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Archive for 四月 25th, 2013

美國馬里蘭州批准備受爭議的雞糞發電計畫

四月 25th,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04.02~2013.04.08

發布單位:環保署

 

美國馬里蘭州批准備受爭議的雞糞發電計畫

馬里蘭州長宣布批准1項利用雞廢物發電的計畫,但仍受到消費團體與環保人士的反對。這項計畫將利用雞糞及其附帶的羽毛與雞飼料發電,所產生的電力將成為馬里蘭州法定一成五再生電力的1部分。贊成者宣稱雞糞發電對環境與經濟有利,因為農民目前利用雞糞替農作物進行有機施肥,雨水會將殘留糞便沖刷進入Chesapeake灣流域,讓水中含氮量飆高。環保人士則提出警告,認為利用雞糞發電會將原本有限的水污染問題,擴大成更大的空氣污染。維吉尼亞州最近1份研究發現,雞糞發電會產生大量空氣污染,而此類發電廠也必須設在較無空氣污染處,才能避免空氣進一步惡化。研究發現無論是小或大規模的燃燒雞糞發電過程,都會提高周遭空氣的有害人體健康物質濃度。

 

美國環保署提出新燃油及汽車標準法案

美國環保署(EPA)參考汽車製造商、煉油廠及各州的廣泛意見,提出汽車及汽油合理標準法案,以顯著減少有害污染,同時改善汽車與貨車能效。一旦新標準全面實施,每年可避免2,400例早逝和23,000例兒童呼吸道疾病。此提議參採經實證的系統方法,將車輛與燃料視為整合系統,以最低成本減少最多污染。將減少80%會形成煙霾的揮發有機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建立加嚴70%的懸浮微粒標準,並將油氣排放降至幾近零,此提議也將減少車輛有毒空氣污染物如苯和1,3-丁二烯的排放達40%。此外,新提標準將減少石油硫含量逾60%,至2017年時降至10ppm,使車輛排放控管科技的運作更有效率。此標準將配合加州潔淨汽車與燃料計畫,建立全國一致的車輛排放計畫,使汽車製造商能在全美50州銷售同樣的車輛。此標準實施時程預定與EPA2017車型年減少汽車與輕型貨車溫室氣體排放國家計畫下階段實施時程相同。

 

新議程協助中美洲廢電子電器機管理

中美洲政府、民間企業、大學與非政府組織代表為改善該區廢電子電器(WEEE)設備處理,同意20點議程,並著重提高回收機會與創造就業的商業模式之認同及應用。新議程由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 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培養WEEE責任環境管理能力研討會」中的86位代表同意,強調促進各國間合作以及發展決策者線上學習課程與研討會,呼籲ITUUNEP/PACE(電腦設備夥伴計畫)協助中美洲與加勒比海國家發展規章、立法與國際標準,減少WEEE對當地人口環境及健康的潛在威脅。電子設備所含化學物質可高達60種,收集方式和回收技術不足與非法傾倒則意味設備生命週期結束時,將喪失多數寶貴資源。與會者重申執行巴塞爾、鹿特丹與斯德哥爾摩公約的承諾,同時認同ITU決議第79條有關「電信、資訊及通訊科技對於處理、控管廢電信資訊設備的角色與方法」之重要性,敦促ITU發展WEEE責任管理能力培養與執行建議、方法、出版等活動。

 

研究指出南美資源開採有違原住民人權與環境

新研究指出拉丁美洲政府開採自然資源促進發展之際,違反原住民權利。美國權利與資源倡議組織(Rights and Resources Initiative)記錄拉丁美洲「自然資源讓渡」,描述過時的發展模型如何踐踏人權與多數地區環境。哥倫比亞環境與人權組織執行董事長Florez,分析資源開採業對哥倫比亞、秘魯、瓜地馬拉與巴拿馬人民及社區集體土地與森林權利的影響,指出20年來該地區的礦業活動強度與範圍增加,尤其是原住民與非洲裔族群所擁有的土地,例如該4個都因採礦作業用水高需求而損害原住民族群的重要水源,且其開採產業主要來自國外直接投資,為競爭吸引國外直接投資,往往減少限制或規範。報告指出受影響的社區與政府間少有諮詢,遑論與私人採礦業者的溝通,因而導致衝突,損害國家法律與治理議題。諮詢法規去年於秘魯施行,其他拉丁美洲國家也將擬立類似國家法規,未來將有愈來愈多對話與努力來保護原住民人權。

