化氣候變遷,使用此準則有助減少此類氣體的釋放。

 

聯合國報告指企業須更迫切回應氣候災害風險

「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組織」(UN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 UNISDR)報告指出,企業對洪水、乾旱及風暴對商業運作可能構成威脅的意識雖然漸增,但很少在彼此間或與公共部門分享如何因應極端天氣威脅的專業知識。日前「全球減少災害風險評估報告」指出,災難性事件帶來的經濟損失僅本世紀即突破2.5兆美元,並將災害風險描述為「一個新的數兆美元資產類別」。更令人擔憂的是,其所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至少被低估了50%。自然災害不僅擾亂供應鏈,也會推升商品價格造成企業更廣泛問題,並引發勞動力錯置、資產損害、及損壞基礎設施。UNISDR報告評估14個主要公司的風險管理,發現針對公司擁有資產災害風險減少的良好做法雖然存在,但對海外當地供應鏈風險的瞭解和管理能力水準卻低很多。該報告指出,企業應與供應商分擔風險,並將災害風險資訊納入投資決策考量。

 

研究顯示須加強鋰電池回收與再利用政策

一項新研究檢視全球每年丟棄之數百萬個可充電式鋰電池,對環境與人類健康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由於行動裝置使用的鋰電池普遍生命週期只有短短的2-4年,科學家欲瞭解這些電池在丟棄後是否會溶出有毒物質,對健康及環境造成威脅。採用標準溶出實驗、危險評估模型及其他評估有害廢棄物的方法,科學家顯示手機鋰電池因其鉛含量,可符合美國聯邦政府有害廢棄物定義。而加州標準也可因這些鋰電池的鈷、銅與鎳含量,將之歸類為有害廢棄物。這些調查結果顯示在地方、國家與國際層級採取更強力鼓勵鋰電池相關物料回收、再生與再利用政策的需要。

 

專家建議北美擬定低碳能源策略

諾貝爾得主與美國總統顧問Mario Molina於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環境合作聯合公共諮詢委員會會議中(JPAC)表示,擬定北美能源策略非常合乎情理,並警告不處理氣候變遷有如玩俄羅斯輪盤。相對於加拿大政府領導人持續不認同建立國家能源政策的價值,美國與墨西哥則熱衷擬定北美能源策略。Molina表示擬定北美能源策略是總統科學與科技顧問委員會成員與歐巴馬開會所做的4項建議之一,其餘包括:擬定碳價使市場在後京都議定書時期,透過新的國際協議找到最便宜的減排方式;增加能源科技研究、發展與展示的投資;擴展運用先進能源科技的國際合作。Molina指出,如果科學家對氣候變遷的預測是對的,全球各國同意為碳定價是遲早的事,既然發生的機率如此高,何不立即開始以獲得更好的起跑點。

 

聯合國展示傳統保存食物方式以提倡節約食物

2013年世界環境日聚焦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新推出的活動「思考-飲食-節約-減少你的食物足跡」,旨在削減糧食浪費。UNEP要求提交以傳統方式保存食物的例子,做為慶祝活動的一部分。雖然某些美味佳餚例子可能無法引發不識此道者食慾,但此法並非將其複製到遵循其他文化的國家,而是展示人類曾經珍惜食物是如何遠遠超過今天的情形。在工業化地區,糧食總量近半數被揮霍掉,每年約3億噸,原因是生產商、零售商和消費者丟棄仍適合消費的食物,這數量超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糧食淨產量,且足以養活全球飢餓民眾。這些數字說明個別消費者還有很大空間來向祖先學習,並改變他們購買、儲存及消耗食物的方式。

 

英國發布開發生態系統服務支付行動計畫

英國環境食品鄉村事務部(Defra)發布開發生態系統服務支付潛力行動計畫,因自然所提供服務的價值,生態系統服務支付(Payments for Ecosystem Services, PES)計畫尋求以超過一般市場誘因的方式,直接回饋土地管理人,以維持或強化這些服務。此行動計畫旨在開發PES潛力,它說明政府為促成實用且創新計畫所可採取的行動,並描述PES如何在不同政策與環境背景下仍可被採用。自然資產委員會在其自然資產現況報告中,對PES方法及潛力亦強力支持。截至目前該試行計畫已顯示各種利益關係人對PES的極大興趣,企業、土地管理人、環境信託及慈善團體等皆越來越能合作,共同測試PES方法在從養分管理到都市再生等不同情況下的潛能。Defra連同此行動計畫一起發布的「PES最佳實務指南」將有助匯集此興趣,以克服PES面臨的實務挑戰。

 

