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 11th, 2012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摘選(2012.3.13~2012.3.19)
發布單位:環保署
生態足跡與碳足跡結合可做衡量政策指標
生態足跡係指人類對環境的衝擊,是以人類如何生產所需要的資源,還有如何消化所產生的廢棄物所需的土地和水生態系統之面積來計算。碳足跡則是指由一項活動、一個組織或一項產品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日前有一項研究,將生態足跡與碳足跡結合,用來分析英國北愛爾蘭環保的可延續性。研究者從住宅、交通、食物、消費品及私人服務5個領域著手,結果發現2003年北愛爾蘭居民的生態足跡是每人420萬畝。研究顯示,住宅的能源效率提升將可達到最高的生態足跡與碳足跡的減少。研究並指出,生態足跡與碳足跡的結合可作為估計環境影響以及評估那些環境政策方案為最有效。
新加坡綠色認證計畫推動環保家具
「新加坡綠建築協會 ( Singapore Green Building Council, SGBC )」和「新加坡家具產業協會 ( Singapore Furniture Industries Council, SFIC )」聯手建立綠色認證計畫,旨在推動新加坡的環保家具製造商,並於兩年內驗證100種產品。此倡議應可鼓勵製造商、設計師、承包商和供應商採用更環保的家具。該驗證是SGBC的新加坡綠建築產品認證計畫之延伸,其驗證標準制定將基於5個因素:能源、水、資源使用效率、污染物控制及回收性。全球產業分析研究公司估計,家具及固定設備的市場,預計2015年時可達4,365億美元,而屆時環保建材銷售額可能達4,050億美元。雖然環保家具基本的製造成本多25-35%,但環保驗證也將同時提升本地及海外的品牌經營和銷售量。
歐盟可能對航運碳排放採取行動
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日前於倫敦召開會議討論船舶二氧化碳問題,但未能達成共識。基於市場措施缺少進展,強化了歐盟片面行動的可能性。航運占全球排放量3%,但貿易量上升和其他部門排放量下降,意味著若不採取任何行動,預計到2050年航運排放將占18%。去(2011)年各國同意於2013年初實施一系列船運節能措施,但歐盟並不認為是足夠的進展,故威脅要將航運納入歐盟排放交易系統(EU ETS)。布魯塞爾於日前公布4個政策選項的協商,包括補償基金、排放交易系統、燃料稅或碳稅及每艘船的強制性減量。
OECD2050年環境展望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公布2050年環境展望:不行動之後果(The OECD Environmental Outlook to 2050: The Consequences of Inaction)報告,指出至2050年全球將有90億人口,而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水及環境污染對健康的影響,是人類面臨的四大問題。如無新政策,全球對能源的需求到時將成長80%,且大部分成長來自開發中國家,石油仍然是主要的能源,而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將增加50%,造成更大的污染。空氣中的微粒污染將成為人類最大的死因,比不衛生和污水還嚴重,估計每年死於空污的人數將達360萬人,是目前死亡人數的兩倍,但多數發生在印度及中國。到2050年,地球的生物多樣性將再減少10%,森林面積將減少13%,人類對水的需求則成長55%,農夫亦可能面臨無水可用的窘境。
馬來西亞消費者願用較高價格購買環保產品
一項由萬事達卡進行的跨國市場調查顯示,在良心消費的行為上,馬來西亞消費者表現優異的程度,超越已開發國家如澳洲、紐西蘭和日本。該國消費者願意花更多的錢,購買對環保有利的產品、在公平交易原則下生產的產品及部分收入用來捐助公益的產品。同時調查發現,東南亞國家的居民比較有意願花更多的錢,購買對環保有利的產品,包括:泰國、菲律賓、越南、印尼和中國。然而,在2009至2011年間,唯一在多花錢購買公益產品意願上升的國家是南韓,而中國、臺灣、日本、香港和新加坡都出現意願下滑的現象。在2009年,臺灣有71%的消費者願意購買對環保有利的產品,但至2011年,這個比率只剩下40%,日本則因去(2011)年受到地震及海嘯侵襲,有更多的居民表示願意捐助公益。