 

殺蟲劑製造商提出蜜蜂行動計畫期避免歐盟禁令

在歐洲議會對新菸鹼類(Neonicotinoid)殺蟲劑禁令未達多數投票後,殺蟲劑製造商SyngentaBayer CropScience提出蜜蜂行動計畫,並遊說歐委會採行,希望將來能避免歐洲通過殺蟲劑禁令。Syngenta主管指出,此計畫將為蜜蜂健康領域帶來珍貴知識,而禁令只會關閉瞭解問題的大門。該計畫建議創造更多花粉豐富的花田以提供更多蜜蜂棲息地,並研究能限制被殺蟲劑處理過的植物粉塵排放量的新科技。該計畫還提出對影響蜜蜂健康的進一步研究,其中包括蜜蜂寄生蟲和病毒。包括BQ在內的多家英國零售商在歐洲食品安全局的報告發表後,已將這些殺蟲劑下架。雖然殺蟲劑公司對拯救蜜蜂種群並持續使用其殺蟲劑的計畫奏效有信心,但地球之友等環保團體認為,除非禁止新菸鹼類殺蟲劑,否則蜜蜂種群將無法復育。

 

美國更新新電廠汞和有毒氣體及儲油槽標準

美國環保署(EPA)依據該署相關法規定案後所得的新訊息和分析,發布新電廠汞和有毒氣體標準的最新污染限值。此次更新主要是技術性質,對現有電廠已設立的合理、具成本效益的標準將無影響,該法規的公共健康利益和花費也保持不變。更新後標準只適用於未來電廠,並不改變工廠將裝置的污染控制科技類型。EPA的汞和有毒氣體標準是第1個保護美國家庭不受電廠排放的有毒空氣污染危害的國家標準。EPA考量包括產業界和環保團體在內之利益相關者數十份公眾意見,做為更新此新污染源標準公開程序的一部分。EPA日前也更新該署2012年石油與天然氣生產用的儲存槽性能標準。此外該修改反映了比EPA原先估計更多的更高容量儲存槽將上線的訊息,給予儲存槽持有者和操作者更多時間,來符合減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的規定。

 

英國碳底價措施恐削弱產業競爭力

英國日前生效的新碳底價措施將使企業2013年須為每噸二氧化碳付出16英鎊的發電燃料費,此舉旨在為低碳投資者提供1個長期價格信號,以達成財政部到2020年每噸30英鎊及2030年每噸70英鎊的目標。但是,企業和環保團體一直警告,財政部設定明顯高於其他歐洲國家的碳底價,將直接造成英國能源使用大戶出走,即所謂的「碳洩漏」。根據能源及氣候變遷部最近公布數據,一般能源密集型企業將從2013年支付的13萬英鎊碳底價上升到2020年的110萬英鎊。民間智庫團體警告,若歐洲沒有採取支撐衰弱碳價的行動,英國的碳底價將無法使碳排降低。該底價到2015/16年時會拉抬批發電力成本,比現今價格高17%,因而削弱英國工業競爭力。

 

研究發現抗組織胺藥物干擾河川生態系統

1項新研究顯示,環境中發現的藥物會干擾河川,對水中生物與水質產生未知影響。該研究探討6種普遍藥物對紐約、馬里蘭與印地安那等州大小相似河川的影響,利用藥物擴散基質調查咖啡因、抗生素用藥ciprofloxacin、糖尿病用藥metformin、兩種治療胃灼熱的抗組織胺cimetidineranitidine,以及用來治療過敏的抗組織胺diphenhydramine單獨與混合作用,探討附著於河中岩石上生物薄膜(biofilm)的反應。生物薄膜在河中透過回收營養鹽與有機物質影響水質,亦是無脊動物的主要食物來源。研究最驚人的結果是抗組織胺diphenhydramine對藻類生成與微生物呼吸的作用,藥物接觸使生物薄膜減少99%光合作用並大幅減少呼吸,同時改變生物薄膜內所含細菌種類。結果顯示抗組織胺干擾這些敏感的生物薄膜社群生態,並對河川食物網中的昆蟲及魚類產生後遺症,需有更多研究探討造成生態系統干擾的藥物濃度及與其他刺激如超量營養鹽的交互作用。