印尼雅加達通過全面性廢棄物管理法規

印尼雅加達新法規對違法倒垃圾者可處以最高5千萬盧比(5,120美元)罰款,同時還對環保袋、可生物降解包裝、亂丟垃圾和廢棄物管理實施更嚴格規定。雅加達清潔辦公室表示,該市市議會通過的新法規規定垃圾須置放於指定地點、企業須管理其廢棄物,如果居民和企業不履行其義務依法行事,將面臨行政處分或50萬至5,000萬盧比間的罰款。法規禁止把廢棄物棄置於水道、水庫、街道、公園和公共區域,廢棄物須在早上6時至晚上9時間棄置於綜合性垃圾場和最終垃圾傾倒場,且需有傾倒許可。如果製造商未在其包裝上標示減少廢棄物或廢棄物處理相關事宜,亦或使用無法自然分解的包裝,將面臨行政處分及2,500萬至5,000萬盧比的罰款。購物中心經營者若不使用環保購物袋也將面臨行政處分,以及500萬至2,500萬盧比間的罰款。官員表示此法規用意在提高大眾的廢棄物意識,以減少雅加達的水患發生。

歐洲各研究基礎架構協助解決空氣品質問題

六月 26th,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05.14~2012.05.20

發布單位:環保署

歐洲各研究基礎架構協助解決空氣品質問題

2013年歐盟執委會重新檢討空氣政策,以找出改善空氣品質的方法。在提升空氣品質與氣候行動前線研究之主題下,科學界、政界與業界代表日前群聚布魯塞爾,此次小組討論是64日至7日登場之「2013年綠色週」的官方附屬活動。專家認為從科學角度來看,環境空氣品質指令的修訂可讓歐洲訂定更佳的標準,其修法目標是將PM2.5的細懸浮微粒濃度自2013年起訂為20μg/m32020年時強制實施。科學家也建議管制苯芘(benzo(a)pyrene),並依現有目標值訂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地表臭氧限值。專家指出,要達成持久長期的氣膠特性觀察,需要許多現地及地面遠距感測站一起配合衛星觀測,唯有泛歐的大氣觀測研究基礎架構才能協調及支持長期高品質的洲規模觀測,這些架構將在科學界扮演關鍵角色,協助建立與資助各國無法獨力完成的大型計畫。

 

北極理事會達成永續發展與氣候行動相關協議

北極理事會8個會員國的部長與北極原住民代表,日前開會宣布共同願景聲明,要讓北極未來發展成一個「和平與穩定的區域」,同時簽署具法律強制效力的「北極海洋漏油準備與回應合作協議」,為改善漏油危機發生時的因應程序提供合作平台。此次會議中,各國部長收到3份有關北極環境變化的報告:北極生物多樣性評估、北極海洋環境保護回顧、北極海洋酸化評估。與會人士亦簽署基努那宣言(Kiruna Declaration),確認8國將共同合作並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聯手,在2015年前達成一個議定書,或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與會部長也同意敦促蒙特婁議定書締約國儘快採取行動,逐漸減少氫氟碳化物的生產與使用。另外也決定成立專責小組開發行動方案,達成北極黑炭與甲烷減排的目的,並在2015年部長會議中報告進度。此外,有鑑於北極暖化速度超過地球其他地區的兩倍,環保團體對此次會議未能針對短壽命氣候污染物通過應對措施感到失望。

 

美國環保署發布新環境正義指引文件

美國環保署(EPA)日前發布2份文件說明如何將環境正義規定納入其許可過程中。標題分別為「EPA為促進負擔過重社區有意義地參與許可過程所採取的行動」及「EPA許可申請者之可靠做法:促使鄰近社區參與許可過程之途徑」,此2份文件為EPA「環境正義計畫2014」的一部分,此計畫訂有將環境正義考量納入EPA所有許可過程的目標。環境正義尋求減少少數、低收入及原住民等以往在許可過程中代表性不足族群所面臨的障礙。EPA指出,新文件並未改變任何法律規定。「可靠做法」(Promising Practices)文件用意在於鼓勵許可申請者策略性規劃及強化其向外尋求負擔過重社區參與許可過程的努力,而「EPA行動」文件則是要鼓勵提高EPA許可過程的透明度及一致性,並以增加負擔過重社區有意義地參與為目的。

 