四月 11th, 2012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摘選(2012.3.06~2012.3.12)
發布單位:環保署
美國環保署鎖定7類毒化物進行風險評估
美國環保署宣布,美國農業部風險評估局已準備針對7類難分解、有生物累積性、具生殖及神經毒性,以及可能致癌之物質進行評估。若評估結果顯示有顯著風險,環保署將依據「毒性物質管理法」限制其使用。其中1,3,4,6,7,8六氫三烴乙基-4,6,6,7,7,8六甲基-y-2苯並比喃,俗稱HHCB為多環麝香,常做為消費性產品中的香科。另3種化學物質為溶劑,包括三氯甲烷、二甲基砒喀酮及三氯乙烯。環保署並將進行長鏈及中鏈氯化石臘風險評估。這兩種石臘通常用於製造業切削液、商用漆品及一般黏合劑或密封劑等。最後一類是銻及其化合物,在商業上廣泛使用,如阻燃劑等。
2016年南韓半數房屋將裝設智慧電表
南韓幾乎所有的能源需求均仰賴進口,為此南韓政府擬於2016年前於半數的家戶中裝置智慧電表,以降低電力消耗。韓國電力公司(Korea Electric Power Corp., KEP)將加入其他能源供應商安裝智慧電表,幫助消費者更準確監測用電,也回送電力公司相關資訊,協助決定如何有效供電。隨著電價上升,南韓致力降低供電成本,加入美國和中國使用數位技術發展電網的行列,以增加電力供應效率及可靠性。南韓在2009年11月宣布電網發展藍圖,依據官方2010年1月的估計,到2030年私部門對電網的投資可達220億美元。
新加坡力求成為花園中的國家
新加坡過去一直被認為是個花園國家,意指這個國家有座美麗的花園,但新加坡政府想打造的是一個在美麗花園中的國家。新加坡地狹人稠,停車問題嚴重,且75%的立體停車場沒有電梯裝置。新國政府近日提出總經費達55億新加坡幣的方案,由政府負擔90%的經費,使所有的立體停車場都有電梯,以營造更宜人居及綠化的環境。新加坡同時推動省水及節能措施、真空垃圾收集系統、自行車和人行步道的建設,以及強化市內生物多樣性等,並讓居民試用節能家電。幾年之後,新加坡預期將可全面綠化。
歐巴馬政府創立全美休閒水徑系統
美國政府正嘗試將生態保育與觀光、戶外休閒、健康的土地、水資源和野生物等連結。為振興地方經濟,歐巴馬政府推出全國性的水徑系統,鼓勵地方人士管理當地水資源,促進以水為主的戶外休閒活動,並藉由觀光提升地方經濟。美國內政部長表示,河流、湖泊及其它水道是社區的命脈,讓我們得以與環境、文化、經濟和生活方式連結;全國水徑系統則實現了歐巴馬的夢想,恢復並保存美國珍貴的水道。該系統推動後,美國的兒童將有更多機會欣賞大自然之美。
中國修正過度包裝管制條款
中國立法當局甫通過修正「清潔生產促進法」,將於7月1日正式實施,以進一步減少過度包裝。根據修正後的條文,企業在設計包裝時,應注意其對人體健康與環境的影響,並應以無毒、無害、可分解及可回收方式為優先考量。過度包裝已引起中國民眾不滿,指其不僅造成資源浪費與污染,且抬高售價。政府監督企業之義務於舊法中不夠明確,修正後版本則明確指出其審核企業清潔生產的義務,要求相關企業需主動向地方政府提報清潔生產措施與成果,並透過媒體公開相關資訊。
四月 11th, 2012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摘選(2012.2.28~2012.3.05)
發布單位:環保署
新加坡推動綠色辦公室計畫
新加坡環境委員會與地產開發業者,呼籲企業加入「綠色辦公室計畫」(Eco-Office),其宗旨為協助企業在工作環境中,提高及培養對環境友善的習慣。該計畫提供相關宣導資料如海報、貼紙等,以提醒員工在工作環境養成綠色習慣,海報傳達使人省思日常生活習慣及思考保護全球自然資源的重要訊息,新方案尚包含成立臉書專頁。「綠色辦公室計畫」已推動10年,目前有104個辦公室獲得驗證,因環保意識興起,委員會期望有更多企業加入。
空污風險監測新工具改善健康影響
歐洲科學家創造一個易使用的新工具,可讓衛生專業人員監測短期曝露在都市主要空氣污染物所造成的日常風險。研究人員說,該工具可使哮喘患者等弱勢族群採取預防措施,並提高公眾對空氣污染造成健康影響的警覺。藉由一種評比系統,在定時定點預測某個特定健康缺陷增加的風險,是低、中、高或非常高,該風險總指數(Aggregate Risk Index, ARI)工具是從一個既定健康端的參考值(相對風險)計算而來,且與各污染物濃度的增加有關,並可從流行病學研究蒐集的健康資料產生。