 

手機應用軟體讓市民變成綠色公民警察

美國德州Plano市近來全面推廣1項手機應用軟體(app)通訊系統,讓市民可藉以即時向有關單位回報各種情況與問題,例如該市日前面臨嚴重缺水,市府被迫限制居民私人庭院澆水,但由於人力與預算有限,限水規定不易落實與控管。拜紐約新創公司PublicStuff開發的這套app之賜,Plano市民可以利用手機app檢舉違反限水令的鄰居,包括利用手機定位功能記錄違規地點與地圖。只要投訴進入通訊系統,市民可以隨時監看市府處理的進度。App系統建置後,市民相當熱心四處拍照告發,19天內有高達71件違反限水令的舉發案。美國目前有許多城市與Plano一樣善用行動科技,利用市民熱心協助來追蹤問題的處理情況。這些通訊系統利用大眾蒐集與提供的資料,協助市府規劃緊急意外狀況的應變,更有效管理公共服務與預防交通阻塞。

 

新植林地區土壤能儲存大量的碳

在大多數森林裡,土壤所含的碳含量往往遠高於樹木所含,科學家雖然可以精準計算與預測森林中地面上所累積的碳含量,但對於土壤中的碳含量估計細節卻顯得不確定。2位密西根大學學者在全美各地研究非森林地長出大片樹木其前後土壤中含碳量的變化,發現露天礦址與相關工業加工用地轉為樹林後,土壤含碳量大量且迅速增加。在採礦遺址長出的樹林裡,土壤的碳含量20年內幾乎增加1倍,隨後每10年也會增加1倍。廢棄農田變成樹林後,土壤含碳量的改變雖然相對沒那麼明顯,但仍然可觀,此類土地樹林的形成近幾十年在美國東北部與部分中西部相當普遍,且通常需要40年才能觀測到土壤碳含量的提升,但在廢棄100年後,土壤平均碳含量會比仍用於耕種時增加15%,其中最上層兩呎的土壤碳含量增加最多,達到32%

道路交通污染與二手菸造成兒童氣喘一樣嚴重

四月 25th,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03.26~2013.04.01

發布單位:環保署

 

道路交通污染與二手菸造成兒童氣喘一樣嚴重

在歐洲10個城市進行的研究估計,高達14%的兒童慢性氣喘主因是曝露於交通繁忙的道路空氣污染,這個數字與二手菸的危害大致相當。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4%18%的兒童氣喘與二手菸有關。歐盟已將2013年明定為「空氣清淨年」,以凸顯乾淨空氣的重要性。研究人員利用可歸因人口比分的方法,評估靠近高流量之交通空氣污染源的影響,並計算曝險頻率減低後,與疾病及死亡率減少的比例關係。這項調查利用現有流行病學的研究資料發現,即便二手菸與社會經濟等相關因素納入考量,兒童若曝露於較高之道路交通空氣污染旁,罹患氣喘的機率仍然較高。研究人員強調過去大家都認為空氣污染會引發氣喘症狀,但這項研究首次估算出歐洲人倘若沒有曝露於交通空氣污染,可減少多少比例的氣喘案例。

 

香港將提升空氣品質標準並降低廢氣排放

香港計劃降低車輛與船隻的排放,將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的空氣品質標準訂定,為1987年以來首度提升空氣污染標準。新的空氣品質目標與監控指標預定2014年出爐,且至少每5年進行目標檢討。由於香港從2007年起空氣品質每況愈下,特首梁振英已將清淨空氣列為施政優先重點。20131月已指出,港府將提供13億美元做為更換舊柴油車輛的補助。港府同時計劃透過立法,強制靠港船隻未來2年改用燃燒較乾淨的燃油。與2010年的水平相比,港府計劃在2015年前將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25%2020年前減少75%。此外,也企圖在2020年前將氮氧化物排放減少達30%。港府亦強調計畫將包括為公車設立低排放區及加裝減排設備。