綠色財政改革可為歐盟創造工作機會與刺激創新

歐洲環境署(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EEA)一系列研究探討受目前金融危機影響的歐盟4國其財政改革潛力,發現提高某些稅率並停止補助有害環境的產品及服務,將其獲利用來減輕就業與投資的財稅負擔,則可刺激經濟成長。環境財政改革(Environmental fiscal reform)可透過減低所得稅與公司稅等勞工與投資課稅,轉嫁稅賦至有害環境的商品與服務的生產及消費,另一特色是移除有害補助,如化石燃料補助,節省的收益可用來促進再生能源與資源效率技術。近期葡萄牙所提財政改革提議獲正面迴響,是EEA最新分析的國家。葡萄牙在1990年代晚期是環境稅比例占GDP最高的歐盟國,利用目前在其他歐盟國實施的環境稅方法,葡萄牙可恢復此狀況,並增加30億歐元收益。選項包括對柴油和汽油車同等徵稅、對飲料包裝、購物袋和殺蟲劑等多種商品引進新稅、航空稅、重型貨車空污稅、老舊水力資源及其他自然資源的專利權稅。

 

英國溫室氣體申報新法將為廢棄物業帶來機會

英國環境食品及鄉村事務部(Defra)指出,廢棄物不掩埋並將之轉至廢棄物能源化設施可降低直接碳排放近90%,積極主動的廢棄物公司將可藉由幫助客戶申報溫室氣體排放量證明其可直接量化的碳減量,受益於英國即將公布的新溫室氣體申報法規。而已提供許多垃圾掩埋轉移選項的廢棄物公司,將有機會使用碳和溫室氣體減量資料來推銷這些選項。譬如Defra指出將食物廢棄物自掩埋轉移至厭氧消化設施以生產沼氣,直接碳節省可超過96%,尚不包括使用沼氣發電抵銷化石燃料能源所帶來的碳節省。若將原本要運往掩埋場的廢棄物做為堆肥,可省下近99%的相關碳排放。2011年環境管理與評估研究所(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 的調查顯示,約70%受訪公司確認溫室氣體申報能提供成本節省。

 

以色列研究指全球暖化加速西尼羅河病毒傳播

以色列新研究指出,全球暖化趨勢對西尼羅河病毒傳播到歐洲和其周邊國家從未出現這種疾病的新地區有顯著影響。歐盟所屬歐洲疾病防治中心所委託的研究發現,氣溫上升比濕度對疾病傳播的貢獻更為可觀,而雨量效果則無法定論。研究人員指出,本次研究結果為暖化會提高蚊媒或其他溫度敏感病媒疾病的爆發又新增1項證明,此類跡象已在全球各地持續出現。西尼羅河病毒是由反覆叮咬感染禽鳥的蚊子傳播,其對人類的潛在威脅是有可能造成不可修復的腦損害,甚或罹患腦炎或腦膜炎而死亡。這份研究檢視歐洲和西尼羅河周邊國家的每天溫度、濕度和降雨量資料與該病毒發病率間的關聯。科學家指出,考慮到歐洲近年來出現的上升氣溫,這些研究結果顯得相當重要。

 

荷蘭研究運用創新地景設計為污染場址去污

都市化和工業化造成土地污染,產生健康與環境問題,需徹底修復以防止污染物滲入地下水或累積於糧食作物。創新的「植物修復法」(phytoremediation)利用植物幫污染環境除污,提供具成本效益且友善環境的解決方法。荷蘭研究人員於阿姆斯特丹北部布克斯羅特漢(Buiksloterham) 1處污染受損的工業區,測試植物修復法的可行性。將此區改造為住商混合中心的計畫目前因土壤重金屬污染嚴重而受限,因此研究人員為布克斯羅特漢打造地景設計,選擇植物改造公共空間並兼具成效與美感。所選植物群將集體分解重金屬污染物並留至植物組織內,避免其在土壤中遷移,未能被分解的污染物則可隨採收植物體移除場址之外。土壤報告與預估時間表顯示,清除該處某些嚴重污染區域會與預定都市發展時間表衝突。創新解決方式可將嚴重污染的土壤運至運河駁船,形成「漂浮花園(floating gardens)」,或移至路邊做為綠色街景,同時一邊進行長期的植物修復法。

 

國際氣候變遷談判出現新主張

過去幾年國際間的氣候高峰會一再無法達成具有約束力的條約,然而現在似乎出現了1項新主張。日前在波昂舉行的國際會議,美國建議與其強制各國接受同一架構,應讓各國決定自己要如何解決問題,再協助各國達成目標。美國談判代表建議應讓各國訂定自己的計畫,如此可以鼓勵各國走向談判桌,但並須在2015年全球氣候會議前幾個月先提出初步計畫,以便有時間進行檢討、搜集各方意見與進行修正。美國談判代表認為其想法已經開始獲得支持,如世銀已展開類似計畫,成立「市場推出預備夥伴計畫」以協助各國儘速達成碳排放目標,此計畫將提供補助金與技術協助來激勵集體創新與發展能快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市場導向工具,16個國家包括中國、印度與巴西已簽署成為「執行國」,而最先進的國家可成為「贊助國」並根據經驗來提供支援。