中國大陸增加稀礦資源稅以保護資源
中國宣布增加包括鐵和錫在內的6項稀礦資源稅。據報導,加稅已於2012年2月生效,並依等級增加錫礦稅20倍達每噸12至20元不等。對鐵礦的稅收也將由60%增至80%,類似的增稅已實施在鉬、鎂、滑石和硼等礦物。中國大陸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表示,所針對的礦物全是稀有資源,具有重要戰略價值。加稅代表政府加強資源保護努力的信號,並緊跟著2011年所宣布包括焦煤和天然氣在內一些化石燃料和稀有金屬的新國家資源稅。中國領先生產全球眾多稀有礦物,故此增稅對資源價格可能有全球性的影響。
四月 11th, 2012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摘選(2012.2.21~2012.2.27)
發布單位:環保署
美國環保署更新戴奧辛排放科學評估
美國環保署日前核定戴奧辛非致癌科學評估,此次評估大致顯示個人生平所接觸到的戴奧辛並不會造成重大威脅。過去20年,美國環保署努力減低大型工業釋放之戴奧辛,與其它政府單位及工業的努力結果,已減少90%排放量(以1987年為基準),而現今大多數是從家戶庭院垃圾露天燃燒。大部分美國人係接觸到低程度的戴奧辛,而大量接觸到的非致癌影響則是造成氯痤瘡、影響啟發與生殖、傷害免疫系統、干擾荷爾蒙、皮膚疾病和多髮等症狀。
美國總統指示提高生物科技產品採購
美國總統歐巴馬於日前發布「總統備忘錄」,指示聯邦政府在未來2年內,大幅增加生技產品(biobased products)的採購,使包含油漆、肥皂與清潔劑等從植物提煉而成的新興生物科技產品增加50%的銷售量,進而超過化工或石油製品。生技產品將農業與製造業兩項最重要的美國農村經濟結合在一起,此項政策將在原料產地與加工製造地區創造綠色工作機會、激發創新、提供農產品新市場及提升能源安全與獨立自主性。
富國的環境-經濟指數表現不佳
Eco2指數利用生態與經濟安全為標準,評估全球152個國家健康程度,結果發現某些高收入國家最不健康,反而許多低收入國家的狀況較好。許多高收入國家如日本、美國、部分歐洲國家及擁有石油的中東國家因為高生態赤字,成為排名落後的國家。加拿大、澳洲、部分西南非國家及南美國家因為高生態盈餘,而成為排名較前的國家。Eco2指數的經濟數字來自世界銀行,藉此計算經濟赤字、國家負債與國內生產毛額。生態數據來自全球足跡網,該組織測量國家資源消耗與廢棄物產生量,並與當地可用資源如農地及能源所表示的負荷能力做比較。過去10年來,全球因為許多國家生態赤字不斷增加,指數持續下降。
國際原子能總署公布金屬回收放射性物質安全標準
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公布「安全標準準則」,以管制無人管理的輻射污染源與其他金屬回收與製造業具放射之物質。此準則建議依據不同規模的個人金屬回收與製造工業及輻射物質的易接觸程度來做分級管理,這代表中小型業者必須意識到污染問題、能夠辨識可能的污染物質及知道在發現污染物時該向誰通報,而大規模廠商則必須配備輻射監測儀器、有足夠的輻射防護專門技術以在第一時間處理並隔絕可疑物質。「安全標準準則」規範了國際間輸送回收金屬的供應商,必須出示其載有的金屬殘骸是否受輻射檢測與檢測結果,而大型處理業者必須對進貨材料與最終商品(如金屬條等產品)再進行一次檢測,也就是供需雙方都必須對輻射安全負起責任。
南非預定在2013年課徵碳稅
如果南非2013年預算案中的碳稅議案通過,可能即在明年課徵碳稅。南非財政部日前進一步提出其碳稅計畫,特定碳密集業別如能源、石油、鋼鐵與鋁工業,若碳排放超過60%門檻值,將對其課徵每噸120南非幣(約10歐元)的碳稅,並計畫於2012年稍後提出政策草案。最初的草案中,至2020年約有2/3的排放量能享有免稅權,而被視為重工業財團遊說的勝利,但企業仍抱怨因能源與工資價格不斷高升,新稅制會進一步損害其獲利與經濟發展。雖然南非致力於能源多元化,但大部分電力仍來自火力發電廠,使消費者沒有其他綠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