 

多數歐盟會員國環境部長反對生質燃料限額提案

多數歐盟會員國環境部長防堵歐盟限制傳統生質燃料提案,並質疑作物型燃油的需求會導致世界其他地區森林砍伐與糧食不安全的宣稱。多數部長對歐盟執委會針對會員國再生能源目標訂定第1代生質燃料(first-generation biofuels) 5%限額的提議表達關切,儘管證據顯示生質燃料恐比傳統提煉石油排碳更多。僅少數支持歐盟執委會提議,匈牙利、捷克與波蘭認為間接土地利用變更(Indirect Land Use Change, ILUC)是永續農業較少的第三世界國家主要問題。歐洲境內甚少因生質燃料生產而導致ILUC的證據,因此部長們認為若供給維持在歐洲境內,將能最小化境外單一耕作的影響。反對國表示第1代生質燃料限額有礙達成2020年歐洲交通燃料須有10%為再生能源的目標,且在能源會議質疑ILUC的科學支持,認為不足以成為須制訂強力歐盟法規的理由,這也是業界的立場,他們擔心傳統生質燃料產業瓦解,因許多國家在歐盟提倡轉向纖維素乙醇或藻類來源時,已投資作物燃料。

 

歐洲議會提議向來訪船舶課稅以資助全球安全拆船

歐洲議會環境委員會日前投票,贊成應向所有造訪歐盟港口船舶課稅的計畫,以資助船舶的安全回收,同時亦對出售廢船到開發中國家進行沙灘拆解的歐盟船主訂出罰款。該法案旨在透過確保歐盟船舶及定期造訪歐盟港口的非歐盟船舶,在世界各地歐盟認可的設施進行拆解,以減少草率拆解對人體健康及環境造成意外或傷害等不良後果。提議的稅款,不管是每年或每次造訪支付,將建立一個使此作法在經濟上可行的基金。來自成員國的船舶也將必須在船上備有1份危險物質清單,否則可能受罰,同時非歐盟船舶如果停靠歐盟港口,也必須製作1份清單。這些提議將在下一個議會全會中表決是否納入最終法規。

 

美國宣布風險評估化學品名單並聚焦於阻燃劑

美國環保署(EPA)近日宣布,將開始評估23種常用化學品,並以阻燃化學品為其重點,此為「毒性物質管制法(Toxic Substances Control Act, TSCA)工作計畫」的一部分。EPA將開始評估20種阻燃化學品,對其中4種阻燃劑進行全面風險評估。這4種中有3種是列在TSCA工作計畫上,1種則是在TSCA下可能須發展行動計畫的標的。此外,EPA將評估另外8種阻燃劑,將其與具有相似特性的、預定做全面評估的化學品歸類為同一組,評估所獲資訊將用來更瞭解該組中,其他目前尚缺足夠數據以做全面風險評估的化學品。EPA也將開始分析20種阻燃化學品中的8種如何在環境中轉化和移動,因其可能在環境中持久、生物蓄積在人體、及或具有高曝露潛能,但尚缺足夠資料以進行全面風險評估。EPA對商用阻燃化學品資料的審查中,已確認約50項較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風險的阻燃化學品,使它們成為可能替代品。

 

丹麥提議奈米材料資訊要求項目

丹麥環保署發表1份新報告,包含奈米材料技術資訊要求項目提案,可供如REACH化學品管制法規等奈米材料立法工具使用。資訊要求項目包括物質辨識、特性、理化屬性、毒性、流布、行為與生態毒性等現有一般化學品標準測試要求項目。此外,報告也提議奈米材料環境中之作用評估、物理特性定性等數項新端點,以及既有毒性測試作法的調整。提案同時建議奈米材料須接受檢測的重量必須低於一般化學物品。最後,報告也點出幾個議題必須取得更進一步科學性與政治性的釐清後,奈米材料管制才能視為充分。此報告是丹麥化學品行動計畫的一部分,它應被視為是對促進國際規範奈米材料的一般性工作的貢獻之一。