 

專家指出新環境教育有益大眾

專家指出,19801990年代美國環境教育做得並不好,伴隨環境這個詞則通常被認為對工業、農業或整體進步是負面的,應該恢復「環境」一詞真正的含義,它是所有人居住的空間及仰賴的無窮供應者。環境教育的第一步是要讓孩童走入戶外的自然環境。研究已指出兒童期肥胖、注意力不足症、低維他命D及近視等皆與缺乏戶外活動時間有關,一旦孩子走入戶外,就能置身地方本位教育,即學生應先認識他們最為熟悉的環境與生活的地方。新環境教育另一指導原則是探問(inquiry),探問學習教導孩童如何思考,而非該思考什麼。當學生以科學的角度審視環境尋求問題的答案時,探問學習能強化研究、觀察及分析性思考能力。另外,環境教育並非指課外課程,而是所有傳統科目都可以環境為教室或模型,環境課程的設計符合州和國家課程標準,且研究指出戶外學習能提升核心科目的整體成績,即使教室內的環境教育都能帶來巨大利益。

 

都市建物綠化可降低噪音污染

最新調查顯示,建物屋頂綠化有明顯降低都會環境中來自道路交通噪音的潛力。屋頂與建物外牆搭配適合植物生長的材質進行綠化,可以軟化都市環境,減低噪音音量,至於堅硬的人造材質則較會放大交通噪音。研究人員測試綠化屋項、綠化建築外牆及平屋頂邊緣低植被隔板降低交通噪音傳入建物中庭的效果,結果顯示綠化屋頂效果最佳,某些特定形狀的屋頂甚至可以降低7.5分貝的噪音;綠化建築物外牆降低噪音效果稍差,且須視建物靠路邊牆材質而定,磚塊愈硬的庭院噪音降得愈多;屋頂邊緣植被隔板只有當隔板本身是吸附型材質而非堅硬材質才有效,若能搭配綠化屋頂或綠化外牆,降低噪音的效果最佳。研究人員表示,建物綠化也可以降低來自包括空調等其他噪音來源。建物外表種植植物對環保的其他好處,包括可吸收二氧化碳、提升空氣品質、降低城市熱島效應,提升都會生物多樣性、以及讓街道與建物景觀更具魅力等。

印尼霾害 馬國兩城進入緊急狀態

六月 26th, 2013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No Comments »

新聞標題:

印尼霾害 馬國兩城進入緊急狀態  

空污指數破700 濱海兩城學校停課  「瀰漫烤肉味」吉隆坡空污惡化!

發布日期:2013/6/25  陳毓麟 報導

內容:

印尼霾害繼續肆虐,馬來西亞南部與兩個城市,空氣品質也達到危險狀態. 馬來西亞南部濱海的麻坡與柔佛,空氣汙染指數一度突破七百,兩地的學校都已經停課,市府發送口罩,要求民眾儘量不要外出。

 

首都吉隆坡,空氣汙染也持續惡化,能見度明顯降低,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烤肉味,印尼的霾害,已經成為馬來西亞 每年都得面臨的問題,不過這是八年來它第一次達到危險的程度,民怨也隨著空氣汙染指數上升。

【台中】裝設餐飲油煙異味處理設備‧粗Brunch Cafe

六月 25th, 2013 Posted in 2-2.油煙處理機實績-中部, 3-3.MF型 | No Comments »

小松環保於台中市Brunch Cafe,完成裝設一式餐飲業油煙/異味處理設備,包括MF油煙處理機1台、風管架設、1HP風機一台、白鐵煙罩,MF相當於靜電機的效果,油煙去除效率90%以上,異味去除效率30%-50% ,適用於中低油煙或油煙粒徑較大,且低異味的餐飲業者。


去除油煙,小松為地球過濾出好空氣!在店家裝設了油煙處理設備之後,不但避免了店長因吸入油煙而致癌的危險,客人也有良好的用餐空氣品質,該店在提供鄰居美食的同時,維持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也可以保持店家與鄰居良好的互動關係。

 