 

新加坡在沿海水域部署新水質監測系統

新加坡推出新的水質監測系統以即時監測附近水域,使當局能更迅速應對水質污染事件和潛在污染熱點,有此系統後國家環境署(NEA)將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向公眾發出化學品溢漏和藻類過多的警報,讓公眾知悉那些地點應避免進行如游泳等休閒活動。此耗費400萬新幣的系統是由8個太陽能供電的浮標站所組成,能追?並發送即時更新的海洋情況給位於新加坡本島的營運管理系統來進行處理,測量的參數包括pH值、藻類養分和溶氧濃度。每個浮標重約1,000公斤,並配有全球定位系統和防盜警報器。8個浮標已部署完畢,明年將進行測試以做必要的調整。此系統將填補目前NEA人工水質監測計畫的不足,人工監測是由工作人員從6個指定地點採集水樣本,並在實驗室中進行分析。

 

澳洲與中國大陸共同發展亞太碳交易市場

澳洲與中國大陸合作發展各自碳交易市場,做為拓展亞太碳市場第一步。中國是全球最大碳排放國,澳洲則是全球已發展國家中每人碳排量最高的國家,兩國合作企圖限制因燃煤、石油與天然氣而產生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中國預計2015年後施行國家排放交易制,澳洲已制定碳價,於2015年轉為碳排放交易制。澳洲氣候變遷部長指出,中國的國家碳市場計畫是全面性的,對全球碳市場為相當重要的發展,一旦開始運作,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制度。湖南與廣東兩省及北京、重慶、上海、深圳與天津等五大城市,已率先試行碳交易制,此7處試行城市及省份共2.5億人口,為澳洲10倍,碳排量約澳洲的兩倍,而廣東每年碳排幾乎與全澳洲一樣高。澳洲排放交易制適用於一年排放逾25,000噸碳污染的企業,北京則是1萬噸以上。

 

英國研究呼籲政府必須儘早考量氣候變遷風險

英國格蘭瑟姆研究所最新報告呼籲,為保護英國經濟免於遭受越趨頻繁之水災、暴風雨與乾旱帶來的氣候風險與影響,英國政府應強制新辦公大樓、醫院、學校、道路與鐵路在興建時,必須預先考量如何因應未來氣候變化。報告指出有關當局必須採取行動,確保足以應付當前氣候變化與未來頻率及強度可能逐漸升高之極端天氣的關鍵服務與體系已準備妥當。若未考量長期的氣候發展,現今對新機場、鐵軌連結及風力電場的選址決定可能會「鎖死」對氣候變遷的脆弱性。定期維護公共基礎設備必須包含可提升對抗氣候變化韌性、同時將成本降至最低的新增措施。專家並質疑目前英國的水利法規及「共同農業政策」是否有助於提升長期對抗氣候衝擊的韌性。報告指出儘早採取行動除可降低損害,英國企業還可利用今日與長期的氣候變遷,獲取潛在的商業利益。

 

研究指出戶外教育有助少數族裔學生環境素養

美國研究指出,中學生環境教育戶外學習活動,有助少數族裔學生彌合環境素養上的差距。該研究顯示,戶外活動時間對非洲裔和拉美裔學生比對白人學生影響大,會提高少數族裔學生的生態知識和認知技能等兩個環境素養衡量項目。使用已發表的環境課程如「學習樹計畫」、「水資訊計畫」及「野生物學習計畫」等,可協助建立學生的認知技能,而在戶外學習可改善學生的生態知識、環境態度及行為。在環境素養的提升上男女生各有優點,男生在知識方面得分較高,而女生在環境態度及認知技能方面領先。此外,6年級生比8年級生表現出更大的環境素養獲益,表明了中學低年級是環?素養培育工作的最佳時段。教師教育程度在培養環境素養上扮演重要角色,具碩士學位的學生有更高的整體環境素養水準。具備35年教學資歷的教師比新進教師更能有效地培育學生認知技能。

科學家提新永續發展定義及目標

四月 25th,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03.19~2013.03.25

發布單位:環保署

 

科學家提新永續發展定義及目標

聯合國日前開會討論永續發展目標(SDG)定義後,一群科學家在Nature期刊公開呼籲,訂定6個可以連結消除貧窮與保護地球生命支持系統的SDG。研究人員認為隨著地球支持生物的能力面臨與日俱增的壓力,依循過時的SDG可能使開發中國家過去數十年取得的進展倒退。科學家確信聯合國使用超過10年的傳統永續發展三大綜合支柱-經濟、社會與環境已出現瑕疵,無法反映現實。隨著全球人口接近90億,永續發展應被視為一個在地球生命支持系統中服務社會的經濟,而非三大支柱。科學家表示即將在2015年到期的千禧發展目標(MDG),過去確實協助國際聚焦於達成八個對抗貧窮相關的目標,但許多MDG不但沒有達成,還相互牴觸。6個新提出SDG包括:欣欣向榮的生命與生計、食品安全、水資源安全、乾淨能源、健康與高生產力生態系統、永續社會的治理。科學家同時定義地球必備條件:氣候穩定、減少生物多樣性萎縮、保護生態系統服務、健康的水資源循環與海洋、永續的氮與磷使用、乾淨的空氣與永續物資使用。

 

能源效率觀察計畫發表歐盟國家調查報告

「能源效率觀察計畫」發表27份調查歐盟所有成員國2007年後能源效率政策實施情況的國家報告。此報告根據「國家能源效率行動計畫」(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Action Plans, NEEAPs)篩選及專家調查,共有750位專家參與,對所有公共政策決策者具有高度的參考價值,尤其當新能源效率指令即將於2014年到期,而新指令將強制各成員國設定2020年指示性國家能源效率目標及達成數項具約束力的要求。根據參與篩選NEEAPs Ecofys公司,此次篩選發現較令人擔心的是,許多國家策略都忽視了運輸業,但NEEAPs的擬定過程讓許多歐盟成員國有機會磨練能源效率政策整體規劃,這也可能是NEEAP整個過程與能源服務指令最大的成就之一。不過,大多數歐盟會員國迄今仍未採取長期的能源效率策略,將持續成為隱憂。

 

革命性新科技可望有效抑制非法伐木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與國際刑警組織最新調查報告指出,亞馬遜盆地、剛果盆地與東南亞地區的伐木,有高達五成至九成是非法,其所得每年高達300億至1,000億美元。非法盜伐與交易者的犯罪行為越趨複雜,包括賄賂、快速變換行蹤或將盜伐的木材混入合法木材等。然而打壓這些掠奪天然資源的罪犯,最近也傳出好消息:聯合國環境計畫的「全球環境展望5」顯示,巴西亞馬遜河流域森林破壞速度出現減緩,主因是更快速果決的執法。印尼總統也宣布新森林砍伐禁止令、企業界如「亞洲紙漿與製紙公司」宣布不再收購來自天然森林的木材。此外,快速、線上的即時通報系統也正快速崛起中。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 Institute)計劃2013年稍晚發起名為「全球森林監看2.0」的創新夥伴計畫,利用遙測技術在容易上手的平台顯示高解析、幾乎即時的森林破壞地圖,將提供全球森林破壞即時通報,並標示出非法森林盜伐的熱點。

 

研究指出紐約市保麗龍包裝禁令使成本大增

研究指出紐約市政府所提對聚苯乙烯泡沫(保麗龍)的禁令,可能使餐飲服務產品增加近1倍成本,讓企業、消費者及納稅人1年多花近1億美元,且對減少廢棄物作用很小。彭博市長在2013年市政演說中提議禁用發泡塑膠餐飲服務及飲料容器。然而該研究指出,取代發泡塑膠餐飲服務和飲料容器及托盤最低廉替代方案,總成本估計為每年9,130萬美元,相當於目前用在發泡塑膠容器的每1美元,紐約市消費者及企業將必須花費至少1.94美元在替代品上。除了經濟影響,研究還發現,該禁令不會減少紐約市的固體廢棄物,並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損害環境後果。事實上在美國已有65個城市回收保麗龍,但許多保麗龍的替代品並未被回收,而且更重、體積更大,並花更多能源生產。研究總結指出,未考量產品及其替代品整個生命週期的影響而貿然施行法律禁令,可能對追求其他領域環境目標的能力造成未預見的衝擊。。