新潮流!新技術!●小松餐飲業油煙異味處理機係專門針對餐飲油煙/異味而設計,不僅有專利的保證,並投保千萬產品責任險,油煙異味去除效率也符合環保法規標準,而且無需水電、價格便宜、效率穩定、堅固耐用。●全新開發的濾網式機型,採用高科技的新式濾材,不必加裝額外設備,一台機器能夠同時有效去除油煙與異味。●避免了靜電式/水洗式的缺點,濾網式油煙機免清洗及維修保養,只要定期更換濾網,輕輕鬆鬆搞定油煙異味,老闆們省時又省力。

星馬霾害 空污16年新高「到當地旅遊 最好戴口罩」

六月 19th, 2013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2 Comments »

新聞標題:星馬霾害 空污16年新高「到當地旅遊 最好戴口罩」

發布日期:20130619   

內容:

【邱曉霞╱綜合報導】印尼傳霾害,鄰國都遭殃,新加坡前晚空氣污染指數升抵16年來新高,馬來西亞總理納吉(Najib Razak)也在臉書上呼籲民眾,「減少外出活動,也不要喝太多水」。國內醫師提醒到東南亞旅遊的民眾,最好戴口罩。

 

印尼大火濃煙飄

新加坡及馬來西亞自1980年代開始,就經常受到跨國霾害所苦。當地霾害發生在乾季,主要是因為印尼常發生森林大火,濃煙越界飄散形成區域問題,這次起火點是在印尼最大的蘇門答臘島,濃煙被西南風和西風吹到鄰國。

新加坡首當其衝,空氣品質從上周四開始受到影響,位在市中心、深受國際觀光客喜愛的濱海灣金沙酒店前天籠罩在霾霧裡,金融區更是灰濛濛的一片,民眾多待在家裡,上街時也都戴上口罩。

新加坡環境部長維文昨在臉書向印尼政府喊話,要對方公布為了開採石油而放火燒林整地的無良企業,當地學界普遍認為這些企業是造成霾害的元兇。

 

呼吸道患者別去

星洲的污染指標前天晚間一度高達140,遠超過「不健康」指數100的門檻;馬來西亞麻六甲的空污指數上周六已衝上161,創8年來新高。

對此,新竹恩輝診所醫師陳永煌表示,有上呼吸道及肺部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在此時到當地旅行,若一定要去,也要記得戴口罩及日常用藥。

【台中】裝設餐飲油煙異味處理設備‧阿斌鹹酥雞

六月 17th, 2013 Posted in 2-2.油煙處理機實績-中部, 3-3.MF型 | No Comments »

小松環保於台中市太平區阿斌鹹酥雞,完成裝設一式餐飲業油煙/異味處理設備,包括MF型油煙處理機、1/2HP風車,MF相當於靜電機的效果,油煙去除效率90%以上,異味去除效率30%-50% ,適用於中低油煙或油煙粒徑較大,且低異味的餐飲業者。


去除油煙,小松為地球過濾出好空氣!在店家裝設了油煙處理設備之後,不但避免了店長因吸入油煙而致癌的危險,客人也有良好的用餐空氣品質,該店在提供鄰居美食的同時,維持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也可以保持店家與鄰居良好的互動關係。

 

新潮流!新技術!●小松餐飲業油煙異味處理機係專門針對餐飲油煙/異味而設計,不僅有專利的保證,並投保千萬產品責任險,油煙異味去除效率也符合環保法規標準,而且無需水電、價格便宜、效率穩定、堅固耐用。●全新開發的濾網式機型,採用高科技的新式濾材,不必加裝額外設備,一台機器能夠同時有效去除油煙與異味。●避免了靜電式/水洗式的缺點,濾網式油煙機免清洗及維修保養,只要定期更換濾網,輕輕鬆鬆搞定油煙異味,老闆們省時又省力。

【南投】裝設餐飲油煙異味處理設備‧春水岸料理茶坊

六月 13th, 2013 Posted in 2-2.油煙處理機實績-中部, 3-3.MF型 | No Comments »

小松環保於南投縣草屯鎮春水岸料理茶坊,完成裝設一式MF餐飲業油煙/異味處理設備,MF相當於靜電機的效果,油煙去除效率90%以上,異味去除效率30%-50% ,適用於中低油煙或油煙粒徑較大,且低異味的餐飲業者。


去除油煙,小松為地球過濾出好空氣!在店家裝設了油煙處理設備之後,不但避免了店長因吸入油煙而致癌的危險,客人也有良好的用餐空氣品質,該店在提供鄰居美食的同時,維持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也可以保持店家與鄰居良好的互動關係。

 