 

報告指出轉用低碳汽車將促進歐洲經濟

1份報告指出,轉用低碳車輛將降低歐洲車輛運行總成本,並導致包括間接就業增長在內的溫和正向經濟效應。該報告比較兩種情況及車輛效率被固定在目前水準的參考案例。名為「當前政策倡議」的第1個情況中,汽車和客貨車分別達到歐盟提出的95 g/km147 g/km 2020CO2目標,但此後效率提升僅以低於1%的年率溫和成長。第2個情況被稱為「技術1」,著眼於汽車和客貨車在2020年實現略微更高的效率水準,此後並以3%左右的年改善率繼續發展。第1個情況使得在2030年,歐盟車輛運行和更新的總成本低於參考案例約330億歐元。根據該報告,效率提升將以兩種方式回饋到更廣泛的經濟中,第一,減少化石燃料進口將直接有益於GDP,改善貿易餘額。第二,對家庭和企業有間接效益,因為較低的營運成本將提供更低價格給消費者。

 

美國意外成為減碳模範

美國二氧化碳排放量自2007年下降13%,為工業國家中降幅最大,遠勝對抗氣候變遷更為堅定的歐洲,突顯在這轉變中並非環境法規或大眾對全球暖化的關切,而是能源價格與市場導向的科技進步。美國目前每1美元GDP所耗能源比5年前少9%5年以來所有能源使用量已下降5%。無疑地,法規於此過程有所貢獻,而較嚴格的燃料經濟標準將使新汽車與輕型貨車燃料效率於2025年前加倍;減稅政策鼓勵企業投資再生能源和改造建築來提升能源效率,但主因還是經濟,大衰退與世界緩慢復甦壓抑了能源使用。另一新的動力為高油價支持了水力壓裂(hydraulic fracturing)投資,開採富藏石油與天然氣的頁岩,便宜的天然氣進而鼓勵電力公司轉向更乾淨的燃料,取代污染最嚴重的能源-煤。雖然此新燃料帶來潛在問題,如氣井外漏的化學物質與甲烷,恐污染當地供水並釋放多餘碳至空氣中,但水力壓裂法似乎為20052020年減少17%CO2排放帶來希望。美國的經驗也為其它國家帶來選項,如中國及歐洲某些國家已選擇朝開發頁岩氣的方向前進。

 

研究指出邊際土地種植生物能源作物不可行

最新研究指出,在邊際土地(marginal land)上大規模栽種生物能源作物並不可行。研究人員表示,雖然把生物能源作物限制在生產力較差土地可削減該產業對糧食價格的影響,但經濟誘因使地主很難抗拒在較具生產力土地上種此作物。這是第1個使用概念化模式的研究,考量3種生物燃料種植情境:(一)作物依市場力來分布;(二)最具生產力土地不允許生物能源作物;和(三)所有生物能源產自如玉米或小麥等食品型作物。在所有情境下,土地租金的增加將導致食品價格上漲,長期食品價格上漲率從7%左右(情境二)到約115%(情境三)。比起情境一,情境二使價格衝擊減半但也有缺點和障礙。首先,生產力較高土地的地主將面對強大經濟誘因去「欺騙」並種植生物能源作物。其次,它將導致財富從擁有更多生產力較高土地的國家不公平地轉移至土地較不具生產力的國家,如此需有龐大的官僚體系來執行,故被視為不可行。

 

英國智庫人士鼓勵租用洗衣機

家用洗衣機有1/3壽命通常不超過5年,英國智庫人士認為這在資源缺乏的世界不甚合理。一般洗衣機含40公斤鋼鐵,且報廢時約4070%被掩埋,將損耗許多能源與碳排放量,因此綠色聯盟(Green Alliance)與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提倡租用洗衣機。該提倡優點包括製造商可提供最省電省水的高端洗衣機,也會有意願儘量延長機器壽命以減少維修費用,並形成「供應-回收」循環,讓老舊機器送回製造商重整、升級或分解回收再利用,最後再鎔毀。受到政府及業界贊助的綠色聯盟循環型經濟工作小組指出,重複使用的效率比回收高很多,人們必須思考採用新的商業模式。另外,基金會指出高端洗衣機可洗1萬次,為便宜洗衣機的5倍,整個生命週期省下180公斤鋼鐵。