新潮流!新技術!●小松餐飲業油煙異味處理機係專門針對餐飲油煙/異味而設計,不僅有專利的保證,並投保千萬產品責任險,油煙異味去除效率也符合環保法規標準,而且無需水電、價格便宜、效率穩定、堅固耐用。●全新開發的濾網式機型,採用高科技的新式濾材,不必加裝額外設備,一台機器能夠同時有效去除油煙與異味。●避免了靜電式/水洗式的缺點,濾網式油煙機免清洗及維修保養,只要定期更換濾網,輕輕鬆鬆搞定油煙異味,老闆們省時又省力。

歐盟評估室內空污對健康的影響

六月 11th,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05.07~2012.05.13

發布單位:環保署

歐盟評估室內空污對健康的影響

歐盟研究計畫研究室內空氣曝露對兒童和成人造成的長短期呼吸、發炎和過敏健康影響,重點在微生物媒介。該方案首先用相同研究裝備檢視芬蘭、荷蘭和西班牙學校的室內空氣,對室內環境樣本進行微生物、免疫學、毒理學和濕氣相關屬性的深入分析,發現24-47%接受調查的學校有不同類型的潮濕問題,內毒素(endotoxin)的水準明顯比家庭高,表示學校內毒素曝露占兒童和教師內毒素曝露總量顯著比例。2個深入研究聚焦於家庭環境中生物污染物對成人健康的長期影響,發現歐洲各地家庭微生物曝露有地域性的巨大差異,並斷定所觀察的內毒素健康效應不連貫現象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由於曝露的地域異質性。第3個部分整合了數個有延續性的歐洲兒童世代,重點是生物媒介的長期健康影響。初步分析顯示全歐洲室內微生物水準及標記決定因子的差異性,這可能與不同國家哮喘和過敏患病率的差異有關。

 

聯合國會議通過全球禁用阻燃劑HBCD

化學品製造商與環保人士齊聲歡迎日前全球政府同意通過停止六溴環十二烷(HBCD)生產與使用的決定。過去的研究顯示,廣泛使用在聚苯乙烯泡棉製成之建築隔熱產品中的HBCD,對海洋生物具有毒性,也會干擾動物的甲狀腺激素分泌,且在自然環境中不易分解消失。日前落幕的聯合國日內瓦會議中,各國政府將HBCD列為斯德哥爾摩公約要求全球努力消除的物質名單中,其它公約禁用的化學物質還包括多氯聯苯與某些殺蟲劑。公約簽約國也同意給予HBCD全球全面禁用的緩衝期,在2019年前,建築用途發泡或壓出發泡成型聚苯乙烯仍可以使用HBCD。協議同時規定新建築隔熱產品必須標示是否含有HBCD。此一標籤可以提供隔熱產品採購商所需的產品資訊,同時確保建物拆除或改建時,含有HBCD的材質能被妥善處理。

 

歐盟通過推動綠色基礎設施新策略

歐盟通過推動綠色基礎設施新策略並將自然過程視為空間規劃的核心。歐盟經費將鼓勵以綠色方法解決基礎設施問題,如讓自然溼地吸收暴雨產生的過量水分,而非建造水泥防汛設施。歐盟聲明指出,綠色基礎設施往往比傳統土木工程方法便宜及耐久,且富有生物多樣性的公園、綠色空間、及清新空氣廊道亦助減緩熱浪。新歐盟套裝計畫提議包括:2014年前以一歐盟金融機構改善綠色基礎建設計畫融資管道及歐洲投資銀行的支持;支持歐盟層級的計畫並在2015年底前進行全歐盟綠色基礎建設網絡選項評估;2014年前發展指引,說明綠色基礎建設如何於下一預算期融入政策;在農、林、自然、水資源、海洋與漁業、地區與凝聚政策、氣候變遷減緩與因應、交通、能源、防災與土地利用政策上推動綠色基礎建設等。

 

歐洲議會通過箱形車CO2排放標準

歐洲議會環境委員會通過引入更嚴格的2025年箱形車燃油效率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新目標。此法案要求2020年於歐盟銷售的新輕型商用車,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須從目前的203克減至147克,另提出2020年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示性目標,從2025年起介於105克到120克間。環境委員會於20134月表決通過2020年前新轎車須達到每公里95克的平均燃油效率。環保團體指出,原來的147克決定是依據錯誤的箱形車二氧化碳排放量及排放量降低成本資訊,呼籲設置更有企圖心的2020年目標118 g/km。相形之下,環境委員會決定的120 kph箱形車速限獲得了較多支持,消費者及運輸協會皆對此表示歡迎。

 

UNEP報告呼籲綠化貿易以達成永續發展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報告顯示,全球貿易綠化是達成永續發展的重要步驟,而開發中國家處於關鍵地位。此「綠色經濟與貿易-趨勢、挑戰與機會」報告指出,為達成長期與永續的經濟發展,開發中國家仍有許多機會讓經濟多元化,並從全球對綠色商品與服務需求日增的環境中獲利。經認證商品及環保產品和服務的貿易雖占全球貿易量很小比例,但以絕對值來說卻持續上升中。這項報告分析6個經濟領域:農業、漁業、林業、製造業、再生能源業與旅遊業,並找出如政策改革與認證等可協助開發中國家從中獲利的方法。報告也找出若干公部門與私部門可以採取行動支持開發中國家獲取更多國際綠色市場的幾個層面:對關鍵經濟基礎建設、技術支援、針對性的教育與訓練計畫與永續資源取得的公共投資;以市場為本的工具,如取消對不永續生產、消費與貿易的補貼,以及考量生產與消費真正之環境與社會成本的定價政策等。

 

專家警告二氧化碳創新高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經濟學家與氣候變遷專家Lord Stern,對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水準已達400 ppm,發出嚴正警告。由於二氧化碳水準只升不減已50年了,所以在本世紀接下來的時間內,全球氣溫可能因此上升達攝氏5度,造成大規模人口遷移,而該水準已將全世界帶向災難性升溫無可避免的關鍵點。在1960年代,二氧化碳濃度水準以每年0.7 ppm的速度上升。但由於更多國家轉變為工業化,且其工廠和電廠產能增加,使上升速率增為2.1 ppm。上一次地球大氣層有400 ppm二氧化碳時,北極無冰且海平面比現在高40公尺,地球重返如此氣候狀況的前景令人擔憂。隨著氣溫升高,沙漠將會擴大,且像是北印度季風等維持生命的天氣模式可能會受到干擾。同時會造成整個大陸規模性的農業欠收,並有數以百萬計民眾無家可歸,進而引發大規模衝突。

 

韓國將允許有限度使用食物廢棄物碎渣機

韓國環境部與國會議員舉辦政策論壇,討論有關實施以量計食物廢棄物收費系統,及引入食物廢棄物碎渣機(disposer)的措施,政府代表在論壇上發表1項准許全國某些地區使用碎渣機的政策草案(處理機自1995年起禁用),並聽取民間團體、地方政府和產業界意見。專家將展示碎渣機試點方案的成果,隨後環境部宣布准許有限度使用碎渣機的政策。該政策將接受有健全污水系統的地方政府申請,並通知選定可使用碎渣機的地區。僅有登記的公司才能安裝此類機器。由於碎渣機政策可能會造成公眾日常生活改變,環境部將在下半年蒐集廣泛的利益相關者意見後敲定該政策。議員表示,在從量計算食物廢棄物收費系統61日生效前,需考量是否准許使用碎渣機做為減少食物廢棄物的基本手段。

 

C40城市集團將訂定共用氣候風險評估標準

致力於應對氣候變遷的全球各大城市,正發展一個可協助所有城市妥善準備以因應天然災害與極端氣候情況的新架構。「C40城市氣候領袖集團」近日宣布新的架構,亦是「柯林頓全球行動承諾」所提的新方案。此C40「風險評估架構」將為各城市訂定評估氣候風險的共用方式,並提供一個可協助城市在進行氣候行動投資前訂出風險優先順序的程序。此全球統一標準將協助城市評估當地的氣候風險時能更有自信,並使城市間相互比較。此架構還可讓銀行改善對具韌性基礎設施之借貸結構,並使保險公司以更統一的方式評定風險層級,確保都會基礎建設的持續投資。

 

研究顯示奈米材料可能導致肺部發炎

美國研究發現,人體吸入如防曬乳、影印機油墨等所含常見之超細微粒後,可能導致肺部發炎與受損。這項研究是歷來第1個複製及比較全國各實驗室的研究、針對人造奈米材料對人體健康影響所進行之跨機構調查。該研究最獨特的貢獻在於所有參與的科學家,都展示相似濃度之奈米材料進入呼吸道後,會造成類似的結果。這項發現可為規範未來奈米科技安全發展的政策提供指引。吸入方式是人體曝露於奈米材料最被關切的管道,但透過皮膚、眼睛與嘴巴食入的風險,在許多奈米商品的生產與商業應用過程中仍會發生。研究人員是透過老鼠實驗,檢視肺臟對3種二氧化鈦與3種多層奈米碳管之奈米材料的反應。

 