 

美國面臨報廢顯示器和電視機庫存過高問題

平板科技的發展淘汰了傳統顯示器和電視機,也摧毀其所使用的映像管玻璃的回收需求,同時因全美各地所累積的無用物質庫存,造成業界專家所稱的「玻璃海嘯」。因為舊顯示器和電視機含鉛玻璃的買家變得很少,這種廢棄物大部分被儲存、送去掩埋場或冶煉廠、或以其它被專家認為會破壞環境的方式棄置。大部分專家認為,解決電子廢棄物問題的最好辦法是促使產業設計更耐久、減少使用有毒成分及更易回收的產品,但實際發展方向似乎背道而馳,映像管被使用螢光燈的平板螢幕取代,但這些螢光燈含有毒的汞,且LCD電視的螢幕回收價值不高,所以許多回收商皆送去掩埋場。據估計,全美約有6.6億磅的映像管玻璃被存放於倉庫中,且須花費0.853.6億美元以妥善回收。

 

低電壓電流能輔助自然清除多氯聯苯污染

生物修復法利用微生物的自然能力移除環境中污染物,而此研究欲應用低電壓電力於河川受污染的沉積底泥,以促進多氯聯苯(PCB)分解,過程中連續提供電子不僅促進PCB微生物分解,更可防止有毒分解物形成。研究人員於含有美國威斯康辛州PCB污染河川底泥的生物電化反應器通入電流,透過間隔2公分的鈦電極測試不同電壓。結果顯示在1.5伏特低電壓下,約60%PCB污染可在88天內被移除,此法也能有效去除比河中正常值高10倍的人工PCB污染,而3.0伏特電壓對此類樣本最為有效,能使混合PCB(而非特定類別)分解。研究人員表示電力刺激生物修復法為具成本效益、環境永續的PCB污染場址清除策略,可在場址施行,避免疏濬河川後須送至場址外處理所造成的負面環境影響。

空污致死人數 高過愛滋與瘧疾

四月 25th, 2013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No Comments »

新聞標題:空污致死人數 高過愛滋與瘧疾      

發布日期:2013/4/10  

資料來源:中央社

內容:

 

  聯合國官員9日表示,空氣污染的影響受到低估,實際上,空污致死的人數超過了愛滋病與瘧疾的總和,若改用較潔淨能源,空污致死人數將能輕易在2030年以前減半。

 

  聯合國官員表示,投資太陽能、風力或水力發電,不僅對人類健康有益,也有助於將近200個國家在減緩氣候變遷上的努力。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總幹事雲蓋拉(Kandeh Yumkella)在挪威奧斯陸舉行的會議上表示,空氣污染所造成的死亡人數多過愛滋病毒(HIV)與瘧疾的總和。奧斯陸這場會議的目的在制定聯合國2030年新發展目標。

 

  開發中國家普遍使用的柴火與原始火爐導致室內空污,而這類空污受害者大部分是婦女與兒童。

 

  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發現,每年約有350萬人因為室內空污而早死,另外還有330萬人死於室外空污;這些有毒粒子可能引發肺炎或癌症,縮短人類壽命。

 

  WHO公共衛生與環境部門主任尼拉(Maria Neira)告訴路透社,這個問題在過去一直被低估。從北京到墨西哥市,霾害都是急性問題。

 

  尼拉說,每年有600多萬人死於空氣污染,由於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加,死於空污的人數還會持續增加,這才可怕。

 

  相較之下,聯合國報告顯示,2011年愛滋病相關死亡人數約170萬人,2010年的瘧疾死亡人數約66萬人。

 

  尼拉說,如果提高潔淨能源的使用管道,對人類健康會帶來很大好處。