日用品中多溴二苯醚恐造成孩童低智商與過動

數十年來多溴二苯醚(PBDEs)被用於嬰兒車、地毯與電子產品等日常用品做為防火之用,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研究指出母體接觸阻燃劑與幼童出生後低智商與過動有關。動物實驗發現PBDEs會干擾甲狀腺荷爾蒙,造成過動與學習問題,此研究加強了其他幾項人體研究的證據,突顯懷孕婦女須減少接觸PBDEs的必要。研究結果發現母親接觸PBDEs5歲孩童認知缺陷及25歲過動有關,母親PBDEs含量增加10倍,造成5歲孩童IQ減少4分,雖然PBDEs(十溴二苯醚除外)在美國已不做為阻燃劑使用,卻存在於多年前購買的許多消費者產品中,這些化學物質不易生物降解,因而殘留於人體組織並傳給發展中的胚胎。住家與辦公環境的舊家具、地毯墊、泡棉與電子產品都可能含有PBDEs,此研究喚起注意PBDEs毒性對發展中孩童的影響。

《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副研究員》龍世俊:低樓層居民影響最大

六月 10th, 2013 Posted in 4-1.環保法規-空氣污染防制 | No Comments »

新聞標題:《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副研究員》龍世俊:低樓層居民影響最大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發布日期:201369

內容:

【記者許志煌/專題報導】 |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龍世俊指出,細懸浮微粒(PM2.5)對於居住在低樓層的民眾影響最大,以大台北地區的台北市與新北市來說,估計約有八十萬人口會暴露在比較高的細懸浮微粒危害之下。

更可怕的是,機車族不論早、中、晚,所暴露的PM2.5濃度皆大於開車族及捷運乘客;且機車族的粒狀多環芳香烴暴露濃度,高於開車族,而捷運族幾乎不會暴露到多環芳香烴,亦即都在偵測極限下。

 

龍世俊分析,在等紅綠燈時周圍的汽機車數及風速是影響機車騎士暴露濃度的重要影響因子,汽機車數多,暴露濃度大,而環境風速大時,微粒易擴散,暴露濃度會降低。當等待綠燈時,機車族尖峰暴露濃度比平均暴露濃度高出一倍以上。

由於細懸浮微粒對心肺、血管傷害最大,因此龍世俊建議,在空污情況還沒有完全改善之前,住戶可以加裝低密窗或者在家中使用空氣清淨機,以免暴露在PM2.5的危害。

 

對於機車族,龍世俊提醒最好也能夠配戴口罩,即使是最簡單的口罩,也可以減少PM2.5暴露濃度達三分之一,並建議選擇交通流量較少或停等紅綠燈較少的路徑。所以,她認為,環保署目前大力推動的怠速熄火是一個很好的政策,也呼籲機車騎士一起來響應。

 

由於認為國內PM2.5的濃度比起其他國家還要高,且在國人生活周遭還有許多細懸浮微粒的污染源,像是社區內家家戶戶排出的油煙,及燒紙錢,都還沒有很好控制設備,因此,她也認為,環保署可以鼓勵發展研究一些新的控制設備,這樣一來對於國內空氣品質及細懸浮微粒濃度的改善一定會有所幫助。

餅太香! 罰不完 檢舉罰單近百萬

六月 10th, 2013 Posted in 5-3.新聞-餐飲油煙污染 | No Comments »

新聞標題:餅太香! 罰不完 檢舉罰單近百萬

發布日期:201367

資料來源:東森新聞

內容:

網路團購很夯的新疆餅店,之前因為香味四溢被住戶抗議。環保局接連祭出60萬元的裁罰,也因為名氣太夯,被檢舉沒登記營業就先開賣,又被罰了20萬元,林林總總加起來,罰單就收了近百萬。

 

號稱有錢也買不到的網路人氣王新疆烤餅,一天做24個小時還是來不及出貨,熱騰騰的香氣冒不停,但是香過頭了,住戶受不了,變成這樣。厚厚一大疊,有住戶檢舉、有環保局寄來警告,接踵而來的是一張張罰單。

 

店名換了好幾次,搬家也搬了三次,搬到哪被抗議到哪,烤餅的香氣,鄰居聞到怕,於是環保局祭出裁罰,去年3月,因為空氣污染被罰了10萬,5月又罰了20萬,直到7月,加重罰了30萬。而前年開始,新疆餅搬地址換店名,但營業還沒核准就先開賣,先後又被產業發展局罰了5次,一次四萬,林林總總加起來,光罰單就繳了近百萬。

 

為了排油煙,老闆去年加裝大型通風管,但又被嫌不安全,現在整座拆掉,不惜成本,就是因為新疆餅太熱賣,巔峰時期曾一天賣出一萬五千片,現在繳罰單、改設備,堅持賣下去,就是因為知名度不增反減,越罵,買氣也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